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老紅同時讀到3家證券公司的光伏行業分析報告,興業證券的《研報:『十四五』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光伏?》、東吳證券的《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前瞻 國內風+光年化裝機有望達100GW+》、廣發證券的《光伏行業大復盤》,一個感覺是,對于未來幾年的光伏產業,證券公司突然間變得比光伏企業更關心、更看好。
這種看好反映在股市上,是光伏板塊的走勢好于其他板塊。上半年,光伏指數上漲 28.6%,漲幅超過上證指數19.9% ;9月初至9月11日,上證綜指下跌3.99%,創業板下跌7.13%,而光伏板塊上漲4.42%;9月11日,優秀光伏上市企業的股票幾乎集體漲停。
這種看好反映在機構關注上,是密集的對光伏企業進行調研。《證券日報》注意到:近期機構對光伏公司調研熱情高漲,9月份以來共有15家相關上市公司獲機構密集調研,帝科股份、邁為股份、永高股份等5家公司月內均受到10家及以上機構扎堆調研,包括大族激光、三超新材等在內的10家公司也被機構走訪調研。
這種看好反映在機構持股上,是大量機構對光伏企業的迅速增持。《能源一號》有一個統計:5556家機構持股百家光伏上市企業,其中1045家持股隆基股份、663家機構持股通威股份;機構持股占光伏上市企業流通股比例,南玻A是34.94%,捷佳偉創更高達42.75%;
這種看好反映在證券公司對光伏產業的看法上,是比光伏企業更積極。例如對未來幾年光伏安裝量的預判上,東吳證券:十四五期間內,國內光伏年均裝機中值在78GW,全球光伏年均裝機量中值達到266GW。興業證券:“十四五”期間,預計年均新增裝機80-115GW光伏。廣發證券則相對保守:2020-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分別有望達到 120GW、140GW、160GW、 180GW、200GW、220GW。而不久前光伏中人及國際研究機構對今年安裝量的預判是,國內40GW,國際不超過120GW。
看到這些變化,老紅的內心高興而復雜,光伏產業今天的優秀、明天的遠大前程,是昨天、前天早就決定了的,可是證券公司今天才突然意識到。一位證券公司朋友說的話最具代表性:50年來能源進步最慢,是傲慢與偏見,讓我一直以為光伏產業的成績還是實驗室的成績,市場爆發的時點還未到來。老紅想補充的是,證券中人擅長對熱門產業用股市技術指標快速解讀,不擅長對還不那么熱門產業進行長期跟蹤研究,所以當光伏產業突然變得熱門、反映到股市技術指標時,證券公司的解讀難免是落后于產業發展的。
如何看待當前光伏產業的發展階段?如何看待9月11日光伏企業的股票大漲?既反映證券公司對當前光伏產業的看法,也反映證券公司對光伏產業的思維深度。“非化石能源占比決定了“十四五”新能源裝機的下限”,其思維的出發點是能源未來格局。而“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目標或將上提”,思維的出發點則是光伏當前政策。結論都沒錯,但思維的深度卻是不一樣的,差別終將反映在投資結果上。對于這兩種思維,段永平說“95%的人投資都是聚焦在市場上的,這就是不懂投資。一定要聚焦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掙錢的”,“我不看市場,我看生意”。
廣發證券的《光伏行業大復盤》是有意義的,可以幫助證券公司補上長期跟蹤光伏產業這一課。被芒格稱為“中國巴菲特”的李錄說過:“投資一個產業需要比一個產業中人看得更獨特、更長遠,你了解的企業越多,你了解的企業的歷史越多,了解的行業越來越多,對它們的分析越深刻”。令人高興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讓追求價值投資、長期主義的證券人越來越多。
嫌貧愛富、錦上添花,是金融機構基因中的東西,老紅從不奢望改變,證券公司今天能夠如此重視光伏,終究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雖然這個重視來的有點晚。
參考資料:
《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前瞻國內風+光年化裝機有望達100GW+》(東吳證券)
《光伏市場有望迎恢復性增長這15家公司九月獲機構密集調研》
《5556家基金,看好哪些光伏A股企業?》
《研報:『十四五』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光伏?》(興業證券)
