24M是一家新成立的日本公司,致力于通過設計和生產半固態(SemiSolid)鋰電池,顛覆傳統鋰離子電池行業。該公司在D輪融資中籌集了2180萬美元。
這家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材料科學家蔣葉明(Yet-Ming Chiang)創立的公司,正在為一系列儲能應用開發“超低成本”電池,其制造工藝和設計據稱省去了當今主流鋰電池制造中一些成本最高或最艱苦的步驟。
日本京瓷集團(Kyocera Group)在傳統和先進陶瓷、以及太陽能發電系統和儲能等最新高科技設備方面擁有豐富的背景,另一家日本企業伊藤忠(Itochu)牽頭進行了此次融資。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公司之一,業務涉及化工、紡織、能源解決方案和設備等多個領域。該公司今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集成儲能系統,并從日本電力公司(TEPCO)獲得了“智能電價”,然后在12月初宣布與美國住宅PV+儲能系統制造商Sunnova合作。
其他投資者也參與了進來,包括北橋風險投資公司(North Bridge Venture Partners),該公司此前曾參與融資。24M本周表示,D輪融資將用于擴大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它還將致力于為電動汽車(EV)開發“負擔得起和先進的高密度”解決方案。
新聞往往會報道電池和其他已經商業化的儲能技術,它們成功跨越了實驗室檢測與實現可持續市場機會之間臭名昭著的“死亡之橋”。早在2015年,Lux Research的客源博主謝麗麗(Lilia Xie)就曾就24M是如何脫離隱形模式、并似乎正準備將其產品推向市場的問題撰寫過大量文章。該公司隨后在整個行業內簽署了一些供貨合作協議。
標準的鋰離子電池含有固體電極材料與液體電解質接觸的薄膜。24M的專利創新用鋰離子陰極和陽極材料制成的半固態電極取代了這些薄膜,這些電極懸浮在傳統的液體電解質中。該公司聲稱這種設計更容易,制造成本更低。
根據24M的說法,電解液作為加工溶劑,可以省去鋰電池生產標準流程中幾個資金和能源密集型的步驟,包括干燥和電解液灌裝。24M電池的設計減少或消除了電池中某些非活性材料的需求,如電池分離器或銅鋁部件。24M還說,在制造過程的早期階段,在漿料混合過程中加入電解質,有助于創造高能量密度的設備。
“我們一直在努力推進我們的創新技術和制造流程,以應對低成本電網市場,以及最近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高能源密度要求。我們認識到高性能、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對于向區域生產轉移的市場的重要性,并準備擴大我們的電池和制造流程,”24M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里克•費爾特(Rick Feldt)表示。
“由于對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興趣日益增加,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差異化的24M制造工藝和激進的電池設計方法提供了一種強大的解決方案,可以經濟高效地應對優質產品的需求,”伊藤忠的工業化學品部門總經理Koji Hasegawa說,并補充道,他的公司期待促進在全球生產“下一代半固態(SemiSolid)鋰離子電池”。
這家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材料科學家蔣葉明(Yet-Ming Chiang)創立的公司,正在為一系列儲能應用開發“超低成本”電池,其制造工藝和設計據稱省去了當今主流鋰電池制造中一些成本最高或最艱苦的步驟。
日本京瓷集團(Kyocera Group)在傳統和先進陶瓷、以及太陽能發電系統和儲能等最新高科技設備方面擁有豐富的背景,另一家日本企業伊藤忠(Itochu)牽頭進行了此次融資。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公司之一,業務涉及化工、紡織、能源解決方案和設備等多個領域。該公司今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集成儲能系統,并從日本電力公司(TEPCO)獲得了“智能電價”,然后在12月初宣布與美國住宅PV+儲能系統制造商Sunnova合作。
其他投資者也參與了進來,包括北橋風險投資公司(North Bridge Venture Partners),該公司此前曾參與融資。24M本周表示,D輪融資將用于擴大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它還將致力于為電動汽車(EV)開發“負擔得起和先進的高密度”解決方案。
新聞往往會報道電池和其他已經商業化的儲能技術,它們成功跨越了實驗室檢測與實現可持續市場機會之間臭名昭著的“死亡之橋”。早在2015年,Lux Research的客源博主謝麗麗(Lilia Xie)就曾就24M是如何脫離隱形模式、并似乎正準備將其產品推向市場的問題撰寫過大量文章。該公司隨后在整個行業內簽署了一些供貨合作協議。
標準的鋰離子電池含有固體電極材料與液體電解質接觸的薄膜。24M的專利創新用鋰離子陰極和陽極材料制成的半固態電極取代了這些薄膜,這些電極懸浮在傳統的液體電解質中。該公司聲稱這種設計更容易,制造成本更低。
根據24M的說法,電解液作為加工溶劑,可以省去鋰電池生產標準流程中幾個資金和能源密集型的步驟,包括干燥和電解液灌裝。24M電池的設計減少或消除了電池中某些非活性材料的需求,如電池分離器或銅鋁部件。24M還說,在制造過程的早期階段,在漿料混合過程中加入電解質,有助于創造高能量密度的設備。
“我們一直在努力推進我們的創新技術和制造流程,以應對低成本電網市場,以及最近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高能源密度要求。我們認識到高性能、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對于向區域生產轉移的市場的重要性,并準備擴大我們的電池和制造流程,”24M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里克•費爾特(Rick Feldt)表示。
“由于對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興趣日益增加,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差異化的24M制造工藝和激進的電池設計方法提供了一種強大的解決方案,可以經濟高效地應對優質產品的需求,”伊藤忠的工業化學品部門總經理Koji Hasegawa說,并補充道,他的公司期待促進在全球生產“下一代半固態(SemiSolid)鋰離子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