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和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長,機動車船等移動源排放已經成為重要污染源之一。我國自2000年開始實施國一標準以來,不斷加嚴排放限值和管理要求,單車排放水平總體下降95%以上。
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實現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的目標,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船的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了以結構性調整為核心、以監督檢查為保障、以經濟手段為激勵的“油、路、車”綜合管控措施,實現精細管理、精準降污。
調整能源結構,是指從油品質量提升和利用清潔能源兩方面實現優化。油品包括機動車船使用的燃料、車用尿素(氮氧化物反應劑)等,油品質量達標是機動車船污染物控制裝置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據調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民營加油站柴油質量超標率達到50%,特別是黑加油站點遍布各地,普通柴油、船用柴油和車用尿素供應存在類似問題。因此,燃油和尿素的質量達標是攻堅行動的重中之重。《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油品升級目標,并要求積極推廣使用清潔能源。
與鐵路和船運相比,汽車貨運效率低下且排放量大,未來3年將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對于以車為主的公路貨運,要做到“降比重,增效率”。要大力推進海鐵聯運,全國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依托鐵路物流基地、公路港、沿海和內河港口等,推進多式聯運型和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加快推廣集裝箱多式聯運。建設城市綠色物流體系,支持利用城市現有鐵路物流貨場轉型升級為城市配送中心。
采取“去存量,控增量”的方式優化車隊結構。重點區域采取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推進老舊柴油車深度治理,具備條件的安裝污染控制裝置、配備實時排放監控終端,并與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聯網,協同控制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穩定達標的可免于上線排放檢驗。
生態環境部不斷完善機動車船管理要求和技術方法,構建“天、地、人、車”一體的立體式監管體系。廣泛使用遙感監測技術,地級以上城市加強路檢、路查,各地針對車輛集中場所入戶檢查。構建全國機動車超標排放信息數據庫,追溯超標排放機動車生產和進口企業、注冊登記地、排放檢驗機構、維修單位、運輸企業等,實現全鏈條監管。對機動車船建立全生命周期檔案,每一輛車的環保技術信息、從定型到使用過程的檢測情況等信息全部記錄在案,做到車輛環保信息的公開透明化。
嚴厲打擊新生產銷售機動車環保不達標等違法行為。嚴格新車環保裝置檢驗,在新車銷售、檢驗、登記等場所開展環保裝置抽查,保證新車環保裝置生產一致性。重點加強柴油貨車生產銷售、注冊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實施在用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各地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專項行動。
為順暢地推動“油、路、車”結構性調整,除了采取強化的監管措施確保政策實施落地外,生態環境部也充分考慮運用經濟杠桿,鼓勵使用更加清潔的機動車船。《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繼續落實并完善對節能、新能源車船減免車船稅的政策。大力支持港口和機場岸基供電,降低岸電運營商用電成本。以經濟激勵的方式,支持車船和作業機械使用清潔能源。
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實現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的目標,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船的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了以結構性調整為核心、以監督檢查為保障、以經濟手段為激勵的“油、路、車”綜合管控措施,實現精細管理、精準降污。
調整能源結構,是指從油品質量提升和利用清潔能源兩方面實現優化。油品包括機動車船使用的燃料、車用尿素(氮氧化物反應劑)等,油品質量達標是機動車船污染物控制裝置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據調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民營加油站柴油質量超標率達到50%,特別是黑加油站點遍布各地,普通柴油、船用柴油和車用尿素供應存在類似問題。因此,燃油和尿素的質量達標是攻堅行動的重中之重。《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油品升級目標,并要求積極推廣使用清潔能源。
與鐵路和船運相比,汽車貨運效率低下且排放量大,未來3年將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對于以車為主的公路貨運,要做到“降比重,增效率”。要大力推進海鐵聯運,全國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依托鐵路物流基地、公路港、沿海和內河港口等,推進多式聯運型和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加快推廣集裝箱多式聯運。建設城市綠色物流體系,支持利用城市現有鐵路物流貨場轉型升級為城市配送中心。
采取“去存量,控增量”的方式優化車隊結構。重點區域采取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推進老舊柴油車深度治理,具備條件的安裝污染控制裝置、配備實時排放監控終端,并與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聯網,協同控制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穩定達標的可免于上線排放檢驗。
生態環境部不斷完善機動車船管理要求和技術方法,構建“天、地、人、車”一體的立體式監管體系。廣泛使用遙感監測技術,地級以上城市加強路檢、路查,各地針對車輛集中場所入戶檢查。構建全國機動車超標排放信息數據庫,追溯超標排放機動車生產和進口企業、注冊登記地、排放檢驗機構、維修單位、運輸企業等,實現全鏈條監管。對機動車船建立全生命周期檔案,每一輛車的環保技術信息、從定型到使用過程的檢測情況等信息全部記錄在案,做到車輛環保信息的公開透明化。
嚴厲打擊新生產銷售機動車環保不達標等違法行為。嚴格新車環保裝置檢驗,在新車銷售、檢驗、登記等場所開展環保裝置抽查,保證新車環保裝置生產一致性。重點加強柴油貨車生產銷售、注冊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實施在用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各地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專項行動。
為順暢地推動“油、路、車”結構性調整,除了采取強化的監管措施確保政策實施落地外,生態環境部也充分考慮運用經濟杠桿,鼓勵使用更加清潔的機動車船。《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繼續落實并完善對節能、新能源車船減免車船稅的政策。大力支持港口和機場岸基供電,降低岸電運營商用電成本。以經濟激勵的方式,支持車船和作業機械使用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