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舒印彪:新能源大規模快速發展給電力系統帶來一系列重大挑戰

   2018-10-22 中國電力新聞網147710
核心提示:10月19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在第三屆國際能源變革論壇電力系統轉型分論壇上作了題為《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的開幕致
10月19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在第三屆國際能源變革論壇電力系統轉型分論壇上作了題為《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的開幕致辭和主旨發言。

發言全文如下:

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舒印彪

金秋十月,大美姑蘇。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交流電力發展最新成果,探討電力清潔發展、電能替代、電力市場建設、未來電網發展趨勢等關鍵問題,對于促進電力系統轉型、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意義。今天召開的電力系統轉型論壇,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承辦,國際能源署、中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給予大力支持,來自各國政府機構、國際組織、電力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制造廠商的1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在此,我謹代表論壇承辦方,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致力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的電力保障,連續3年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第2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在國內,我們運營著全球裝機規模最大、輸電能力最強的特大型電網,為超過11億人口提供供電服務;在境外,我們投資運營7個國家和地區的骨干能源網,并以工程承包等方式參與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境外資產約655億美元,擁有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國際影響力。

下面,結合論壇主題和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實踐,就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與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認識。

一、中國電力系統發展實踐

電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電能的廣泛應用,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如今,電能已經成為全球使用最廣泛、最重要的能源之一,遍布世界各地的電力系統,每天源源不斷地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中國有電始于1882年。到1949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85萬千瓦,年發電量43億千瓦時,人均裝機僅有3瓦。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把電力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先行工業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經過近70年的艱苦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電力工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電力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建國后的1949年到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這一時期,中國電力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建立電力工業體系,提高電力自主建設能力,電力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小機組、低電壓、省內聯網,電力供需主要在省內平衡。到1978年,中國平均單機容量僅為3萬千瓦,初步形成以220千伏為主網架的省級電網。

第二階段:從改革開放后的1979年到上世紀末的2000年。這一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加快發展,電力需求快速增長,電力供應長期緊缺,中國電力發展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多方集資辦電,著力解決缺電問題,電力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大機組、高電壓、省間聯網,電力供需主要在區域內統籌平衡。到2000年,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逐步成為主力機型,電網主網架向500千伏升級,跨省聯網規模不斷擴大,基本形成六大區域電網。

第三階段:新世紀以來至今。這一時期,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日益突出,電力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滿足電力供應和優化結構并重,電力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大基地、特高壓、全國聯網,電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統籌平衡。到2017年,全國電力裝機達到17.8億千瓦,年發電量6.4萬億千瓦時,均居世界第一位,實現了除臺灣以外的全國聯網,在西部、北部建成一批大型能源基地,電網大規模、遠距離輸電能力顯著發揮,形成了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供”電力配置格局。

中國電力工業是一個不斷創新、進步的過程,是一個從弱到強、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兩大標志性工程。

第一個標志性工程是三峽輸變電工程。三峽輸變電工程是三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三峽水電送出的任務。通過三峽輸變電工程建設,不僅實現了三峽水電送出,而且大幅提高了中國電網技術水平,掌握了±500千伏直流輸電的核心技術,實現了華中、華東、華北、南方電網互聯,有力地促進了全國聯網。三峽輸變電工程是中國電網技術實現由跟跑到并跑的關鍵性工程,也是實現全國聯網的基礎性工作。

第二個標志性工程是特高壓輸電工程。特高壓輸電是指1000千伏交流、±800千伏直流及以上的輸電技術,具有大容量、遠距離、低損耗、占地少的綜合優勢,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國家電網公司于2005年全面啟動特高壓工作,依靠自主創新全面掌握了特高壓交、直流核心技術并實現工程應用,2009年建成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2010年建成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目前,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投運“八交十直”18項特高壓工程,合計交流變電容量1.29億千伏安,直流輸電容量8360萬千瓦,線路長度超過3萬公里。特高壓使中國在遠距離輸電技術上實現了從并跑到領先的跨越,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提供了重要支撐。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認為:“中國的特高壓工程是一個偉大的技術成就,是世界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能源轉型對電力系統的挑戰

