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國城市能源變革調研組隨“智行中國”專家媒體團一行走進中冶集團下屬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新能源公司”)。據了解,中冶新材料項目計劃于10月22日實現無負荷聯動試車,12月底聯動投產。項目投產后一、二期預計將實現銷售額約80億元,年均利稅約8億元,解決就業1000人,有效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據中冶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宗紹興介紹,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冶集團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資源,推動優勢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利用端木鎳鈷礦鎳、鈷、錳、鈧的優質資源,依托長遠鋰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經驗、中國恩菲在濕法冶金領域技術優勢,打造以高鎳三元前驅體為核心的新能源板塊。2017年9月,中冶集團聯合國軒高科、比亞迪等共同投資設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冶新材料項目。
中冶新材料項目將瑞木鎳鈷礦的氫氧化鎳鈷產品加工成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提取高純氧化鈧產品。該項目采用了40項專利技術,根據原料特性開發了定制式、短流程生產工藝,在基建投資和生產成本上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入選了河北省重點項目以及工信部2018年第一批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36.9億元。一期16組共80臺合成釜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年產達到了4萬噸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前驅體(NCM622)及相關不同型號產品的規模,一期產量相當于2017年全國三元前驅體出貨量的27%。二期產能擴建后,一、二期將共計達到年產6萬噸的生產規模。
中冶瑞木紅土鎳礦中含有伴生鈧金屬,中國恩菲根據產品特點,歷經4年自主研發出高效、經濟的提鈧工藝,突破了世界上紅土鎳礦鈧資源回收的技術瓶頸,目前在鈧資源回收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能夠為鈧資源綜合回收的工業化實施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并能夠大幅度降低氧化鈧的生產成本,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其技術的競爭優勢。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數據,2015-2017年全球鈧的產銷量約10-15噸。而中冶新材料項目一期可生產20噸高純氧化鈧,一、二期合計生產40噸高純氧化鈧,是全球最大的高純度氧化鈧生產和研發基地。
根據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工信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7年版)》等文件,高鎳三元前驅體、高純氧化鈧、航空用輕合金材料均屬國家重點支持的關鍵材料。因此,中冶新能源申請搭建省部級及國家級研發平臺,以研發創新帶動企業持續發展。
為此,中冶新能源公司將組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研發中心,目前該公司組建的唐山市高鎳三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北省鈧系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已分別獲得唐山市科技局和河北省發改委組織的專家答辯,后期還將申請組建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中冶新能源還將在2018年下半年研究項目二期,根據項目一期生產情況以及市場變化趨勢開展投資建設。同時,氧化鈧生產車間將于2018年底投產,并根據鈧鋁母合金試驗進展情況,建設鈧鋁中間合金試驗線或生產車間向市場提供高端產品。
此外,從2020年開始動力電池將進入報廢期。中冶新能源將利用地域優勢、經濟和技術實力,以及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及早布局,與華北及周邊地區的汽車制造龍頭企業緊密合作,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智能化裝備,高效回收再利用鋰鎳鈷錳等有價金屬,有望打造區域性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的旗艦型企業。
據中冶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宗紹興介紹,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冶集團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資源,推動優勢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利用端木鎳鈷礦鎳、鈷、錳、鈧的優質資源,依托長遠鋰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經驗、中國恩菲在濕法冶金領域技術優勢,打造以高鎳三元前驅體為核心的新能源板塊。2017年9月,中冶集團聯合國軒高科、比亞迪等共同投資設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冶新材料項目。
中冶新材料項目將瑞木鎳鈷礦的氫氧化鎳鈷產品加工成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提取高純氧化鈧產品。該項目采用了40項專利技術,根據原料特性開發了定制式、短流程生產工藝,在基建投資和生產成本上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入選了河北省重點項目以及工信部2018年第一批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36.9億元。一期16組共80臺合成釜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年產達到了4萬噸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前驅體(NCM622)及相關不同型號產品的規模,一期產量相當于2017年全國三元前驅體出貨量的27%。二期產能擴建后,一、二期將共計達到年產6萬噸的生產規模。
中冶瑞木紅土鎳礦中含有伴生鈧金屬,中國恩菲根據產品特點,歷經4年自主研發出高效、經濟的提鈧工藝,突破了世界上紅土鎳礦鈧資源回收的技術瓶頸,目前在鈧資源回收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能夠為鈧資源綜合回收的工業化實施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并能夠大幅度降低氧化鈧的生產成本,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其技術的競爭優勢。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數據,2015-2017年全球鈧的產銷量約10-15噸。而中冶新材料項目一期可生產20噸高純氧化鈧,一、二期合計生產40噸高純氧化鈧,是全球最大的高純度氧化鈧生產和研發基地。
根據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工信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7年版)》等文件,高鎳三元前驅體、高純氧化鈧、航空用輕合金材料均屬國家重點支持的關鍵材料。因此,中冶新能源申請搭建省部級及國家級研發平臺,以研發創新帶動企業持續發展。
為此,中冶新能源公司將組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研發中心,目前該公司組建的唐山市高鎳三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北省鈧系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已分別獲得唐山市科技局和河北省發改委組織的專家答辯,后期還將申請組建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中冶新能源還將在2018年下半年研究項目二期,根據項目一期生產情況以及市場變化趨勢開展投資建設。同時,氧化鈧生產車間將于2018年底投產,并根據鈧鋁母合金試驗進展情況,建設鈧鋁中間合金試驗線或生產車間向市場提供高端產品。
此外,從2020年開始動力電池將進入報廢期。中冶新能源將利用地域優勢、經濟和技術實力,以及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及早布局,與華北及周邊地區的汽車制造龍頭企業緊密合作,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智能化裝備,高效回收再利用鋰鎳鈷錳等有價金屬,有望打造區域性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的旗艦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