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細雨綿綿。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一期)投運,數據中心正式上線。這個坐落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數據中心將發展成為服務全國的智慧能源中心、西部的信息數據中心,全國的戰略災備中心和青海省的智慧城市示范中心和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
得天獨厚、應勢而動、未來可期,我省數字經濟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礎設施支撐
走進華為海南州大數據中心,機房內巨大的機箱整齊排列,正在晝夜不停地飛速運轉。
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技術總監李勇介紹,產業園一期大數據中心總體面積5000平方米,527個機架,可容納8000臺標準服務器,能為我省智慧政務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可靠、優質、安全的ICT信息基礎設施支撐和云平臺服務。大數據產業園三期全部建成后,園區大數據中心的機架總規模將達到10萬架,可容納133萬臺標準服務器。
大數據是未來信息的根基,大數據中心的啟用,打通各行業、各系統之間的壁壘,實現數據的匯聚、交換和共享。強大的底層基礎設施為上層業務的可靠運行提供支撐,華為公司依托自主可控的鯤鵬生態云平臺助力海南州政務云、海南州“雪亮工程”以及海南州智慧城市的云平臺建設。
為清潔能源消納和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機遇
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是全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這意味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為我省清潔能源就地消納提供了巨大市場。
青海是全國清潔能源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海南州更是全省清潔能源發展的高地,截至目前,海南州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已達16636兆瓦,光伏、風電、光熱總裝機容量突破“千萬千瓦”(11159兆瓦),占全省比重達到52%。
清潔能源的消納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如何提升清潔能源利用率,實現多方共贏?
青海的方案是:依托清潔能源,發展無污染、高載能、高質量的新型綠色產業,海南大數據產業園應運而生。據悉,海南大數據產業園三期全部建成后,園區大數據中心的機架總規模將達到10萬架,一年的耗電量為60億千瓦時左右,很好地實現了清潔能源就地消納和多方共贏。
除了巨大的能源消納,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的建設運營也將帶來人才、旅游等多方面的帶動作用。
據青海云谷大數據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行新介紹,大數據產業園正在與騰訊、阿里巴巴等信息科技企業接洽,在大數據中心建設、云計算服務、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華為公司也將與本地高校攜手定向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綜合型大數據產業園區,這必將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和地區影響力,加速海南州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科技技術應用和人才培育,實現兩化融合,催生新經濟、帶來新紅利。
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2017年3月,“數字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產業成為推動全新經濟形態的關鍵生產要素,并上升為國家戰略。
青海氣候干燥冷涼、綠色清潔能源豐富、電價低廉,具有發展數字經濟的獨特優勢。我省審時度勢,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培育新能源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從2018年10月青海省政府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數字青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同年12月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在青海西寧正式建成投入運行,再到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數據中心正式上線,我省立足地域優勢,將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相融合,幾年來,大數據應用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引領青海經濟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西北地區首個域名根服務器(L根鏡像服務器)上線運行、西寧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獲工信部批復,好消息頻頻傳出。我省持續發力新基建,讓數字經濟成為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新手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途徑。(鐘倩)
海南州光伏、風電、光熱總裝機容量突破“千萬千瓦”占全省比重達到52%。
得天獨厚、應勢而動、未來可期,我省數字經濟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礎設施支撐
走進華為海南州大數據中心,機房內巨大的機箱整齊排列,正在晝夜不停地飛速運轉。
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技術總監李勇介紹,產業園一期大數據中心總體面積5000平方米,527個機架,可容納8000臺標準服務器,能為我省智慧政務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可靠、優質、安全的ICT信息基礎設施支撐和云平臺服務。大數據產業園三期全部建成后,園區大數據中心的機架總規模將達到10萬架,可容納133萬臺標準服務器。
大數據是未來信息的根基,大數據中心的啟用,打通各行業、各系統之間的壁壘,實現數據的匯聚、交換和共享。強大的底層基礎設施為上層業務的可靠運行提供支撐,華為公司依托自主可控的鯤鵬生態云平臺助力海南州政務云、海南州“雪亮工程”以及海南州智慧城市的云平臺建設。
為清潔能源消納和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機遇
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是全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這意味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為我省清潔能源就地消納提供了巨大市場。
青海是全國清潔能源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海南州更是全省清潔能源發展的高地,截至目前,海南州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已達16636兆瓦,光伏、風電、光熱總裝機容量突破“千萬千瓦”(11159兆瓦),占全省比重達到52%。
清潔能源的消納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如何提升清潔能源利用率,實現多方共贏?
青海的方案是:依托清潔能源,發展無污染、高載能、高質量的新型綠色產業,海南大數據產業園應運而生。據悉,海南大數據產業園三期全部建成后,園區大數據中心的機架總規模將達到10萬架,一年的耗電量為60億千瓦時左右,很好地實現了清潔能源就地消納和多方共贏。
除了巨大的能源消納,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的建設運營也將帶來人才、旅游等多方面的帶動作用。
據青海云谷大數據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行新介紹,大數據產業園正在與騰訊、阿里巴巴等信息科技企業接洽,在大數據中心建設、云計算服務、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華為公司也將與本地高校攜手定向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綜合型大數據產業園區,這必將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和地區影響力,加速海南州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科技技術應用和人才培育,實現兩化融合,催生新經濟、帶來新紅利。
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2017年3月,“數字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產業成為推動全新經濟形態的關鍵生產要素,并上升為國家戰略。
青海氣候干燥冷涼、綠色清潔能源豐富、電價低廉,具有發展數字經濟的獨特優勢。我省審時度勢,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培育新能源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從2018年10月青海省政府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數字青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同年12月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在青海西寧正式建成投入運行,再到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數據中心正式上線,我省立足地域優勢,將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相融合,幾年來,大數據應用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引領青海經濟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西北地區首個域名根服務器(L根鏡像服務器)上線運行、西寧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獲工信部批復,好消息頻頻傳出。我省持續發力新基建,讓數字經濟成為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新手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途徑。(鐘倩)
海南州光伏、風電、光熱總裝機容量突破“千萬千瓦”占全省比重達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