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 分布式電源、儲能和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接入為配電網提出了新的挑戰,區域綜合能源電力系統(IEPS)為應對挑戰提供了重要的技術選擇,它打破了現有的電,熱,氣獨立供應模式,成為現代能源開發利用模式,提高了綜合能效。一方面,能源和設備類型的多樣性、用戶定位和專業服務需求、 IEPS的復雜性對規劃方法的通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設備和系統的建模是IEPS規劃的基礎,但現有的建模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多種能源之間的差異傳輸特性和網絡損耗。因此,需要對IEPS建模和規劃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2主要創新點和先進部分
(1)主要創新點
本文介紹了由仿真模型和優化模型組成的雙模塊優化規劃模型,主要貢獻如下:
1) 建立了由仿真模型和優化模型組成的雙模塊優化規劃模型;
2) 引入了雙層擴展總線結構,其中內部總線考慮復雜的能量流,例如功率/熱量關系;
3) 采用改進的自適應遺傳算法,優化交叉和變異率,避免了傳統遺傳算法的不足。
3研究內容
區別于傳統的單母線結構,雙母線結構在考慮各能源系統連接方式和耦合關系的基礎上,考慮了各個能源系統內部的網絡約束,該結構能夠充分反映綜合能源系統的運行特性。

綜合能源系統的優化配置問題是多因素、多維和非線性的問題,難以解決。 本文提出了結合仿真模型和優化模型的框架,降低了優化問題的復雜性。
基于熱電解耦進行單獨建模和迭代求解,使熱/電系統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單獨建模。 同時,解耦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熱傳導特性和電傳輸特性之間的差異,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統仿真的尺寸和復雜性。

4結果
為驗證本文提出優化框架和雙總線結構的正確性,一個實際的IEPS作為算例進行驗證,基于不同容量、類型的設備,分別以投資費用、運行費用和總費用最小為目標函數進行優化。結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優化規劃模型能夠有效的解決IEPS規劃問題,也可以應用于具有大規模電/熱網絡的復雜IEPS。
5結論及后續研究
1)在本文中,建立了區域用戶級IEPS的模塊化規劃框架,仿真和優化模型依次進行,以實現最優解。
2)提出了一種雙層總線結構仿真方法,可以分別保證電網的快速動態和熱網的動態緩慢。 通過充分考慮不同設備之間的耦合關系,還保持了系統組成的靈活性和模擬計算的準確性。
但是本文仍存在問題,需進一步研究,如天然氣網絡和天然氣負荷的不同特性同樣會對IEPS的配置產生影響。
2主要創新點和先進部分
(1)主要創新點
本文介紹了由仿真模型和優化模型組成的雙模塊優化規劃模型,主要貢獻如下:
1) 建立了由仿真模型和優化模型組成的雙模塊優化規劃模型;
2) 引入了雙層擴展總線結構,其中內部總線考慮復雜的能量流,例如功率/熱量關系;
3) 采用改進的自適應遺傳算法,優化交叉和變異率,避免了傳統遺傳算法的不足。
3研究內容
區別于傳統的單母線結構,雙母線結構在考慮各能源系統連接方式和耦合關系的基礎上,考慮了各個能源系統內部的網絡約束,該結構能夠充分反映綜合能源系統的運行特性。


綜合能源系統的優化配置問題是多因素、多維和非線性的問題,難以解決。 本文提出了結合仿真模型和優化模型的框架,降低了優化問題的復雜性。
基于熱電解耦進行單獨建模和迭代求解,使熱/電系統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單獨建模。 同時,解耦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熱傳導特性和電傳輸特性之間的差異,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統仿真的尺寸和復雜性。


4結果
為驗證本文提出優化框架和雙總線結構的正確性,一個實際的IEPS作為算例進行驗證,基于不同容量、類型的設備,分別以投資費用、運行費用和總費用最小為目標函數進行優化。結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優化規劃模型能夠有效的解決IEPS規劃問題,也可以應用于具有大規模電/熱網絡的復雜IEPS。

1)在本文中,建立了區域用戶級IEPS的模塊化規劃框架,仿真和優化模型依次進行,以實現最優解。
2)提出了一種雙層總線結構仿真方法,可以分別保證電網的快速動態和熱網的動態緩慢。 通過充分考慮不同設備之間的耦合關系,還保持了系統組成的靈活性和模擬計算的準確性。
但是本文仍存在問題,需進一步研究,如天然氣網絡和天然氣負荷的不同特性同樣會對IEPS的配置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