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光伏企業共同提出如何在德國和歐洲成功實現有競爭力的價值創造。這對于保護這個國家的技術和創新也具有重要意義。Meyer Burger和SMA提出了四項具體建議,既著眼于太陽能發電,也關注為此所需的光伏產品的制造。
在過去數月里,德國和歐洲的光伏生產格局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少制造商開始尋求建立吉瓦級晶片廠。
最突出的例子無疑是Meyer Burger公司,它目前正在德國興建多處大規模異質結電池和組件生產設施。而REC公司則計劃在法國開展吉瓦級的高效太陽能組件制造。然而,與中國相反,這些歐洲企業面臨的任務相當艱巨,尤其是在籌集資金方面。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一套明確的產業政策戰略。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Meyer Burger和逆變器制造商SMA聯合撰寫了旨在建立德國和歐洲產業戰略的政府政策建議書。他們發表的白皮書《德國太陽能生產:戰略創新領導力構建歐洲能源主權的基石》概述了如何在本土技術和創新的基礎上,擴大德國和歐洲有競爭力的價值創造。
文章指出,德國和歐洲企業在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仍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制定前瞻性的產業政策即可以加強歐洲作為生產基地的行業地位,也能將技術轉化為成功的出口產品,并在此過程中創造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SMA和Meyer Burger為此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首先是建立一個可持續電力生產的公平市場。白皮書指出,“德國和歐洲眾多項目和開發銀行的融資工具中除了包含太陽能發電項目外,還應該納入生產技術。德國和歐盟為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經濟后果,以及為實現氣候中性轉型而制定的經濟刺激計劃,應當支持太陽能技術的區域生產。”
其次,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法》(EEG)改革應作為“能源主權的基石”。德國每年的光伏擴容規模必須提高到10吉瓦,并更有力地推動太陽能電力自用。具體而言,Meyer Burger和SMA倡導大幅提高自用電力稅豁免的最低限額,促進商業和工業部門的安裝,并以此作為邁向能源產消合一型社會的第一步。
第三,這兩家公司呼吁采用新的概念和高效的技術,擴大節省空間的光伏細分市場規模。這就需要長遠的土地利用理念。此外還應推廣農業光伏和浮式光伏系統等新方法。他們提出,“為了在盡可能小的面積上得到盡可能多的電力,無論是屋頂系統還是開放空間系統,使用最高效的技術非常關鍵。為了避免類似于陸地風能行業的用地沖突,政府領導者應及早介入,管控土地利用。”
最后,這兩家公司還主張制定一個德國1000萬套和歐洲1億套屋頂光伏計劃。政府應出臺規定,要求新建建筑同智能家庭儲能系統結合,簡化租戶用電模式,并對城市地區的大型光伏系統進行單獨招標。這些做法都將刺激太陽能需求,從而建立“安全便宜的氣候友好型電力供應”。
SMA首席執行官Jürgen Reinert解釋說,“全球為加強氣候保護的承諾和倡議,電池、組件和逆變器效率的提高,以及實際上隨處用之不竭的太陽輻射,將導致太陽能成為長遠時期里最重要的能源。”他補充說,近年來,德國光伏產業為這一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們現在需要公平和有彈性的框架條件,以便續寫這個成功故事,并通過我們獨特的專業知識加速全球的能源轉型。”
Meyer Burger首席執行官Gunter Erfurt補充說,德國和歐洲有機會“利用太陽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并為這項關鍵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設定步伐”。然而,他指出這離不開某些特定的前提條件,“因此我們需要一套整體式的產業戰略,將發電和必要技術的生產一并考慮。我們需要通過短期支持性措施來改善這個框架。”
SMA和Meyer Burger強調了發電和必要技術生產的重要性,并指出在不斷增長的太陽能市場中,不依賴出口非常關鍵。Erfurt指出,“如果不對歐洲太陽能生產采取戰略性的產業政策方針,我們未來將完全依賴外國供應商。歐洲光伏產業廣泛的增值機會就會被我們白白錯過。”
