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建筑材料集團、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等共同主辦的首屆廣東光伏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今日在三水召開。論壇上,由廣東省經信委、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及廣東省內知名光伏企業共同倡導發起的廣東省光伏產業聯盟宣布正式成立,并且與中國光伏產業聯盟成功實現對接,為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共同獻計獻策。與此同時,我國第一個薄膜太陽能電池標準組織――中電標協薄膜太陽能電池標工委在論壇舉辦期間也宣布正式成立。兩大組織機構的成立,成為了此次廣東光伏產業(三水)國際高峰論壇的亮點。
論壇緊緊圍繞“把握政策走向,推進產業集聚”這一主題,邀請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等研究機構,以及無錫尚德、保定天威、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晶龍實業集團、瑞士OERLIKON、深圳拓日、深圳南玻、江西賽維LDK、常州天合光能公司等包括原材料、電池片、設備、系統、應用等太陽能產業鏈各環節的國內外知名光伏企業,就大家所共同關心的產業政策、產業標準、產業投資策略、產業發展前景以及相關高端技術的研發等議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深入探討。
與會者還參觀了廣東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省級光伏產業基地――三水光伏產業基地。在廣東省以及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水光伏產業基地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打造高端的產業發展平臺,主動承擔廣東省光伏產業的發展重任。目前,三水光伏產業基地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后引進廣東愛康太陽能、中國建材集團等一大批知名企業投資落戶,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據介紹,去年元月,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與廣東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佛山市三水區建設集研發、裝備和制造三大項目的太陽能產業基地。去年5月26日,廣東省首個太陽能產業基地――中國建材集團太陽能廣東基地在三水工業園區動工,動工的包括TCO導電薄膜的成套設備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高密度ITO靶材生產和薄膜太陽能生產線等三個項目。其中,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三年內實現總投資50億元,將實現年產448兆瓦,并在五年內產能達到1000兆瓦的規模。中建材太陽能項目未來五年可拉動600億元GDP,相當于再造一個三水。
中建材集團表示,廣東省、佛山市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光伏產業的重要基地,廣東省、佛山市非常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扶持。三水區域優勢好、且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所以,愿把從研發到生產,從工藝到裝備,全方位的技術都放到三水,建造國家大型的光伏產業基地。
三水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光伏產業項目――愛康太陽能一期動工4個月后即投產,9月16日又啟動二期工程。愛康董事長陳剛說,公司的訂單已排到明年年底。今年3月動工后,愛康一期120兆瓦項目在7月投產。公司加緊上馬二期350兆瓦項目,以滿足訂單需要。“我們將爭取明年年中二期竣工之時進入全國同行七強,同時啟動三期600兆瓦工程,到明年底產能超過1000兆瓦,進入國內前五、全球十強。”
據了解,落戶三水的太陽能項目還有同興太陽能器材、普拉迪數控、保威太陽能等。上述太陽能項目悉數落戶于國家高新區佛山三水園內的廣東光伏產業基地,該基地由光伏產業領域頂尖設計單位――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規劃設計,總面積8平方公里。作為廣東省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基地主動承接落戶廣東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初步形成了光伏太陽能產業鏈條。
“三水將打造廣東省重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伏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光伏)基地”,三水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劃,到2015年,三水光伏產業總投資規模約380億元,總產值達到800 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00 億元,工業增加值占三水區GDP 的25%左右。與此同時,將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發中心,培育5家以上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