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任縣光伏電站是晶澳的第一個光伏農業項目,目前75畝大蒜已獲豐收。
6月8日,在邢臺任縣,種植在光伏電站的75畝大蒜喜獲豐收,初步測產大蒜畝產1700斤/畝(折合干蒜)。該批大蒜在2016年10月栽植在光伏電站組件區域,利用了組件下和組件間的空間,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綜合收益。
任縣項目占地600余畝,是晶澳第一個光伏農業項目,除了這次已經收獲的大蒜,該項目還試驗種植了紫色馬鈴薯,紅谷小米和水果玉米等作物,后續會陸續成熟上市。種植全過程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操作標準,確保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
光伏對農業的影響主要是遮陰和支架對機械化的影響,通過選擇品種,改良農藝措施,充分利用散射光,機械小型化可以將這些影響減到最低;而發揮光伏公司的資金、品牌優勢,可以更多采用良種良法,通過逐步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和農產品附加值,促進傳統農業的改良和升級。這是對“農光互補”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實踐,除了經濟效益,該項目的實施還促進了電站周圍村民的就業和增收。光合作用和光伏發電分別是自然界和人類對太陽能利用的典范,農業和光伏的結合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收獲更多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