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行動計劃》指出,到“十三五”末,軌道交通裝備等制造業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打造一批中國制造的知名品牌,創建一批國際公認的中國標準,制造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產品質量大幅提高、綜合素質顯著增強。
國家發改委發布三年行動計劃:動力電池升級 高鎳材料研發列入重點任務
同時,《行動計劃》羅列出包括軌道交通裝備、智能汽車、新材料等九大重點領域,準備組織實施關鍵技術產業化專項。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水平、網絡通信和道路設施發展水平以及汽車消費市場水平等優越條件,為智能汽車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行動計劃》提出產業化發展重點任務分為五部分。分別為,開展智能汽車基礎共性技術研發、開展智能汽車信息安全和測試評價技術攻關、提升智能汽車關鍵軟硬件水平、加強智能汽車創新能力建設、推進智能汽車軍民融合發展。
其中,動力系統技術水平依然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條件之一。《行動計劃》部署,開展新型開展新型車用動力電池材料、單體及系統研發及產業化,加強先進動力電池生產線示范應用,開發動力電池單體、系統等拆解先進工藝及專用設備。
哪些動力電池材料及系統將成為重點研究方向?
相較于201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實施增強核心競爭力重點工程包》,此次《行動計劃》新增了“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內容,并給出明確方向。即加快鋰離子電池用軟包裝膜、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用特種化學品等有機材料,以及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高安全高比能電池等高性能電池材料及產品。
事實上,受益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作為關鍵零部件,我國動力電池的整體技術水平有較大程度的突破。對比兩個文件版本,動力電池材料和系統逐漸趨向高安全、高比能、高效率、可靠性等方向發展。其中,《行動計劃》提出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由于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等特性,622和811技術備受行業青睞。
研究機構凹凸智行CEO李俊強表示,高能量密度要求將使三元電池市場進一步擴大,高鎳三元材料將會迎來利潤爆發,具有高鎳三元量產能力的企業將會受益,同時惠及三元材料的前驅體供應商。
據了解,目前包括當升科技、杉杉能源、天津巴莫、國軒高科、格林美、優美科等企業已經著手技術研發或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