進入21世紀,為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能源供應,世界各國都加快推進能源轉型。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為這一輪能源轉型提供了新的驅動力。從本質上看,這一輪能源轉型是一個再電氣化的過程,同以往的電氣化相比,這一輪再電氣化進程有明顯不同。能源生產環節,體現為電能越來越多的由非化石能源轉換而來,最終將主要由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轉換而來;終端能源消費環節,體現為電能的利用范圍前所未有的拓展,電力將成為支撐現代信息社會和數字經濟的主要能源品種。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能源結構長期以煤為主,能源需求呈較快增長趨勢,油氣對外依存度持續提升,推進能源轉型的任務十分緊迫。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支持能源轉型。《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明確提出,到2020、2030、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15%、20%和50%;2030年前碳排放總量達到峰值。

在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下,中國能源轉型進程不斷加快。2008-2017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年均增長達到44%和191%,大大高于全球19%和46%的平均增速。截至2017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6.5億千瓦(水3.4、風1.6、光1.3億千瓦),占比36.6%(略低于歐洲2015年38.7%的水平,遠高于美國19.6%的水平)。與此同時,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升,2000年以來,中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由14.8%提高到23.5%,提升了約9個百分點,比全球平均水平高約5個百分點。預計2020、2035、205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由目前的23.5%提升至25%、30%、40%。

能源轉型持續推進,特別是風能、太陽能等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特征的新能源大規模快速發展,給電力系統帶來一系列重大挑戰。

一是電網資源配置能力的挑戰。中國能源資源與需求逆向分布,80%以上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資源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區,與東中部負荷中心相距1000-3000公里。大規模開發西部北部的可再生能源,持續擴大“西電東送”“北電南供”規模,對電網大范圍配置能力提出了挑戰。

二是確保系統安全的挑戰。隨著新能源和直流輸電的快速發展,電力電子技術廣泛應用,電力系統的運行特性和機理發生深刻變化。風電的“弱轉動慣量”和光伏的“零轉動慣量”導致電力系統等效轉動慣量大幅度降低,抗擾動能力下降,易發生穩定破壞。同時,機電和電磁暫態過程交織,系統穩定形態復雜,大直流送端過電壓問題更為突出,多直流饋入地區的電壓崩潰風險顯著提高。

三是系統平衡調節的挑戰。電力系統具有發、供、用實時平衡的特點,傳統的電網運行控制方式是利用常規電源的調節能力滿足負荷的動態變化。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具有顯著的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特征,不具備常規電源有功、無功調節性能,導致電網短路容量大幅下降,系統動態調節能力嚴重不足。同時,我國電源結構以煤電為主,其調節能力和調節速度不能滿足新能源大規模并網要求。

四是系統靈活控制的挑戰。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力電子元件接入,系統設備基礎由傳統交流設備向電力電子化轉變,電力電子設備并網存在諧波、諧振與振蕩風險,頻率分布于更寬的頻帶范圍,與火電機組次同步振蕩等問題交織,給電網無功和諧波控制帶來困難。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電動汽車大規模接入,系統運行特征由潮流從電網到用戶的單向流動模式向雙向互動轉變,系統控制的復雜性大幅增加。

五是政策和市場設計的挑戰。近年來,新能源開發成本持續下降,但與常規電源相比,成本依然偏高,新能源比例較大的國家普遍存在補貼數額巨大和終端用戶電價持續上漲的壓力。中國也不例外,目前新能源補貼已出現資金缺口,省間壁壘嚴重制約資源優化配置,火電參與調峰、儲能技術發展、電力負荷參與系統調節的有效價格激勵機制尚沒有形成,棄風、棄光問題突出,政策和市場設計的精準性有待提升。

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對電網的功能作用、運行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迫切需要推進傳統電力系統換代升級。基于我們的研究和實踐,我認為,未來的電力系統,在功能上將向能源互聯網演進,在技術上將向新一代電力系統升級。 
 
標簽: 舒印彪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观塘区| 元朗区| 浦东新区| 安仁县| 宣威市| 和田县| 太谷县| 北安市| 大关县| 眉山市| 巫山县| 醴陵市| 临桂县| 丹巴县| 天全县| 都匀市| 昌江| 延长县| 昭觉县| 珠海市| 淳安县| 瑞安市| 丁青县| 上林县| 汝南县| 大丰市| 大厂| 兴城市| 册亨县| 台湾省| 石棉县| 龙江县| 兴国县| 富宁县| 长垣县| 青河县| 沅陵县| 高平市| 中江县|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