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解決鎮江東部地區2018年“迎峰度夏”用電壓力,昨天下午,新區新材料產業園推動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與江南化工、東普新材料等6家企業就分布式儲能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
本期簽約分布式儲能項目總投資超過6億元,在客戶側即企業側采取平臺運營方式推進,提供增值服務。通過平價、谷價時段充電,峰價時段放電的“削峰填谷”方式,直接減少企業電費支出。本期6家簽約企業的分布式儲能合計容量達到31.5MW,使用壽命周期為10年,每年共計可節約用電成本580萬元。同時,分布式儲能設備,在大網斷電時可充當應急電源,確保企業生產不斷電,既可臨時緩解負荷高峰電力供需缺口,又能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
“政府搭建平臺,推動分布式儲能項目落實,是對接企業夏季用電難題的貼心服務。”簽約現場,江南化工總經理曹益民介紹,企業在簽約項目中沒有出資的情況下,一年能節省用電費用100多萬元。同時,他也希望合作平臺建設能進一步完善,企業有更加靈活的方式參與其中,謀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據悉,下一階段,新區還將有金東紙業、優利德等多家用電大戶合計43.5MW容量進行項目確定和簽約。兩批次合計容量將超過70MW,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億元。國網江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測算,鎮江東部分布式儲能項目建成后,總體規模將成為全國最大。新區在分布式儲能領域的探索實踐具有示范意義,有望在國內儲能產業形成推廣。
簽約當日,新材料產業園管理辦公室積極聯動各參建方倒排項目建設節點,力爭在6月30日前完成交付,順利實現綜合能源服務與傳統電網業務的良好互動,保障新區“迎峰度夏”工作平穩有序推進,為企業排憂減負,助力區域經濟平穩高效發展。
本期簽約分布式儲能項目總投資超過6億元,在客戶側即企業側采取平臺運營方式推進,提供增值服務。通過平價、谷價時段充電,峰價時段放電的“削峰填谷”方式,直接減少企業電費支出。本期6家簽約企業的分布式儲能合計容量達到31.5MW,使用壽命周期為10年,每年共計可節約用電成本580萬元。同時,分布式儲能設備,在大網斷電時可充當應急電源,確保企業生產不斷電,既可臨時緩解負荷高峰電力供需缺口,又能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
“政府搭建平臺,推動分布式儲能項目落實,是對接企業夏季用電難題的貼心服務。”簽約現場,江南化工總經理曹益民介紹,企業在簽約項目中沒有出資的情況下,一年能節省用電費用100多萬元。同時,他也希望合作平臺建設能進一步完善,企業有更加靈活的方式參與其中,謀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據悉,下一階段,新區還將有金東紙業、優利德等多家用電大戶合計43.5MW容量進行項目確定和簽約。兩批次合計容量將超過70MW,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億元。國網江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測算,鎮江東部分布式儲能項目建成后,總體規模將成為全國最大。新區在分布式儲能領域的探索實踐具有示范意義,有望在國內儲能產業形成推廣。
簽約當日,新材料產業園管理辦公室積極聯動各參建方倒排項目建設節點,力爭在6月30日前完成交付,順利實現綜合能源服務與傳統電網業務的良好互動,保障新區“迎峰度夏”工作平穩有序推進,為企業排憂減負,助力區域經濟平穩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