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兼CEO張傳衛剛過而立之年。他帶著一萬塊錢以及6個小伙伴,從中原地帶的河南固始千里奔投到中山,在板芙鎮租了一間小廠房,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追“風”之旅。從最初生產低壓配電箱,經過三次產業升級一步一步演變為全球海上風電創新排名第一的新能源企業,張傳衛和他的明陽智能創造了不一樣的傳奇。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清潔能源被納入發展目標,明陽智能將乘風而上,布局新一輪的戰略計劃。
明陽智能總部位于中山,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國硅谷、德國漢堡有五大研發和銷售、服務體系。其中,深圳專攻大數據云平臺。
采訪團隊在總部大樓親眼見識了明陽風電機組的神奇“大腦”——大數據中心。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一臺臺風機在上面顯示、運轉著,一個臺風信號不停地旋轉并緩慢移動,后方的20多部電腦及工作人員監控著這一切。
這里可謂風電場的“司令部”,遠程監控著所有的風電機組和管理整個風電場的運行。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套系統,遠在后方的工作人員能夠快速了解幾千公里外的風電機組的運行狀態,能及時作出判斷并通知前方維修人員進行維護,實現快速化、準確化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風電機組有一點“頭痛腦熱”,大數據中心都能隨時反饋并作出應對。
“每臺風機上裝有近千個傳感器,記錄實時的風流、風向等數據。”據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黨辦副主任穆瑞介紹,當年,明陽智能自主研發了第一臺1.5兆瓦的風機,就在湛江徐聞。那一批風機一戰成名,正是因為它在緊接著而來的威馬遜臺風中屹立不倒的可靠性保障。
如今,明陽智能在全國有12個制造基地,包括內蒙古、江蘇和廣東陽江及揭陽等地,無論是風機吊裝周期、安裝質量、發電量還是運行可靠性,都全球領先。
手握海上風機全球第一訂單量,位居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第37位,全球海上風電技術創新排名第一……明陽智能的實力不容小覷。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5.5/7.0MW抗臺風型海上風電機組,采用國際領先的半直驅混合驅動技術,已于去年6月投入商業運行。該技術攻克了多項臺風區海上風電的世界難題,實現了重大裝備不受制于人、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愿景。這項技術的突破,使中國龐大的東南沿海臺風區的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從不可能成為可能。
風從灣區來,電從海上生。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廣東省在全省規劃了海上風電場址23個,總裝機容量6685萬千瓦。這相當于三個“海上三峽”。
據介紹,中國近年來海上風電的創新發展、規模、速度和質量給全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廣東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者、試驗區,推進海上風電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贏來全球矚目。海上風電正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技術創新的加速器,灣區未來10年新增電力需求可以由海上風電滿足一部分,且全是清潔能源。
據統計,廣東省70%的電力依靠外部輸入,用電量則占到全國的12%。如果使用清潔能源,做到綠色發展,對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穆瑞表示,明陽智能將繼續推動廣東能源結構轉型,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一流綠色灣區和城市群建設提供綠色能源和環境支撐。
明陽智能總部位于中山,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國硅谷、德國漢堡有五大研發和銷售、服務體系。其中,深圳專攻大數據云平臺。
采訪團隊在總部大樓親眼見識了明陽風電機組的神奇“大腦”——大數據中心。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一臺臺風機在上面顯示、運轉著,一個臺風信號不停地旋轉并緩慢移動,后方的20多部電腦及工作人員監控著這一切。
這里可謂風電場的“司令部”,遠程監控著所有的風電機組和管理整個風電場的運行。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套系統,遠在后方的工作人員能夠快速了解幾千公里外的風電機組的運行狀態,能及時作出判斷并通知前方維修人員進行維護,實現快速化、準確化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風電機組有一點“頭痛腦熱”,大數據中心都能隨時反饋并作出應對。
“每臺風機上裝有近千個傳感器,記錄實時的風流、風向等數據。”據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黨辦副主任穆瑞介紹,當年,明陽智能自主研發了第一臺1.5兆瓦的風機,就在湛江徐聞。那一批風機一戰成名,正是因為它在緊接著而來的威馬遜臺風中屹立不倒的可靠性保障。
如今,明陽智能在全國有12個制造基地,包括內蒙古、江蘇和廣東陽江及揭陽等地,無論是風機吊裝周期、安裝質量、發電量還是運行可靠性,都全球領先。
手握海上風機全球第一訂單量,位居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第37位,全球海上風電技術創新排名第一……明陽智能的實力不容小覷。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5.5/7.0MW抗臺風型海上風電機組,采用國際領先的半直驅混合驅動技術,已于去年6月投入商業運行。該技術攻克了多項臺風區海上風電的世界難題,實現了重大裝備不受制于人、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愿景。這項技術的突破,使中國龐大的東南沿海臺風區的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從不可能成為可能。
風從灣區來,電從海上生。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廣東省在全省規劃了海上風電場址23個,總裝機容量6685萬千瓦。這相當于三個“海上三峽”。
據介紹,中國近年來海上風電的創新發展、規模、速度和質量給全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廣東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者、試驗區,推進海上風電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贏來全球矚目。海上風電正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技術創新的加速器,灣區未來10年新增電力需求可以由海上風電滿足一部分,且全是清潔能源。
據統計,廣東省70%的電力依靠外部輸入,用電量則占到全國的12%。如果使用清潔能源,做到綠色發展,對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穆瑞表示,明陽智能將繼續推動廣東能源結構轉型,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一流綠色灣區和城市群建設提供綠色能源和環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