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光伏市場發展迅速,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已經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伴隨著我國光伏市場的興盛,國內光伏行業涌現出一批世界級光伏企業,同時有更多的企業開始“走出去”。那么,目前世界各地區光伏發展現狀如何?未來哪些地區市場值得期待?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就全球光伏市場進行了綜述與分析。
全球光伏發電市場總體形勢
從裝機容量來看,全球總裝機呈現快速增長。2016全球光伏新增7500萬千瓦,累計超過3億千瓦,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電源。即便不考慮我國裝機量影響,光伏新增裝機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新增電源。
從市場分布來看,亞洲光伏新增裝機量連續三年保持第一。去年新增市場規模占比三分之二,美洲顯著增加,歐洲市場相對萎縮。從國別來看,去年年底,24個國家裝機容量超過百萬千瓦,一百多個國家裝機容量超過了一萬千瓦。預計今年和明年,這種市場特征將持續,可能除了美洲市場或將持平,其他市場都將和去年一樣。
從市場的國別分布來看,從去年新增市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情況預期,全球應用范圍擴大,市場更加集中。越來越多的國家應用光伏發電,裝機量增大,但新增裝機占比更多集中在少數國家。前年前五名占全球市場的78%,去年前十個國家新增裝機占比超過90%。
從發電量來看,去年全球光伏發電量超過3000億千瓦時,在全部發電量中占比達到了1.5%,較2015年提升0.2個百分點,其中有17個國家發電量占比超過了2%,主要是歐洲一些國家。我國去年光伏發電在全部發電量中占1%,但今年上半年占比就達到了1.76%,增速非常顯著,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預期全年占比可能達到2%左右。
從應用類型來看,近幾年集中的光伏并網電站比例顯著增加,原因主要是近幾年光伏行業成本顯著下降。雖然集中的并網電站比例增加,實際上從市場絕對量的份額來看,各種應用類型都得到迅速發展。去年全球分布式新增規模占比四分之一,新增規模達到一千八九百萬千瓦,和前幾年相比,有很大增速。分布式不僅在我國成為近期的熱點應用,在全球的應用增速也非常迅速。
從成本來看,光伏發電成本迅速下降。2010年到2015年,全球降低大約60%,2016年年初到現在僅僅一年半又降低約20%。最近一兩年,很多國家通過招標使光伏發電電價屢創新低。從平整化成本來看,雖然我國資源條件不是最好的,但相對平整化成本處于比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情況可能有所變化,今由于6·30的存在,國內的光伏組件的價格相對而言比較堅挺,降幅較少。上半年組件價格高于歐洲,例如,德國比我國便宜一些。招標方式應用廣泛,全球約30多個國家采用,成為促進光伏發電成本和價格下降的重要因素。技術進步是促進成本下降的內因,應用招標的方式,反過來又促使行業成本不斷下降,這是外因。招標電價價格不斷創出新低,部分國家要求使用價格最低的電源。比如智利,所有電源一起招標,價格最低的電源或者是比較低的電源中標。光伏發電成為價格最低的電源,更多國家實現了平價。
未來,至少在近期,光伏發電將延續2016年的形勢,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電源。根據IEA最新的報告結果,光伏發電全球新增預計在8000萬千瓦以上,從增速來看相對放緩,但增量還保持較高值,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規模將增加。IEA報告提高了兩個行徑,基礎行徑和加速行徑,到2022年會達到8億多千瓦規模。新能源財經也對未來三年做了相應的預期,每年在8000-9300萬千瓦之間。2020年光伏發電量會超過生物制發電電量,預期在未來五到十年之間,光伏發電有可能成為新興的可再生能源中裝機量和電量最大的電源。
光伏發電市場預期
亞太
首先,最大的是亞太市場,未來五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場規模。日本市場去年相對前年已經有所下降,根據今年的情況,市場規模可能繼續下降,今年預期新增規模500-600萬千瓦之間。盡管不斷的調低電價,但日本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幾乎全球最高,今年還是維持在約20日元每千瓦時,幾乎全球最高,其系統投資也比較高。對于日本來說,今年對大型電站采用招標形式。由于裝機量達到一定數值,日本也遇到和我國類似的問題——電網容量的限制,部分地區存在限電。從未來五年的發展來看,日本民用市場占比將持續增加,并且將繼續擴大。日本民用電價較高,民用市場中,光伏發電配備儲能市場潛力巨大。
