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我國硅片產量約占全球硅片總產量的83%,我國已成為全球硅片最主要的供應國,預計2020年我國硅片產量將達到145GW。而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上下游行業的升級換代。
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暢新材”)主營業務為電鍍金剛石線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公司產品主要用于光伏晶硅片的切割,主要客戶是隆基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阿特斯光伏、晶澳太陽能、陽光能源等企業。
6月24日,美暢新材向證監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2019年,美暢新材業績大變臉,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暴跌,且均低于2017年水平。近年來,其產品銷售均價和毛利率也持續大幅下降。此外,在上市前夕,其突擊大額分紅,僅董事長一人就獲分紅6.5億元。
6月30日,時代商學院就上述問題向美暢新材發函詢問,但截至本報告發布,仍未獲對方回復。
企業檔案
美暢新材成立于2015年7月,總部位于陜西楊凌,成立僅3年,其就開始謀求資本市場上的突破。2018年9月,該公司掛牌新三板;當年11月,其向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擬登陸創業板,開始沖擊A股市場。
吳英直接持有美暢新材 55.11%的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此次美暢新材擬募集資金23.36億元,主要用于美暢產業園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高效金剛石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美暢新材IPO基本信息如圖表2所示。
一、上市前夕業績大變臉
在過去幾年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晶硅片切割方式轉換的行業背景下,金剛石線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吸引了眾多新廠商的加入。
一方面,“光伏 5•31新政”后,光伏上網電價補貼大幅退坡,同時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受到嚴格控制,導致光伏新增裝機量快速下滑,金剛石線需求量相應減少。另一方面,金剛石線行業經歷了前期的高景氣度發展,各廠商紛紛擴張的產能也在2018年逐步投產,使得金剛石線市場出現產能暴增。由此,供需不平衡導致行業產能過剩,各大廠商競爭激烈,金剛石線價格也隨之快速下降,美暢新材亦難幸免。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美暢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42億元、21.58億元、11.93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78億元、10.24億元、4.08億元。其中,2019年其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4.7%、60.2%。
美暢新材尚未上市,但業績已大幅變臉,2019年其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暴跌,且均低于2017年的水平,凸顯其高增長態勢難以持續。
從下游客戶角度看,光伏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非常激烈,各大光伏企業均把“降本”視為重點經營目標,在“光伏 5•31 新政”后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各大光伏企業對金剛石線生產商提出了更高的降價要求。
招股書顯示,2017—2019 年,美暢新材的金剛石線銷售均價分別為174.02 元/公里、123.64 元/公里和 64.94 元/公里,呈逐年大幅下降態勢。
同期,美暢新材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1.28%、64.46%、54.58%,下滑幅度較大,2019年較2017年減少了16.7個百分點。
美暢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盡管公司主營產品具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和綜合競爭力,但若部分競爭對手持續進行產品價格競爭,或者公司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能持續提高技術和研發水平,保持生產管理、產品質量、營銷與服務的先進性,公司可能無法實現自身業務發展目標,進而面臨產品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時代商學院認為,由于金剛石線行業當前仍處于產能過剩階段,金剛石線價格短期內較難反彈,不排除進一步下降的可能,屆時可能對美暢新材的經營業績造成較大不利影響。
二、突擊分紅近12億元,難逃圈錢嫌疑
備受市場質疑的是,償債能力強的美暢新材在大舉募資前夕,卻突擊分紅近12億元,僅2018年就幾乎把當年凈利潤分光。
此次IPO,美暢新材擬將10億元募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而在上市前夕,該公司突擊實施三次分紅,合計分紅高達11.88億元,超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資項目金額。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美暢新材的流動資產為11.03億元,流動負債為2.34億元,貨幣資金為3.72億元,無短期和長期負債。
與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美暢新材償債能力也處于領先地位。2019年末,其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4.71倍、3.54倍,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1.28倍、1.02倍;其資產負債率16.78%,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為53.94%。
可以看出,美暢新材流動性充足,無償債壓力,此次IPO融資緊迫性并不強。然而其在上市前夕,大肆分紅近12億元后卻推出23.36億元募資方案,其中1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難逃圈錢嫌疑。
2018 年,美暢新材實施兩次現金分紅,分別分紅 9 億元、1.08億元,合計10.08億元,幾乎把當年凈利潤(10.24億元)分光。2019年,該公司實施一次現金分紅,分紅1.8億元。
在上市前夕和業績大變臉的情況下,美暢新材卻高額分紅11.88億元,控股股東兼董事長吳英持有該公司55.11%的股份,公司尚未上市,其個人便已把6.5億元揣進腰包。
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暢新材”)主營業務為電鍍金剛石線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公司產品主要用于光伏晶硅片的切割,主要客戶是隆基股份、保利協鑫、晶科能源、阿特斯光伏、晶澳太陽能、陽光能源等企業。
6月24日,美暢新材向證監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2019年,美暢新材業績大變臉,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暴跌,且均低于2017年水平。近年來,其產品銷售均價和毛利率也持續大幅下降。此外,在上市前夕,其突擊大額分紅,僅董事長一人就獲分紅6.5億元。
6月30日,時代商學院就上述問題向美暢新材發函詢問,但截至本報告發布,仍未獲對方回復。
企業檔案
美暢新材成立于2015年7月,總部位于陜西楊凌,成立僅3年,其就開始謀求資本市場上的突破。2018年9月,該公司掛牌新三板;當年11月,其向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擬登陸創業板,開始沖擊A股市場。
吳英直接持有美暢新材 55.11%的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此次美暢新材擬募集資金23.36億元,主要用于美暢產業園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高效金剛石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美暢新材IPO基本信息如圖表2所示。

