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7月以來,光伏產業鏈“漲”聲一片,從上游多晶硅到硅片、電池片,再到光伏玻璃、背板等輔材環節紛紛調價,組件價格隨之水漲船高。業內人士分析,在這種漲勢下第四季度光伏電站安裝將受影響,部分項目有延期并網的可能。
硅料短缺或持續至9-10月份
7月以來,受新疆地區疫情以及兩家大廠燃爆事故的影響,新疆地區的多晶硅產能大幅減少。根據硅業分會的數據,7月該地區多晶硅產能約1.30萬噸,環比大幅減少25.7%。疊加企業檢修計劃,硅業分會預計8月多晶硅產量將進一步減少至2.4萬噸左右,環比再度下降14.9%。
不僅如此,據悉新疆地區多晶硅企業按要求將開展老產線自檢,這將再度影響硅料供應,而新疆多晶硅產能約占全國產能的50%,因此7、8月份將成硅料最為緊缺的時期。
硅料供應緊張之下,7月31日隆基二次上調了硅片價格,M6為3.03元/片,單片上漲0.3元;G1為2.90元/片,單片上漲0.27元。隆基股份品牌總經理王英歌對此回應,隆基第一次價格調整時并未考慮到多晶硅價格漲得這么快,而隨著多晶硅價格從56元/公斤快速上漲到80元/公斤,平均到每片硅片的硅料成本上漲0.4元/片左右,本次漲價僅把硅料價格上漲部分加到硅片價格中,沒有額外加價。
根據PVinfolink的預測,9月份隨著新疆3家多晶硅企業恢復滿產,海外多晶硅企業產能恢復,兩相疊加下多晶硅短缺的情況將有所緩解,但隨著硅片企業新產能釋放,整體硅料產能對比硅片需求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部分組件企業或下調開工率 Q4搶裝潮受影響
電池端,7月24日通威提高了電池價格,M6與G1電池片漲至0.89元/W。據了解,此次漲價一方面是硅片漲價的傳導,另一方面則是銀漿價格的上漲。據悉,銀漿價格從5月份的每公斤5000元漲至6500-7000元。此外,大尺寸電池片產能限制也是此輪漲價的原因。
電池片外,光伏組件封裝環節玻璃、焊帶、背板等輔材價格均在上漲,并最終反應到組件端。此前大型央企集采中一線組件企業競爭激烈,中標價格在1.35~1.45元/W。而從近期的組件集采開標情況來看,組件價格已經上漲至1.5-1.57元/之間。
在此情況下,已經簽訂長單的組件企業壓力頗大,據悉一些企業有降低產線開工率的打算。如果這一計劃執行,下半年的組件供應或將吃緊。
此前業內人士預計三季度光伏新增并網820萬千瓦,第四季度光伏并網規模達2132萬千瓦,競價項目將成為下半年市場的有利支撐。而從競價項目主體來看,國企仍占主流。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此前統計,在TOP中國企占據八席。另據媒體報道,大部分國企仍將執行原來的項目建設計劃。
相對來說,民營企業承受的壓力更大,受光伏產品漲價影響此前測算好的IRR或無法實現,部分企業難免萌生“退意”。業內人士預測,受此次漲價潮的影響,約5-6 GW項目將延期并網。
硅料短缺或持續至9-10月份
7月以來,受新疆地區疫情以及兩家大廠燃爆事故的影響,新疆地區的多晶硅產能大幅減少。根據硅業分會的數據,7月該地區多晶硅產能約1.30萬噸,環比大幅減少25.7%。疊加企業檢修計劃,硅業分會預計8月多晶硅產量將進一步減少至2.4萬噸左右,環比再度下降14.9%。
不僅如此,據悉新疆地區多晶硅企業按要求將開展老產線自檢,這將再度影響硅料供應,而新疆多晶硅產能約占全國產能的50%,因此7、8月份將成硅料最為緊缺的時期。
硅料供應緊張之下,7月31日隆基二次上調了硅片價格,M6為3.03元/片,單片上漲0.3元;G1為2.90元/片,單片上漲0.27元。隆基股份品牌總經理王英歌對此回應,隆基第一次價格調整時并未考慮到多晶硅價格漲得這么快,而隨著多晶硅價格從56元/公斤快速上漲到80元/公斤,平均到每片硅片的硅料成本上漲0.4元/片左右,本次漲價僅把硅料價格上漲部分加到硅片價格中,沒有額外加價。
根據PVinfolink的預測,9月份隨著新疆3家多晶硅企業恢復滿產,海外多晶硅企業產能恢復,兩相疊加下多晶硅短缺的情況將有所緩解,但隨著硅片企業新產能釋放,整體硅料產能對比硅片需求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部分組件企業或下調開工率 Q4搶裝潮受影響
電池端,7月24日通威提高了電池價格,M6與G1電池片漲至0.89元/W。據了解,此次漲價一方面是硅片漲價的傳導,另一方面則是銀漿價格的上漲。據悉,銀漿價格從5月份的每公斤5000元漲至6500-7000元。此外,大尺寸電池片產能限制也是此輪漲價的原因。
電池片外,光伏組件封裝環節玻璃、焊帶、背板等輔材價格均在上漲,并最終反應到組件端。此前大型央企集采中一線組件企業競爭激烈,中標價格在1.35~1.45元/W。而從近期的組件集采開標情況來看,組件價格已經上漲至1.5-1.57元/之間。
在此情況下,已經簽訂長單的組件企業壓力頗大,據悉一些企業有降低產線開工率的打算。如果這一計劃執行,下半年的組件供應或將吃緊。
此前業內人士預計三季度光伏新增并網820萬千瓦,第四季度光伏并網規模達2132萬千瓦,競價項目將成為下半年市場的有利支撐。而從競價項目主體來看,國企仍占主流。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此前統計,在TOP中國企占據八席。另據媒體報道,大部分國企仍將執行原來的項目建設計劃。
相對來說,民營企業承受的壓力更大,受光伏產品漲價影響此前測算好的IRR或無法實現,部分企業難免萌生“退意”。業內人士預測,受此次漲價潮的影響,約5-6 GW項目將延期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