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房山供電公司以聚焦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科學研判內外部形勢,立足企業現狀,牢牢把握電網建設、運維管理、優質服務和黨的建設四條主線,高質量推動地區電網運行水平,促使供電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搶抓機遇 推進電網建設發展
房山供電公司將地區電網規劃充分融入地區發展建設,主動高效對接地方政府,科學開展電網診斷分析,結合電網實際確立電網集中攻堅“三三”計劃(計劃集中利用三年時間,實現10千伏、35千伏和110千伏三張電網升級),“十三五”電網規劃得到地區政府高度認可,全面納入房山區發展規劃,為地區電網建設提供了資金和政策保障,三年累計爭取19.5億元外部資金支持。依據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電網投資指導意見,與房山區委、區政府成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探索實踐電網建設聯席會工作機制,加強與各級政府溝通和協調,為電網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年來,房山供電公司投資40億元,累計新建、改建變電站13座,“煤改電”、配網工程累計改造線路194條。全區配網架空線路更新率達80.8%,新增變電容量76.5萬千伏安,地區容載比由2.87降低到2.59,有效解決地區電網結構不平衡、“煤改電”負荷承接能力不足和配網基礎薄弱三大突出問題。
主動作為 強化電網運維管理
針對目前存在的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作業現場管控不到位、設備質量監管以及電網防護監督不足等風險點,房山供電公司堅持全面覆蓋、令行禁止,持續加大現場安全管控力度,突出安全監督體系建設,將現場巡檢升級為全程督查,并全面推廣應用4G單兵、執法儀等監控設備;堅持無監控、不作業,對所有作業現場實行24小時高質量監控,實現作業現場督查全過程全覆蓋,確保工程質量和人身安全。
不斷優化完善分包單位管控及考核機制,建立涵蓋安全、質量、服務、信訪等多維度綜合評價管理體系,健全施工單位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應急中心為主要力量、供電所為常備力量、外協隊伍為支援力量的三層應急綜合保障管理體系,實現電網故障快速響應、快速恢復,縮短停電時間。
電網抗災能力和防汛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以防范外力和降低客戶內部故障為重點,重新布局應急搶修網絡,組織專業隊伍開展配網故障高發線路會診巡視。2018年年初,房山區公安分局在企業成立警務工作室,依托警力集中對高壓線下、變電站周邊共計17處環境隱患及影響配網安全運行的335處隱患開展集中整治。
高效協同 提高優質服務水平
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自“三減一提升”活動啟動以來,房山供電公司堅持實行日通報、周調度工作機制,實現全流程工作任務責任到人。目前,已經完成接電工作4535項,其中低壓居民接電3910項,平均接電時間2.8天;低壓非居民385項,平均接電時間6.7天;累計減少客戶投資850.6萬元。營商環境顯著優化。三年完成221個村13.46萬戶“煤改電”任務,由單一供電型企業向供電、供暖雙功能企業角色轉變。
在非首都功能加快疏解、地區產業大量轉型的大背景下,房山地區電力增長嚴重放緩。房山供電公司充分發揮“五新”服務平臺作用,加大接電報裝速度,徹底扭轉地區售電量負增長局面,三年累計接電容量達245萬千伏安。
2018年,房山地區同意實施移交改造的國有企業家屬區共計11家(中央企業10家、市屬企業1家),共5.98萬戶,占全市改造總量的17%。為快速推進此項工作,房山供電公司成立了以黨政負責人為組長的“三供一業”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進分離移交改造工作。目前所有單位均已完成可研編制,11家央企單位全部完成實施協議簽訂工作。針對新接收的燕山石化4.5萬戶居民,提前增設燕山供電所,全力做好接收設備資產運維、客戶搶修服務。
創新突破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堅定黨建引領基本遵循,以“旗幟領航·三年登高”為契機,全面加強黨建工作基礎建設。突出內嵌融入,以精準服務地區百姓美好生活為目標,聯合供區內鄉鎮政府、各委辦局、外協保障單位成立電采暖服務保障指揮中心(聯合黨總支),深入開展“旗幟領航 溫暖房山”主題黨建活動,保障電采暖客戶溫暖過冬。
不斷深化“黨建+”模式,實施電力精準服務。房山供電公司走進地方政府,與霞云嶺、張坊、十渡等鎮黨委簽署黨建共建協議,確保夏季旅游景區安全可靠供電;與良鄉監獄、法院等部門結對子,豐富廉政宣傳教育手段;走進高校院所,與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就青年創新創效搭建溝通橋梁;走進重要客戶,與燕山石化等組建聯合黨支部,為“三供一業”移交提供堅強保障;走進鄉村幫扶,與青龍湖鎮水峪村簽訂幫扶協議,圍繞鄉村振興,就光伏扶貧、民宿旅游業發展實施精準電力幫扶。
