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相關企業負責人在環境執法人員現場填寫的監察記錄上簽字確認。 資料圖片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環保局近日接到12345轉辦案件,有村民反映鄆城縣黃安鎮郭莊路、魏樓路邊有小作坊洗楊樹皮,氣味很大。
接到舉報后,執法人員趕到現場發現,一家漂白楊木樹皮作坊沒有環保手續和污染防治設施,立即要求這家作坊停產,并聯合當地政府拆除其生產設備。這是菏澤市堅持線上線下聯動開展日常監察執法,及時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的一個縮影。
2017年以來,菏澤市不斷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全市環保部門累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307起,罰款4816萬元,有效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部門協作,織密聯合監管網絡
2017年1月,菏澤市東明縣環保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東明中信國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原東明縣第二污水處理廠)總排污口處有一口水井,為避免企業用井水稀釋污水、弄虛作假,環保部門依法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這家公司自行拆除水井,但這家公司并未按照要求拆除。
2017年2月14日,山東省環保廳執法人員對這家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這家公司存在偽造自動監測設施水樣行為,隨后將案件轉交菏澤市。菏澤市縣兩級環保、公安部門立即啟動聯勤聯動執法工作機制,趕赴現場聯合執法,同時邀請東明縣人民檢察院派員提前介入。
經查,這家企業利用井水稀釋排放污水,致使在線監測設施無法正確顯示所排污水中污染物含量。當日東明縣公安局將此案立為污染環境犯罪案件,同日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刑事拘留。
東明縣人民法院經過審理,以污染環境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兩萬元。
菏澤市環保局在日常工作中積極主動與公安、法院等司法機關加強聯系,織密織牢環境執法網絡,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嚴格執行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業關閉等行政強制措施,確保每一起環境違法案件及時查處到位。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菏澤市公安部門針對環境領域違法問題,共行政拘留372人,刑事拘留46人。
嚴查重罰,督企督政雙管齊下
菏澤市綜合運用污染源隨機抽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等制度,壓縮違法企業生存空間,通過嚴格問責倒逼地方政府落實監管責任。
為切實解決當前一些領域存在的檢查任性和執法擾民、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菏澤市根據相關方案要求,全面推廣隨機抽查制度。2017年,市環境監察支隊共開展“雙隨機”日常監管88次,共檢查重點排污單位28家,一般排污單位60家,完成重點排污單位每季度抽查比例不少于5%,一般排污單位全年抽查家(次)與執法人員數量不少于1∶5的頻次要求。
山東省環境信用評價系統正式開通并對社會公開后,菏澤市、縣環保部門在下達處罰決定書的當日,將企業違法行為第一時間上傳至信用評價系統,自動生成紅、黃牌信用等級,實現實時公開,并與金融部門實時共享,倒逼企業守法運營,達標排放。2017年以來,全市共上傳環境違法行為1332家(次)。
為落實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菏澤市不斷加大督導問責力度。2017年6月,菏澤市發生11家企業擅自撕毀環保封條事件后,市政府立即責成公安、環保部門對11家違法企業立案調查,在拘留企業責任人的同時,啟動約談問責程序。市
委書記、市長分別約談了5個相關區縣的縣(區)委書記、縣(區)長,全市先后有42人被問責。
圍繞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菏澤市印發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明確提出對大氣污染治理情況進行環保問責,通過層層責任落實,讓人人身上有擔子,人人肩上有壓力。
菏澤市還成立專門的執法執紀問責機構——市執法執紀組,成員共7人,分別來自市紀委、監察、環保等部門,實行集中辦公,對環保問責進行督促督導。
強化管控,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針對環保部門人員偏少、監管力量下沉不到位、線上線下融合程度低等問題,菏澤市不斷完善網格化監管機制,打造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同時,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將監管觸角伸至基層。
菏澤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整合轄區內負有環保監管職責部門的監管力量及其相應的環境管理資源,建立起網格化環保監管體系。出臺《菏澤市網格化環境監管管理辦法(試行)》,擬定《菏澤市環保專職網格員管理暫行辦法》,對環保專職網格員的職責、錄用、待遇、管理、培訓、考核等分別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
記者了解到,目前菏澤市共建立一級網絡1個,二級網絡11個,三級網絡172個,四級網絡1055個,網格監管人員3086人,全市21408個污染源全部落實到具體網格、具體責任人。相關部門和各鄉鎮的環境監管責任意識明顯增強,企業環保意識、自律意識明顯提高,各部門協調聯動明顯增加,較好地破解了“環境執法難”的困擾。
為實現線上監控與線下網格化監管有機融合,菏澤市借助“互聯網+環保”新路徑,啟動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建設。這一平臺建成后將充分發揮監管和預警作用,將全市現有環境質量監測站點、工業企業、施工工地、餐飲飯店、渣土運輸車等“點、片、線”重點污染源全部納入監管,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控。
菏澤市將充分發揮平臺綜合分析作用,整合數據資源,實現大氣環境質量和環境治理效果的智能化分析,包括環境質量趨勢分析、環境治理效果預判、重污染天氣應急成效分析等,為政府環境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通過智慧環保平臺搭配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將線上監控與線下網格化監管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