Reinert將當前的EEG改革視為推進產業擴張的機會。從氣候目標的角度,他指出“決不能止步于修改法律,必須繼續探討和研究。”
在過去數月里,德國和歐洲的光伏生產格局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少制造商開始尋求建立吉瓦級晶片廠。
最突出的例子無疑是Meyer Burger公司,它目前正在德國興建多處大規模異質結電池和組件生產設施。而REC公司則計劃在法國開展吉瓦級的高效太陽能組件制造。然而,與中國相反,這些歐洲企業面臨的任務相當艱巨,尤其是在籌集資金方面。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一套明確的產業政策戰略。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Meyer Burger和逆變器制造商SMA聯合撰寫了旨在建立德國和歐洲產業戰略的政府政策建議書。他們發表的白皮書《德國太陽能生產:戰略創新領導力構建歐洲能源主權的基石》概述了如何在本土技術和創新的基礎上,擴大德國和歐洲有競爭力的價值創造。
文章指出,德國和歐洲企業在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仍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制定前瞻性的產業政策即可以加強歐洲作為生產基地的行業地位,也能將技術轉化為成功的出口產品,并在此過程中創造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SMA和Meyer Burger為此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首先是建立一個可持續電力生產的公平市場。白皮書指出,“德國和歐洲眾多項目和開發銀行的融資工具中除了包含太陽能發電項目外,還應該納入生產技術。德國和歐盟為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經濟后果,以及為實現氣候中性轉型而制定的經濟刺激計劃,應當支持太陽能技術的區域生產。”
其次,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法》(EEG)改革應作為“能源主權的基石”。德國每年的光伏擴容規模必須提高到10吉瓦,并更有力地推動太陽能電力自用。具體而言,Meyer Burger和SMA倡導大幅提高自用電力稅豁免的最低限額,促進商業和工業部門的安裝,并以此作為邁向能源產消合一型社會的第一步。
第三,這兩家公司呼吁采用新的概念和高效的技術,擴大節省空間的光伏細分市場規模。這就需要長遠的土地利用理念。此外還應推廣農業光伏和浮式光伏系統等新方法。他們提出,“為了在盡可能小的面積上得到盡可能多的電力,無論是屋頂系統還是開放空間系統,使用最高效的技術非常關鍵。為了避免類似于陸地風能行業的用地沖突,政府領導者應及早介入,管控土地利用。”
最后,這兩家公司還主張制定一個德國1000萬套和歐洲1億套屋頂光伏計劃。政府應出臺規定,要求新建建筑同智能家庭儲能系統結合,簡化租戶用電模式,并對城市地區的大型光伏系統進行單獨招標。這些做法都將刺激太陽能需求,從而建立“安全便宜的氣候友好型電力供應”。
SMA首席執行官Jürgen Reinert解釋說,“全球為加強氣候保護的承諾和倡議,電池、組件和逆變器效率的提高,以及實際上隨處用之不竭的太陽輻射,將導致太陽能成為長遠時期里最重要的能源。”他補充說,近年來,德國光伏產業為這一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們現在需要公平和有彈性的框架條件,以便續寫這個成功故事,并通過我們獨特的專業知識加速全球的能源轉型。”
Meyer Burger首席執行官Gunter Erfurt補充說,德國和歐洲有機會“利用太陽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并為這項關鍵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設定步伐”。然而,他指出這離不開某些特定的前提條件,“因此我們需要一套整體式的產業戰略,將發電和必要技術的生產一并考慮。我們需要通過短期支持性措施來改善這個框架。”
SMA和Meyer Burger強調了發電和必要技術生產的重要性,并指出在不斷增長的太陽能市場中,不依賴出口非常關鍵。Erfurt指出,“如果不對歐洲太陽能生產采取戰略性的產業政策方針,我們未來將完全依賴外國供應商。歐洲光伏產業廣泛的增值機會就會被我們白白錯過。”
Reinert將當前的EEG改革視為推進產業擴張的機會。從氣候目標的角度,他指出“決不能止步于修改法律,必須繼續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