搶抓機遇 推進電網建設發展
房山供電公司將地區電網規劃充分融入地區發展建設,主動高效對接地方政府,科學開展電網診斷分析,結合電網實際確立電網集中攻堅“三三”計劃(計劃集中利用三年時間,實現10千伏、35千伏和110千伏三張電網升級),“十三五”電網規劃得到地區政府高度認可,全面納入房山區發展規劃,為地區電網建設提供了資金和政策保障,三年累計爭取19.5億元外部資金支持。依據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電網投資指導意見,與房山區委、區政府成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探索實踐電網建設聯席會工作機制,加強與各級政府溝通和協調,為電網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年來,房山供電公司投資40億元,累計新建、改建變電站13座,“煤改電”、配網工程累計改造線路194條。全區配網架空線路更新率達80.8%,新增變電容量76.5萬千伏安,地區容載比由2.87降低到2.59,有效解決地區電網結構不平衡、“煤改電”負荷承接能力不足和配網基礎薄弱三大突出問題。
主動作為 強化電網運維管理
針對目前存在的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作業現場管控不到位、設備質量監管以及電網防護監督不足等風險點,房山供電公司堅持全面覆蓋、令行禁止,持續加大現場安全管控力度,突出安全監督體系建設,將現場巡檢升級為全程督查,并全面推廣應用4G單兵、執法儀等監控設備;堅持無監控、不作業,對所有作業現場實行24小時高質量監控,實現作業現場督查全過程全覆蓋,確保工程質量和人身安全。
不斷優化完善分包單位管控及考核機制,建立涵蓋安全、質量、服務、信訪等多維度綜合評價管理體系,健全施工單位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應急中心為主要力量、供電所為常備力量、外協隊伍為支援力量的三層應急綜合保障管理體系,實現電網故障快速響應、快速恢復,縮短停電時間。
電網抗災能力和防汛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以防范外力和降低客戶內部故障為重點,重新布局應急搶修網絡,組織專業隊伍開展配網故障高發線路會診巡視。2018年年初,房山區公安分局在企業成立警務工作室,依托警力集中對高壓線下、變電站周邊共計17處環境隱患及影響配網安全運行的335處隱患開展集中整治。
高效協同 提高優質服務水平
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自“三減一提升”活動啟動以來,房山供電公司堅持實行日通報、周調度工作機制,實現全流程工作任務責任到人。目前,已經完成接電工作4535項,其中低壓居民接電3910項,平均接電時間2.8天;低壓非居民385項,平均接電時間6.7天;累計減少客戶投資850.6萬元。營商環境顯著優化。三年完成221個村13.46萬戶“煤改電”任務,由單一供電型企業向供電、供暖雙功能企業角色轉變。
在非首都功能加快疏解、地區產業大量轉型的大背景下,房山地區電力增長嚴重放緩。房山供電公司充分發揮“五新”服務平臺作用,加大接電報裝速度,徹底扭轉地區售電量負增長局面,三年累計接電容量達245萬千伏安。
2018年,房山地區同意實施移交改造的國有企業家屬區共計11家(中央企業10家、市屬企業1家),共5.98萬戶,占全市改造總量的17%。為快速推進此項工作,房山供電公司成立了以黨政負責人為組長的“三供一業”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進分離移交改造工作。目前所有單位均已完成可研編制,11家央企單位全部完成實施協議簽訂工作。針對新接收的燕山石化4.5萬戶居民,提前增設燕山供電所,全力做好接收設備資產運維、客戶搶修服務。
創新突破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堅定黨建引領基本遵循,以“旗幟領航·三年登高”為契機,全面加強黨建工作基礎建設。突出內嵌融入,以精準服務地區百姓美好生活為目標,聯合供區內鄉鎮政府、各委辦局、外協保障單位成立電采暖服務保障指揮中心(聯合黨總支),深入開展“旗幟領航 溫暖房山”主題黨建活動,保障電采暖客戶溫暖過冬。
不斷深化“黨建+”模式,實施電力精準服務。房山供電公司走進地方政府,與霞云嶺、張坊、十渡等鎮黨委簽署黨建共建協議,確保夏季旅游景區安全可靠供電;與良鄉監獄、法院等部門結對子,豐富廉政宣傳教育手段;走進高校院所,與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就青年創新創效搭建溝通橋梁;走進重要客戶,與燕山石化等組建聯合黨支部,為“三供一業”移交提供堅強保障;走進鄉村幫扶,與青龍湖鎮水峪村簽訂幫扶協議,圍繞鄉村振興,就光伏扶貧、民宿旅游業發展實施精準電力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