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光伏產業元老級企業,晶澳科技(002459.SZ)一體化產能擴建的步伐越走越快。
9月15日晚間,晶澳科技公告稱,擬投資103.91億元分別對硅片、電池、組件產能進行擴建,投資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30%。
晶澳科技表示,上述項目的投資建設符合公司未來產能規劃的戰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項目投產后,能夠有效提高高效產品的產能,滿足市場對高效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市場份額和一體化盈利能力。
全球光伏進入穩定成長期,年內,不少光伏企業斥巨資擴產。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8月底,共有49家光伏企業宣布了擴產計劃,涉及投資總額近3000億元。
擬投百億擴產強化一體化布局
作為光伏產業元老級企業,晶澳科技成立15年來已形成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的垂直一體化全產業鏈,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解決方案平臺企業,近兩年組件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二。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自去年成功回歸A股以來,晶澳科技加速擴張步伐,持續深化一體化布局,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拉晶環節、電池環節和組件環節上多個新建項目陸續投產或推進。
據晶澳科技2020年半年報顯示,晶澳在組件、電池片、硅片產能同步發力,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拉晶環節,新建曲靖2GW、包頭2.6GW項目順利投產;電池環節,公司寧晉三四車間3.6GW高效電池升級項目有序推進;公司于義烏投資建設的10GW電池和10GW組件項目,其中包括募投項目的5GW電池和10GW組件;組件環節,新建合肥1.5GW、揚州4GW項目陸續投產。
步入7月份以來,硅料價格短期內大幅度上漲引發了產業鏈漲價潮,在此背景下,晶澳科技持續擴建垂直一體化產能。8月14日,晶澳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晶澳太陽將投資約58億元,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20GW單晶拉棒及切片項目;8月17日,公司公告,擬對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包括寧晉松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2GW硅片切片項目在內的四個項目。
據披露,此次一體化擴建項目中硅片產能為“年產1GW拉晶及5GW切片項目”和“年產20GW拉晶及切片項目”,預計投資額為6.7億和58.3億;電池產能為“年產3.5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越南)”和“年產6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組件產能為“年產3.5GW高功率組件項目(越南)”,預計投資額為7億。
對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當前光伏市場進入組件技術迭代和供應鏈價格上漲的行情中,隨著供給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一段時期內,供應鏈各環節勢必受到企業一體化布局影響,面對光伏市場變動,一體化布局的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業績超出市場預期,實現營業收入108.84億元,同比增長22.73%;實現歸母凈利潤7.01億元,同比增長77.74%。公司組件出貨量5.46GW。其中,海外組件出貨量3.91GW,占比71.65%。各項指標在同業中持續保持領先。
光伏行業開啟高速成長通道
另一方面,為了加快產能布局,晶澳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今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1.29億元,去年同期為1.13億元。
晶澳科技董事長靳保芳曾表示,“今年發生的疫情,對公司產生了不利影響。但困難與挑戰并存,只有不斷創新、開發新品,才能更好地贏得市場。目前,光伏組件生產線正在結合新產品進行優化升級,預計第三季度實現組件量產,2021年將成長為晶澳科技新的‘王牌產’。”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光伏行業企業擴產項目投資超過百億元的并不少。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8月底,共有49家光伏企業宣布了擴產計劃,涉及投資總額近3000億元,各環節產能規模約664GW。
資料顯示,光伏產業鏈從硅料到光伏發電系統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個階段,其中上游包括從硅料到硅片的長晶、截斷、切片等過程;中游包括將硅片加工成組件的制絨、擴散、PECVD、焊接等步驟;下游主要指各種光伏發電系統。
去年以來,光伏企業經營整體向好。今年上半年,A股55家光伏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31.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164.86億元增長266.49億元,增幅約為12.31%。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望達到130000GW,全球補貼全面退出,人為擾動因素消除,全球光伏進入穩定成長期,裝機中樞有望進一步上行,產業鏈有望全面開啟高速成長通道。
對此,東北證券分析認為,“隨著光伏裝機恢復正常,晶澳科技下半年組件出貨有望環比高增長,在產業鏈價格大漲的情況下,晶澳科技一體化率高,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依舊能夠具備優勢。”
