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拍攝固定證據。

對廢水進行酸堿測試。

對工廠進行立案查處。

涉嫌偷排的工廠內部環境。
“開門了!收網!”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環保、公安、消防20余人近日開展突擊檢查,控制了一家位于海洲螺沙路19號旁、涉嫌偷排的工廠。
早在一個多月前,中山市環保局古鎮環保分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了該無名企業,該企業前面是條窄路,后面是條臭水河,除了每天早晚開門兩次、有人員出入之外,平時大門緊閉,各處門窗四周都被各種鐵皮等嚴密封閉,宛如一座城堡。
誰會在這里面加工呢?出于職業敏感,執法人員曾試圖對其開展檢查,但一次次地吃“閉門羹”。事后證明,原來該工廠四周及內部都安裝了視頻監控,執法人員一旦進入該廠周圍,該廠立即中止作業、制造廠內無人生產的假象。
“我們只是懷疑,好好的工廠怎么會關門生產并在四周布滿攝像頭?”古鎮環保分局監察組的陳隊長說道,“后來我們從墻上的窟窿發現該廠其實是一家從事金屬表面處理的‘制污窩點’”。
為了攻下這座“城堡”,控制潛伏在工業區內的“制污窩點”,古鎮鎮副鎮長王平召集環保、公安、消防等部門召開專項行動會,部署開展突擊行動。
為避免打草驚蛇,古鎮公安機關提前對該廠進行定點蹲守,全面摸清了該廠的開關門、進出貨時間,準確掌握了周邊地形地貌等重要情況。
7月25日上午,在王平帶領下,鎮環保、公安、消防組成聯合執法隊趁工廠進出貨物期間,強行進入該廠進行突擊檢查。
檢查發現,該廠在未經環保審批的情況下,擅自從事金屬表面處理項目,該項目主要含有噴粉、除油、除銹等工序。生產過程中無任何污染治理設施,廠內廢水、廢氣、粉塵經簡單處理后直接排放到外環境,對周邊環境安全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執法人員隨即用pH試紙對廢水進行酸堿測試,測試結果呈堿性。同時,該廠內有人員居住及煮食場所,存在嚴重的“三合一”消防安全隱患。
聯合執法小組當即責令該廠停止生產,并對該廠進行立案查處。廠房管理人員李某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涉案員工被公安機關帶走協助調查。
下一步,環保、公安等部門將繼續深入調查,涉嫌犯罪的,堅決依法處理。
加大環境違法的執法力度,既是環境保護的需要,也是優化古鎮鎮營商環境的需要。王平表示,對待這樣頂風作案的環境污染企業,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