《光伏行業大復盤》(廣發證券)
《全球光伏市場脈動(2020年8月)》(賀利氏可再生能源)
《李錄:思考了幾十年后,這是我給中國投資者的30條建議》
《罕見露面的段永平最新分享:95%做投資的人都不懂投資》
《芒格:當下中國的投資機會比美國多》
這種看好反映在股市上,是光伏板塊的走勢好于其他板塊。上半年,光伏指數上漲 28.6%,漲幅超過上證指數19.9% ;9月初至9月11日,上證綜指下跌3.99%,創業板下跌7.13%,而光伏板塊上漲4.42%;9月11日,優秀光伏上市企業的股票幾乎集體漲停。
這種看好反映在機構關注上,是密集的對光伏企業進行調研。《證券日報》注意到:近期機構對光伏公司調研熱情高漲,9月份以來共有15家相關上市公司獲機構密集調研,帝科股份、邁為股份、永高股份等5家公司月內均受到10家及以上機構扎堆調研,包括大族激光、三超新材等在內的10家公司也被機構走訪調研。
這種看好反映在機構持股上,是大量機構對光伏企業的迅速增持。《能源一號》有一個統計:5556家機構持股百家光伏上市企業,其中1045家持股隆基股份、663家機構持股通威股份;機構持股占光伏上市企業流通股比例,南玻A是34.94%,捷佳偉創更高達42.75%;
這種看好反映在證券公司對光伏產業的看法上,是比光伏企業更積極。例如對未來幾年光伏安裝量的預判上,東吳證券:十四五期間內,國內光伏年均裝機中值在78GW,全球光伏年均裝機量中值達到266GW。興業證券:“十四五”期間,預計年均新增裝機80-115GW光伏。廣發證券則相對保守:2020-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分別有望達到 120GW、140GW、160GW、 180GW、200GW、220GW。而不久前光伏中人及國際研究機構對今年安裝量的預判是,國內40GW,國際不超過120GW。
看到這些變化,老紅的內心高興而復雜,光伏產業今天的優秀、明天的遠大前程,是昨天、前天早就決定了的,可是證券公司今天才突然意識到。一位證券公司朋友說的話最具代表性:50年來能源進步最慢,是傲慢與偏見,讓我一直以為光伏產業的成績還是實驗室的成績,市場爆發的時點還未到來。老紅想補充的是,證券中人擅長對熱門產業用股市技術指標快速解讀,不擅長對還不那么熱門產業進行長期跟蹤研究,所以當光伏產業突然變得熱門、反映到股市技術指標時,證券公司的解讀難免是落后于產業發展的。
如何看待當前光伏產業的發展階段?如何看待9月11日光伏企業的股票大漲?既反映證券公司對當前光伏產業的看法,也反映證券公司對光伏產業的思維深度。“非化石能源占比決定了“十四五”新能源裝機的下限”,其思維的出發點是能源未來格局。而“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目標或將上提”,思維的出發點則是光伏當前政策。結論都沒錯,但思維的深度卻是不一樣的,差別終將反映在投資結果上。對于這兩種思維,段永平說“95%的人投資都是聚焦在市場上的,這就是不懂投資。一定要聚焦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掙錢的”,“我不看市場,我看生意”。
廣發證券的《光伏行業大復盤》是有意義的,可以幫助證券公司補上長期跟蹤光伏產業這一課。被芒格稱為“中國巴菲特”的李錄說過:“投資一個產業需要比一個產業中人看得更獨特、更長遠,你了解的企業越多,你了解的企業的歷史越多,了解的行業越來越多,對它們的分析越深刻”。令人高興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讓追求價值投資、長期主義的證券人越來越多。
嫌貧愛富、錦上添花,是金融機構基因中的東西,老紅從不奢望改變,證券公司今天能夠如此重視光伏,終究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雖然這個重視來的有點晚。
參考資料:
《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前瞻國內風+光年化裝機有望達100GW+》(東吳證券)
《光伏市場有望迎恢復性增長這15家公司九月獲機構密集調研》
《5556家基金,看好哪些光伏A股企業?》
《研報:『十四五』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光伏?》(興業證券)
《光伏行業大復盤》(廣發證券)
《全球光伏市場脈動(2020年8月)》(賀利氏可再生能源)
《李錄:思考了幾十年后,這是我給中國投資者的30條建議》
《罕見露面的段永平最新分享:95%做投資的人都不懂投資》
《芒格:當下中國的投資機會比美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