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開發和研究,投資近8000萬元,我們自主開發生產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銀漿終于成功了,它將填補我國太陽能電池銀漿產業化生產空白,打破國內太陽能電池銀漿市場基本上被國外公司壟斷的局面。”7月20日,常州億晶光電董事長荀建華在接受采訪時興奮地對記者說,近日該公司開始正式投產低成本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銀漿,年生產能力達80噸。自主研發的無鉛高黏度太陽能電池銀漿及制備工藝,完成了年產能80噸銀漿生產的基礎構建,并已投入生產。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光伏業周邊產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這其中包括光伏生產設備,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原輔材料等。其中,大部分設備及耗材已完全實現國產化,但仍有少部分設備及原輔材料由于關鍵技術一直被國外公司掌握和限制,國內尚未攻關,難以實現國產化。太陽能電池銀漿便是其中之一。
太陽能電池銀漿制備技術是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技術,太陽能電池銀漿更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材料。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銀漿基本上被美國DUPANT、美國FERRO和德國Hereaus這三家公司壟斷。在太陽能電池銀漿市場上,中國制造尚處于空白狀態,國內太陽能電池生產所用的銀漿是全部采用進口的,造成太陽能電池銀漿成為比多晶硅料對外依存度還更高的原材料,嚴重的制約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據了解,太陽能電池銀漿中含有低溫熔融的玻璃成分,這種玻璃為了使融化溫度更低,通常添加有毒性的氧化鉛,因此具有一定的環境隱患。億晶光電研發的這種高黏度無鉛銀漿對氧化鉛進行了替換,使之無毒無環境隱患,亦保持了銀漿較低的熔融溫度,良好的附著力和較低的歐姆接觸,同時,在高黏度技術的配合下,銀漿的各項性能均有提高。經過多家公司驗證,較目前使用的進口銀漿,該銀漿可以有效的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這種高黏度無鉛銀漿不僅能夠取得較進口銀漿更高的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成本亦低于進口銀漿。僅從使用成本考察,每生產10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片,該銀漿可節約至少1200萬元的電池生產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該項目在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金的支持下,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太陽能電池銀漿技術和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目前,億晶光電擁有多個太陽能電池銀漿專利,并已成功將其獨有的高黏度太陽能電池銀漿技術及無鉛太陽能電池銀漿技術應用于太陽能電池銀漿的生產中。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已形成銷售8990.4萬元,利稅達2112.8萬元,累計銷售量達18.1噸。
鉅亨網記者陳姿延臺北2010-08-16 19:29:59 網友評論0條我來說兩句Blog談新聞上則下則
研究機構EnergyTrend報告指出,目前現貨市場上價格已到每瓦1.43美元.以季平均價格來看,第2季的平均價位為每瓦1.39美元,季增達7.2%.而對于第3季價格走勢,估計平均價位為每瓦1.43美元,季增2.87%。
335
Ads by Google
環保太陽能源 - 日立www.hitachi.com.tw
全心投入只為讓地球更美麗。環保火力,太陽能設備,深切期許創造無污染環境!太陽能電池受需求暢旺與晶圓產能不足的影響,現貨市場報價持續走揚,研究機構EnergyTrend報告指出,目前現貨市場上價格已到每瓦1.43美元.以季平均價格來看,第2季的平均價位為每瓦1.39美元,季增達7.2%.而對于第3季價格走勢,估計平均價位為每瓦1.43美元,季增2.87%。
EnergyTrend同時也表示,晶圓與多晶矽現貨市場價格也開始同步上漲,由于晶圓的產能不足,使現貨市場的報價已出現一片4美元價格,但實際的成交價目前仍維持在3.5-3.7美元間。而在多晶矽方面,目前現貨市場價格已出現每公斤60美元價位,這也是從去年第4季以來,首次回升到每公斤60美元的水準。
回顧第2季的平均報價,多晶矽的平均報價維持在每公斤55元,季增幅為3.8%;而矽晶圓的平均報價則在每片3.5美元的價位,季增幅為16.7%.展望第3季,市場需求強勁,晶圓產能仍然短缺,EnergyTrend預估,矽晶圓的價格將持續上漲,第3季的平均每片價格將達3.7美元,而多晶矽的價位將達到每公斤57美元的水準。
此外,EnergyTrend指出,太陽能電池產業大者恒大的態勢日趨明顯,1GW將是矽晶電池廠的基本門檻,根據統計,去年前10大太陽能電池廠,除First Solar以外,其余均為矽晶太陽能電池廠商。
EnergyTrend表示,以產能來看,今年1GW以上將是一線大廠的基本要求,與其它小廠相較,將可擁有較大的采購優勢與較低的制造成本。因此,無論是中國的尚德、英利、或常州天合,甚至是臺灣的茂迪(6244-TW)、昱晶(3514-TW)、新日光(3576-TW)等,在產能的布局上都是以1GW為目標。
除傳統太陽能大廠外,三星、LG、友達(2409-TW)、臺積電(2330-TW)等集團大廠跨入太陽能領域,而臺灣電子大廠也透過轉投資、合資等方式陸續投入太陽能產業領域各個環節。 EnergyTrend表示,電子大廠目前投入系統以及EPC領域的比例相當高,例如臺達電(2308-TW)透過縝密布局,以及過往在電力系統相關經驗,目前在系統領域上獲得相當不錯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