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行業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截至2017年5月30日,在A股53家鋰電池上市公司中,已有33家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扭虧、續盈、略增、預增等預喜公司24家,占比達72.7%,延續鋰電行業高增長態勢。
業內人士指出,動力電池與儲能行業快速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使得動力電池供不應求,帶動鋰電池材料市場快速增長。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鋰電池概念板塊上市公司營收合計同比增長21.46%,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同比增長64.28%。今年一季度,該板塊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8.58%,鋰電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鋰電材料、下游的電池制造各領域均實現增長。
隨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實施,新能源車企所獲補貼逐漸減少。業內人士指出,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占新能源乘用車全部生產成本的40%至60%。鋰電池企業能否跟上政策退坡進程,降本增效是關鍵。
鋰電池行業基本面良好
基本面上,新能源車銷量有望提速,鋰電池需求的確定性無憂。受今年第一批目錄1月23日發布、2月春節和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市場觀望情緒影響,預計新能源車產銷量2月疲軟,3月后逐漸放量、較快增長。
中金公司汽車組預計2017/18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70/11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8%/57%。預計2020年保有量500萬輛、銷量200萬輛的目標有望實現,帶動鋰電池需求增長,預計2016~2020年鋰電池需求年均復合增速為34%。
消息面上,近日《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第二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等政策陸續發布,顯示政府推動新能源車市場的決心。
相關政策對電池企業產能規模提出要求,提出力爭到2020年出現產銷規模超過40Gwh的龍頭企業,體現扶持龍頭企業的政策趨勢。行業集中度提升,預計2017年電池行業CR5超過70%,長期看行業龍頭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