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太陽能近期透露,其2010年發貨量將超過1.35GW,產能將超過1.8GW。
晶澳太陽能已取代德國太陽能行業龍頭Q-Cells,坐上全球晶體硅電池片供應商的頭把交椅。
2006年4月晶澳開始運營其第一條25MW的生產線,之后晶澳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和生產投入,到2009年,擁有生產線達到32條,太陽能電池片年產能達到800MW,實現銷售額38億人民幣。這使晶澳一下躍居到全球太陽能電池制造商第六、中國第三的地位。進入2010年后,晶澳乘勝追擊。在董事長靳保芳和首席執行官方朋的領導下,晶澳加速擴產提高產能,實現2010年上半年出貨量達到583MW,超過去年全年509MW的總出貨量,實現銷售收入43億人民幣。晶澳2010年第二季單季出貨量達到311MW,成為全球最大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供應商。同期2010年第二季德國Q-cells出貨量為238MW。
同時,晶澳自主研發的新單晶太陽能電池片Secium(賽秀)的平均轉換效率已達18.5%,最高可達19.2%,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此外,晶澳也在不斷加強合作研發項目,如與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等世界級太陽能電池研發機構合作開發轉換效率超過20%的電池。
在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片方面,晶澳改進了多晶硅電池片的生產工藝和制造技術,開始正式投產新一代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片,平均轉換效率已達到16.6%,最高轉換效率超過17%。與使用原有工藝生產的16.2%轉換效率的產品比起來,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可提高太陽能組件的發電功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晶澳太陽能并已擬定一個清晰的技術路線圖,保持轉移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太陽能制造技術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