9月15日晚間,晶澳科技公告稱,擬投資103.91億元分別對硅片、電池、組件產能進行擴建,投資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30%。

晶澳科技表示,上述項目的投資建設符合公司未來產能規劃的戰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項目投產后,能夠有效提高高效產品的產能,滿足市場對高效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市場份額和一體化盈利能力。
全球光伏進入穩定成長期,年內,不少光伏企業斥巨資擴產。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8月底,共有49家光伏企業宣布了擴產計劃,涉及投資總額近3000億元。
擬投百億擴產強化一體化布局
作為光伏產業元老級企業,晶澳科技成立15年來已形成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的垂直一體化全產業鏈,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解決方案平臺企業,近兩年組件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二。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自去年成功回歸A股以來,晶澳科技加速擴張步伐,持續深化一體化布局,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拉晶環節、電池環節和組件環節上多個新建項目陸續投產或推進。
據晶澳科技2020年半年報顯示,晶澳在組件、電池片、硅片產能同步發力,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拉晶環節,新建曲靖2GW、包頭2.6GW項目順利投產;電池環節,公司寧晉三四車間3.6GW高效電池升級項目有序推進;公司于義烏投資建設的10GW電池和10GW組件項目,其中包括募投項目的5GW電池和10GW組件;組件環節,新建合肥1.5GW、揚州4GW項目陸續投產。
步入7月份以來,硅料價格短期內大幅度上漲引發了產業鏈漲價潮,在此背景下,晶澳科技持續擴建垂直一體化產能。8月14日,晶澳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晶澳太陽將投資約58億元,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20GW單晶拉棒及切片項目;8月17日,公司公告,擬對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包括寧晉松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2GW硅片切片項目在內的四個項目。
據披露,此次一體化擴建項目中硅片產能為“年產1GW拉晶及5GW切片項目”和“年產20GW拉晶及切片項目”,預計投資額為6.7億和58.3億;電池產能為“年產3.5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越南)”和“年產6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組件產能為“年產3.5GW高功率組件項目(越南)”,預計投資額為7億。
對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當前光伏市場進入組件技術迭代和供應鏈價格上漲的行情中,隨著供給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一段時期內,供應鏈各環節勢必受到企業一體化布局影響,面對光伏市場變動,一體化布局的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業績超出市場預期,實現營業收入108.84億元,同比增長22.73%;實現歸母凈利潤7.01億元,同比增長77.74%。公司組件出貨量5.46GW。其中,海外組件出貨量3.91GW,占比71.65%。各項指標在同業中持續保持領先。
光伏行業開啟高速成長通道
另一方面,為了加快產能布局,晶澳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今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1.29億元,去年同期為1.13億元。
晶澳科技董事長靳保芳曾表示,“今年發生的疫情,對公司產生了不利影響。但困難與挑戰并存,只有不斷創新、開發新品,才能更好地贏得市場。目前,光伏組件生產線正在結合新產品進行優化升級,預計第三季度實現組件量產,2021年將成長為晶澳科技新的‘王牌產’。”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光伏行業企業擴產項目投資超過百億元的并不少。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8月底,共有49家光伏企業宣布了擴產計劃,涉及投資總額近3000億元,各環節產能規模約664GW。
資料顯示,光伏產業鏈從硅料到光伏發電系統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個階段,其中上游包括從硅料到硅片的長晶、截斷、切片等過程;中游包括將硅片加工成組件的制絨、擴散、PECVD、焊接等步驟;下游主要指各種光伏發電系統。
去年以來,光伏企業經營整體向好。今年上半年,A股55家光伏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31.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164.86億元增長266.49億元,增幅約為12.31%。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望達到130000GW,全球補貼全面退出,人為擾動因素消除,全球光伏進入穩定成長期,裝機中樞有望進一步上行,產業鏈有望全面開啟高速成長通道。
對此,東北證券分析認為,“隨著光伏裝機恢復正常,晶澳科技下半年組件出貨有望環比高增長,在產業鏈價格大漲的情況下,晶澳科技一體化率高,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依舊能夠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