一、上市前夕業績大變臉
在過去幾年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晶硅片切割方式轉換的行業背景下,金剛石線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吸引了眾多新廠商的加入。
一方面,“光伏 5•31新政”后,光伏上網電價補貼大幅退坡,同時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受到嚴格控制,導致光伏新增裝機量快速下滑,金剛石線需求量相應減少。另一方面,金剛石線行業經歷了前期的高景氣度發展,各廠商紛紛擴張的產能也在2018年逐步投產,使得金剛石線市場出現產能暴增。由此,供需不平衡導致行業產能過剩,各大廠商競爭激烈,金剛石線價格也隨之快速下降,美暢新材亦難幸免。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美暢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42億元、21.58億元、11.93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78億元、10.24億元、4.08億元。其中,2019年其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4.7%、60.2%。

美暢新材尚未上市,但業績已大幅變臉,2019年其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暴跌,且均低于2017年的水平,凸顯其高增長態勢難以持續。
從下游客戶角度看,光伏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非常激烈,各大光伏企業均把“降本”視為重點經營目標,在“光伏 5•31 新政”后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各大光伏企業對金剛石線生產商提出了更高的降價要求。
招股書顯示,2017—2019 年,美暢新材的金剛石線銷售均價分別為174.02 元/公里、123.64 元/公里和 64.94 元/公里,呈逐年大幅下降態勢。
同期,美暢新材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1.28%、64.46%、54.58%,下滑幅度較大,2019年較2017年減少了16.7個百分點。
美暢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盡管公司主營產品具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和綜合競爭力,但若部分競爭對手持續進行產品價格競爭,或者公司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能持續提高技術和研發水平,保持生產管理、產品質量、營銷與服務的先進性,公司可能無法實現自身業務發展目標,進而面臨產品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時代商學院認為,由于金剛石線行業當前仍處于產能過剩階段,金剛石線價格短期內較難反彈,不排除進一步下降的可能,屆時可能對美暢新材的經營業績造成較大不利影響。
二、突擊分紅近12億元,難逃圈錢嫌疑
備受市場質疑的是,償債能力強的美暢新材在大舉募資前夕,卻突擊分紅近12億元,僅2018年就幾乎把當年凈利潤分光。
此次IPO,美暢新材擬將10億元募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而在上市前夕,該公司突擊實施三次分紅,合計分紅高達11.88億元,超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資項目金額。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美暢新材的流動資產為11.03億元,流動負債為2.34億元,貨幣資金為3.72億元,無短期和長期負債。
與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美暢新材償債能力也處于領先地位。2019年末,其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4.71倍、3.54倍,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1.28倍、1.02倍;其資產負債率16.78%,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為53.94%。

可以看出,美暢新材流動性充足,無償債壓力,此次IPO融資緊迫性并不強。然而其在上市前夕,大肆分紅近12億元后卻推出23.36億元募資方案,其中1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難逃圈錢嫌疑。
2018 年,美暢新材實施兩次現金分紅,分別分紅 9 億元、1.08億元,合計10.08億元,幾乎把當年凈利潤(10.24億元)分光。2019年,該公司實施一次現金分紅,分紅1.8億元。
在上市前夕和業績大變臉的情況下,美暢新材卻高額分紅11.88億元,控股股東兼董事長吳英持有該公司55.11%的股份,公司尚未上市,其個人便已把6.5億元揣進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