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縣海岸線長105.9公里,灘涂面積109萬畝,海域面積510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江蘇省最大;近遠海可規劃面積900—1500平方公里,沿海及近海70米高度風速超過7米/秒,有著近千萬千瓦可開發的海陸風能資源,是江蘇海上風能潛力最大的縣份。
近年來,射陽縣依托承南啟北的區位優勢、開放港口的物流優勢、自然環境的生態優勢、風力充足的資源優勢,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機遇,扎實踐行“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越”發展路徑,聚焦項目強縣、聚力開放創新,加快培植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以海上風電為主導的新能源產業集聚,高標準規劃建設國際海上風電產業新城和風電裝備產業港,全力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
徐徐海風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為千家萬戶輸送上源源不斷的清潔綠色電力。射陽縣在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堅持系統思維,堅持高端產業引領,邀請海上風電第一港丹麥埃斯比約港、同濟大學、遠景能源集團共同編制完成射陽國際海上風電產業新城規劃,涵蓋了港口、園區、城市,城、港、園融為一體,設置生產制造、工程服務、測試驗證、物流儲運、人才培養、科技研發、智慧軟件、綜合服務等八大功能板塊,對海上風電資源實行整體利用和規模集約開發。4月中旬,射陽縣成功舉辦以“追風鑄夢、智造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射陽首屆風電產業發展論壇,包括世界500強采埃孚在內的20余家行業領軍企業、近150名海內外海上風電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射陽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被譽為中國電力工程界“直流輸電第一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出席活動,并受聘射陽縣新能源產業發展顧問。活動現場,遠景能源與采埃孚公司的齒輪箱項目、華能江蘇清潔能源公司與港口集團的海上風電生產運維基地項目等6個項目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達61億元。規劃建設5000畝的國際海上風電新城,1000畝核心區已全面啟動。為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抱團發展、做大做強,射陽縣還成立了新能源產業發展協會。
目前,遠景云中心、遠景智能風機制造工廠、中車時代新材料風機葉片、長風海工海洋風能裝備等12個新能源產業項目已經入駐射陽港經濟開發區,西門子電機、SSB變槳驅動、LM、殼牌、道達爾等一批配套產業項目業已簽約,風機整裝、管樁、葉片、發電機、機艙罩以及大數據運維中心等產業鏈條正拓寬拉長。1-4月份,遠景能源公司實現全口徑開票銷售30億元、稅收6000萬元;長風海工裝備經過設備升級,是國內同行業中唯一擁有最大單體1800噸吊機,可生產國內最大直徑9.8米鋼管樁的項目,設備層次高、研發力量強,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提供借鑒。射陽縣海上風電產業初步實現了產業集聚發展、市場集中份額、資源集約利用,呈現出后來居上、蓬勃發展的喜人態勢。
縣委主要領導表示,新能源產業是現代海洋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綠色產業,也是射陽縣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射陽縣將構筑起包含風資源評估、風場開發、風機研發、整機生產、安裝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的完整產業鏈,推動全縣新能源及其裝備全產業鏈產值實現倍數增長,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攀升,力爭通過三到五年努力,將海上風電產業新城打造成千億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將射陽港打造成遠近聞名的東方風電之都,以綠色產業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射陽縣依托承南啟北的區位優勢、開放港口的物流優勢、自然環境的生態優勢、風力充足的資源優勢,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機遇,扎實踐行“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越”發展路徑,聚焦項目強縣、聚力開放創新,加快培植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以海上風電為主導的新能源產業集聚,高標準規劃建設國際海上風電產業新城和風電裝備產業港,全力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
徐徐海風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為千家萬戶輸送上源源不斷的清潔綠色電力。射陽縣在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堅持系統思維,堅持高端產業引領,邀請海上風電第一港丹麥埃斯比約港、同濟大學、遠景能源集團共同編制完成射陽國際海上風電產業新城規劃,涵蓋了港口、園區、城市,城、港、園融為一體,設置生產制造、工程服務、測試驗證、物流儲運、人才培養、科技研發、智慧軟件、綜合服務等八大功能板塊,對海上風電資源實行整體利用和規模集約開發。4月中旬,射陽縣成功舉辦以“追風鑄夢、智造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射陽首屆風電產業發展論壇,包括世界500強采埃孚在內的20余家行業領軍企業、近150名海內外海上風電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射陽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被譽為中國電力工程界“直流輸電第一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出席活動,并受聘射陽縣新能源產業發展顧問。活動現場,遠景能源與采埃孚公司的齒輪箱項目、華能江蘇清潔能源公司與港口集團的海上風電生產運維基地項目等6個項目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達61億元。規劃建設5000畝的國際海上風電新城,1000畝核心區已全面啟動。為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抱團發展、做大做強,射陽縣還成立了新能源產業發展協會。
目前,遠景云中心、遠景智能風機制造工廠、中車時代新材料風機葉片、長風海工海洋風能裝備等12個新能源產業項目已經入駐射陽港經濟開發區,西門子電機、SSB變槳驅動、LM、殼牌、道達爾等一批配套產業項目業已簽約,風機整裝、管樁、葉片、發電機、機艙罩以及大數據運維中心等產業鏈條正拓寬拉長。1-4月份,遠景能源公司實現全口徑開票銷售30億元、稅收6000萬元;長風海工裝備經過設備升級,是國內同行業中唯一擁有最大單體1800噸吊機,可生產國內最大直徑9.8米鋼管樁的項目,設備層次高、研發力量強,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提供借鑒。射陽縣海上風電產業初步實現了產業集聚發展、市場集中份額、資源集約利用,呈現出后來居上、蓬勃發展的喜人態勢。
縣委主要領導表示,新能源產業是現代海洋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綠色產業,也是射陽縣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射陽縣將構筑起包含風資源評估、風場開發、風機研發、整機生產、安裝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的完整產業鏈,推動全縣新能源及其裝備全產業鏈產值實現倍數增長,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攀升,力爭通過三到五年努力,將海上風電產業新城打造成千億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將射陽港打造成遠近聞名的東方風電之都,以綠色產業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