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一家風電整機商踏入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研發設計征途,6月17日,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原重工)發布2019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太原重工 8MW海上風機完成設計認證并通過驗收。在中國海上風電平價技術創新之路線上研討會上,中國海上風電協會秘書長翟恩地表示,海上風電產業目前面臨國補退出,地方補貼接力態度不明確以及2021年后的平價上網電價等挑戰,對于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來說,其設計、研發、制造等成本投入巨大,面對諸多挑戰,太原重工仍堅持 8MW海上風機設計研發,其意為何?
太原重工設立于1998年,是中國重型機械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前身為太原重型機器廠,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械制造企業。
風力發電設備是太原重工的主營業務之一,其可設計制造1.5MW~8MW系列風電整機及核心零部件,其官網顯示,目前太原重工1.5MW、2MW、2.5MW、3MW系列風電機組累計裝機量850余臺,5MW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并網發電,8MW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成功。
年報顯示,2019年,太原重工營業收入為70.38億元,凈利潤虧損8.96億元,再虧損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太原重工將希望寄托于2021年的海上風電搶裝市場無疑是孤注一擲。
據悉,太原重工風電設備收入連續下滑三年,由于風電業務業績下滑,公司戰略方向下調了風電設備產能,2017-2019 年,風機產隨之減少,戰略方向錯誤,導致太原重工成功錯過了風電搶裝,在最好的時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報告稱,太原重工風電設備收入連續下滑三年的原因主要是,近三年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各省 確定生態紅線區時間周期較長,對已經核準的項目影響較大,遲遲不能辦理土地、林地手續,已 批復的風電項目需要重新調整風場區域和重新進行選址批復,從而導致項目開工時間延誤,已經簽署合同的訂單不能按時啟動。
據風能專委會CWEA數據顯示,2017年,太原重工新增風電吊裝量為7萬千瓦,國內整機商新增吊裝排名第19位,市場份額僅占0.3%,2018年,太原重工新增風電吊裝量為5萬千瓦,國內整機商新增吊裝排名第21位,市場份額僅占0.24%,相對2017年下降0.06%。
在國內海上風電大兆瓦機組研發方面,國內已經有5家整機商走在前沿,太原重工起步較晚。目前,上海電氣的8MW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完成黑啟動,金風科技8MW成功吊裝,東方風電10MW也正在吊裝當中,明陽智能8-10MW也已經成功下線,中國海裝10MW機組也于去年獲設計認證。
2021年,海上風電的交付搶裝年,太原重工能否趕上最后一趟車,分到最后一杯羹?
太原重工設立于1998年,是中國重型機械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前身為太原重型機器廠,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械制造企業。
風力發電設備是太原重工的主營業務之一,其可設計制造1.5MW~8MW系列風電整機及核心零部件,其官網顯示,目前太原重工1.5MW、2MW、2.5MW、3MW系列風電機組累計裝機量850余臺,5MW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并網發電,8MW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成功。
年報顯示,2019年,太原重工營業收入為70.38億元,凈利潤虧損8.96億元,再虧損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太原重工將希望寄托于2021年的海上風電搶裝市場無疑是孤注一擲。
據悉,太原重工風電設備收入連續下滑三年,由于風電業務業績下滑,公司戰略方向下調了風電設備產能,2017-2019 年,風機產隨之減少,戰略方向錯誤,導致太原重工成功錯過了風電搶裝,在最好的時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報告稱,太原重工風電設備收入連續下滑三年的原因主要是,近三年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各省 確定生態紅線區時間周期較長,對已經核準的項目影響較大,遲遲不能辦理土地、林地手續,已 批復的風電項目需要重新調整風場區域和重新進行選址批復,從而導致項目開工時間延誤,已經簽署合同的訂單不能按時啟動。
據風能專委會CWEA數據顯示,2017年,太原重工新增風電吊裝量為7萬千瓦,國內整機商新增吊裝排名第19位,市場份額僅占0.3%,2018年,太原重工新增風電吊裝量為5萬千瓦,國內整機商新增吊裝排名第21位,市場份額僅占0.24%,相對2017年下降0.06%。
在國內海上風電大兆瓦機組研發方面,國內已經有5家整機商走在前沿,太原重工起步較晚。目前,上海電氣的8MW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完成黑啟動,金風科技8MW成功吊裝,東方風電10MW也正在吊裝當中,明陽智能8-10MW也已經成功下線,中國海裝10MW機組也于去年獲設計認證。
2021年,海上風電的交付搶裝年,太原重工能否趕上最后一趟車,分到最后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