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投稿

科技部: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呈上升趨勢

   日期:2018-11-19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7289    評論:0    
11月16日,科技部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8年度報告》(簡稱《報告》)?!秷蟾妗沸峦卣沟?ldquo;全球碳源匯時空分布狀況”專題顯示,2010年-2017年,全球大氣CO2濃度呈上升趨勢,且與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反增。

“說明自簽訂《京都議定書》以來,減緩全球大氣CO2濃度增長、抑制全球變暖目標并沒有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仍需全球共同努力。”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說,中國碳排放總體雖呈上升趨勢,但因政府積極采用了推廣應用清潔能源與實施重大生態工程等措施,碳減排成效明顯,排放增速逐漸降低,自2013年以來增速基本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017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了46%,已提前實現到2020年單位GDP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承諾。但中國仍是碳排放大國,經濟增長伴隨著碳排放的增長,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減排壓力。

王琦安介紹,《報告》充分發揮我國首顆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監測科學試驗衛星(TanSat)技術優勢,結合多源遙感數據,監測分析了2010年—2017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時空分布格局,生成了國際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葉綠素熒光產品,分析了全球及重點地區碳源、碳匯的時空分布狀況,探討了全球碳源、碳匯變化的驅動機制,可為實現國家減排目標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提供有效的科學數據。

全球大氣CO2濃度分布的空間格局和時間變化,是人為活動導致的CO2排放(碳源)、生態系統的凈碳吸收(碳匯)和大氣傳輸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某一區域來說,若碳排放大于碳吸收,該地區表現為碳源,反之則表現為碳匯。

《報告》顯示,全球主要碳排放源高值區域分布于美國東西部、西歐、東亞及南亞北部地區,低值區域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中部、北美洲北部以及亞歐大陸北部。主要碳匯高值區域分布于北半球中高緯度森林地區,以及全球主要熱帶雨林地區。全球碳源匯是人類活動和自然活動的共同結果,需通過加強節能減排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從而控制碳源排放量,增強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減緩全球大氣CO2濃度的增長。

“目前全球碳濃度遙感觀測難以做到全天候、全視角、全方位對碳排放源和陸地碳源匯進行實時監測,因此構建全球碳濃度衛星監測網絡仍需各國共同努力。”王琦安說。

本次發布的2018年度報告繼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熱點問題以及重點區域,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選定 “全球碳源匯時空分布狀況”“‘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及態勢”與“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3個專題開展監測分析。
 
標簽: 大氣

微信掃一掃
投稿聯系:張先生 13844866317 新聞投稿咨詢QQ: 35845245
郵箱:news#ne21.com(請將#換成@)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乐业县| 锦州市| 陇川县| 永安市| 祁东县| 永顺县| 阿克苏市| 通州市| 通山县| 吴忠市| 竹溪县| 延安市| 吉隆县| 华池县| 曲水县| 昌宁县| 惠水县| 德江县| 安义县| 淮安市| 肃北| 英吉沙县| 都江堰市| 探索| 白玉县| 安仁县| 长兴县| 汾西县| 彭水| 德格县| 泰兴市| 台中县| 平昌县| 渑池县| 莎车县| 兰西县| 鹰潭市| 岚皋县| 临猗县|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