印度今年市場規模增速非常快,預期全年八九百萬規模,并且在未來一直到2022年,每年的新增規模可以達900萬千瓦以上。印度的資源相當于我國的青藏高原,資源好、成本低,但基礎條件差很多,另外對于大型光伏電站來說也存在資源與負荷匹配度不夠的問題,今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限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印度正在積極推進“八條通道”的綠色能源走廊的建設。根據2016年推出的計劃,2022年未定要達到4000萬千瓦,去年年底也進行屋頂項目的招標,希望把建筑應用的規模擴大,市場近期會啟動。
亞太還比較有潛力的國家包括韓國,現在裝機500多萬千瓦,預期未來五年增加800多萬千瓦,新增規模非常顯著。
澳大利亞和印尼
澳大利亞和印尼,未來新增市場都會比較大。
北美
去年美國創了歷史新高,光伏發電新增了接近1500萬千瓦,同比翻倍,累計裝機超過了4000萬千瓦,預期今年以及明年市場規模會有所下降,可能會降一點點,但年度新增仍然超過一千萬千瓦,但到2020年,數量又恢復到1500萬千瓦左右。美國的優勢是它的政策,有聯邦的政策也有各州的政策,種類繁多,并且接近一半的州,對于光伏發電的利好程度比較強。另外美國也創新了很多分布式光伏利用的商業模式,比如2013年左右開始提出來共享太陽能模式。我國現在也有一些企業或者是機構在嘗試采用,但對于美國來說,共享太陽能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并且范圍逐漸增大。
在未來五年,加拿大預期新增裝機200萬千瓦,拉丁美洲預計新增2000萬千瓦。
墨西哥雖然現有建成項目不多,但今年市場開始爆發,預期五年內增加一千萬千瓦左右。墨西哥的政策主要是招標電價比較低,雖然招標電價低到3美分,但綠證價格比較高,基本上個可以達到每度電3美分,所以實際上拿到的收益比我們略高。
再有就是巴西、阿根廷、智利,這幾個國家未來預計新增的規模都在三百萬千瓦,并且近幾年都開始采用招標機制。這些國家也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和解決。比如智利的競價比較激烈,也開始出現限電。巴西的金融環境、貸款利率比較高,要求項目投資企業需要有更高的投資回報才可能抵抗風險。阿根廷的經濟形式可能帶來一些金融政策問題和項目回報率的擔憂。
歐洲
歐洲去年的市場增長量較之前下降比較顯著,預期未來五年,可能歐洲會退出比較大的市場規模,但還是能夠維持一定的新增量。德國2015年開始進行大型地面電站招標,目前已經低于7歐分每度電,德國希望每年的市場規模新增達到250萬千瓦左右,但大家預期每年只新增150萬千瓦,離2020年的目標可能有差距,它也會做相應的政策調整。另外,德國的小容量建筑光伏的應用配備儲能系統,已經成為全球應用的典范。英國因為去年三月份光伏的可再生能源義務法全面停止后,市場有較大下滑。根據光伏新的差價合約機制,光伏發電很難得到政策支持,下一步市場,對于英國來說,可能更多的是在小容量系統。
雖然德國和英國的市場量在下滑,但還有幾個歐洲國家未來處于新增的狀態,法國預期未來五年的新增規模可以達到接近一千萬千瓦,主要采用補貼機制來支持屋頂光伏的發展。西班牙2012年停止了風電和光伏補貼的支持政策,但在今年希望通過招標重啟國內市場,并且對光伏設立了最低招標裝機份額,所以西班牙的光伏會在連續四五年新增裝機幾乎為零的情況下有增加。土耳其要保護本土的制造業,通過配備輸變電價格的方式,希望引起企業注意。
非洲
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來說有一定的市場增量,但風險也并存,主要的國家未來五年會在南非。南非采用招標的形式,優勢是用電價格連續幾年持續上漲,這樣對于商業光伏系統的應用,是很好的市場環境,但也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比如南非一些城市,想出臺對光伏發電應用有限制性的措施,但最終能否落地還在爭議之中,另外南非的電網企業對于光伏發電的積極性程度不夠,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問題。
中東和北非
中東和北非即將爆發,并且有可能是激增的市場,預期未來五年新增規模800到1400萬千瓦,這得益于它良好的政策環境。中東很多國家都制訂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并且可再生能源實現的路徑主要依靠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另外它也制訂了很多比較好的價格政策,或者是采用了招標的政策以及其它的支持性政策。摩洛哥、約旦、阿聯酋的新增規模都非常大。
根據對全球主要地區的光伏發電可能新增市場的規模來分析,預計可以保持年增8000萬以上的規模,光伏發電可以繼續成為最大新增電源的主力。另外全球市場地域格局可能會有一定調整,亞洲最大,歐洲比較小,但是新增的市場范圍和規模會繼續擴大。新興的市場在提供機遇的同時,它的成熟可能需要經歷一定過程,或者相應的政策風險,也需要光伏企業來持續關注。我國分布式預期近幾年在全球的光伏發電中占據主要份額。
一些國家可能會呈現工商業光伏、民用光伏市場占比回升的趨勢。儲能加光伏系統的應用,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光伏發電的成本還將持續下降,在全球各個地區,對經濟政策的依賴度將持續降低。技術進步是未來發展根本,五年后光伏有望在更多地區成為具備競爭力的電源,成為戰略性能源的基礎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