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潞安、潤陽、中宇七家光伏企業成立“M10”聯盟,共推182mm為大硅片標準尺寸。182mm的出現,讓硅片尺寸變革進入新階段:M1加速退市,G1、M6漸漸轉為小尺寸,大尺寸之爭縮小至28mm。
大尺寸變速 G12先行,M10追擊
回顧上一次光伏企業聯合發布硅片標準還是在2013年,當時隆基、中環、晶龍、陽光能源、卡姆丹克5家企業聯合發布了M1(邊距156.75 mm,直徑205 mm)與M2(邊距156.75 mm,直徑210 mm)標準,M2問世后逐漸一統江湖,到2017年其市占率高達85%。直至今日,M2仍未完全退隱。
與182mm陣營對比可以發現,此前的156.75mm聯盟主要由硅片企業發起,此次的發起者主要為垂直一體化企業。硅片大尺寸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延伸,而是由組件端向上倒推。
而從大尺寸硅片陣營來看,曾經的M2成員中環“退團”,于2019年8月份推出G12(210mm)大硅片,頗有“一步到位”之勢。電池龍頭通威、愛旭率先響應,在先后布局166mm之后,又加大對210mm的投入。直至東方日升、天合光能先后量產500W+組件,210mm組件已經正式進入市場供應階段。
反觀M10陣營,除隆基外,晶澳、晶科、阿特斯均有一定規模的硅片產能,電池企業潤陽、中宇、潞安參與其中,整個團隊布局更為均衡,業態較好。根據前述組件企業公布的消息,182mm組件將在三季度實現量產,隆基預計今年HIMO 5(182mm)組件的產能將達到12GW,在功率上阿特斯78片組件功率最高為590W,逼近600W。
頻繁切換硅片尺寸將對電池產線匹配及下游客戶選擇帶來重大影響,182mm和210mm誰是終結者?站182mm方認為M10尺寸與產線更加搭配,而210mm受限于集裝箱的尺寸當前并不是最優設計。210mm陣營則認為,大硅片帶來了制造環節的通量價值,且光伏硅片終將實現半導體化,12英寸的晶圓在半導體行業已穩定多年。
大恒能源副總經理卞崇磊介紹,“無論182mm還是210mm,拉晶爐、切片機、電池線體和組件線體都要進行改造升級或者更換全新設備才能完成。從拉晶來看,生產182的良品率和能耗包括設備的改造成本要優于210。從切片端來看,現有市場上的切片機,切割182的改造成本小,切210的話設備需要大改。所以切片端來說182尺寸的選型更有優勢。”
在電池端無論是182還是210,都是需要全新的設備投入。新上產線具備優勢,老舊產能改造費用偏高。182尺寸的電池片是1道切割,2分片切割,210電池片考慮到組件輔材尺寸和集裝箱裝柜的空間,目前采用2道切割3分片,中間一片切割電池片會有2個切割面,增加了電池片裂片概率。據了解,為避免激光損傷,此前天合光能和東方日升210組件采用無損切割技術。
而在組件端,5列排版,210mm組件的生產難度和成本要高于182尺寸。從組件功率來看,182尺寸的144片功率可達530瓦以上,組件寬度1145左右,可以2層堆疊裝柜。210電池片的150片的功率在500瓦左右,這樣看來組件端182更具備優勢。
除了制造產線外,210另一個爭議點在于國際通用集裝箱尺寸制約了組件寬度,因此210mm組件采用5*10版型。實際上,在國內的項目中往往采用平板車運輸組件,不受高度制約。而針對組件功率問題,業內消息稱當前210mm陣營組件企業已經在研發6*10版型600W組件,可在集裝箱中采用豎排擺放方式運輸。
再看封裝環節,光伏玻璃企業福萊特表示新產線可以滿足210大硅片,信義光能表示210大硅片組件的玻璃目前都是5串型。這意味著后續如果升級至6*10版型,玻璃制造環節也需要改造。
反觀182陣營,業內對于78型組件也存在質疑。業內人士認為78片組件在系統端帶來的價值有限,因為通過增加硅片數量來提高組件功率時,開路電壓提高導致串聯數量減少,串功率不變,因此BOS的下降空間有限。而組件進一步變大還會帶來產品制造、熱斑、載荷等問題。
整體來看,關于182mm與210mm孰優孰劣爭議頗多,兩方企業誰將主導大硅片標準或許還在于誰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陣營,用產品價值說服電站業主。
后入局者的抉擇
大硅片尺寸不斷推新,給二三梯隊企業帶來了新的困惑,大部分企業對M10和G12持觀望態度,尤其是已經開啟166新產線的電池企業更為糾結。從當前的陣營來看,前五電池企業中通威、愛旭布局210mm,潤陽、中宇布局182mm,尚未查詢到展宇具體的大尺寸技術路線。
前不久英發德盛舉行了7.5GW高效電池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據悉其在182mm和210mm大尺寸上均有布局,項目一期規劃3.75GW。
組件企業中,經過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調研,大恒能源表示將布局182組件產線,根據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再決定何時投產線。
中南光電認為,尺寸不同會影響產業鏈配套,造成比較大的成本浪費。不管是182還是210每家企業需要找到平衡點。隨著市場的變化以及大尺寸匹配的原材料的普及,210是最后的尺寸。據了解,中南光電新的產線(除了串焊機之外),已經考慮到182和210的尺寸組件,對210的60片(功率600+)都可以兼容。
在愛康看來,形成統一的大尺寸標準將有利于降本增效,有利于現有優質產能設備的改造,有利于行業發展。尺寸做大是一個趨勢,210尺寸對現有設備沖擊較大,需要改造的較多。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在近幾年210、182、166會并存,其中182會成為主流。當前愛康已形成2GW的9BB 158.75mm單、雙玻組件,并兼容166尺寸組件。到今年底明年初,還會增加182并兼容210的組件生產線。
光為相關人員介紹,考慮設備成熟度、主輔材廠家材料供應能力及組件產品包裝運輸等問題,210目前相對182存在的問題更多一點。公司有計劃后續布局182產線,但也會做好210產線儲備。
如果從市場角度觀察,M2至今已經在市場存在7年之久,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156.75mm尺寸市場占比約61%。2018年晶科推出G1硅片,如今在市場存在不到兩年,行業協會預計今年其占比有望超過40%。166mm和210mm于2019年誕生,2021年預計166mm將成為主流尺寸。可以看到大尺寸硅片的更迭正在加速,然而大尺寸之爭不只爭朝夕,或許讓子彈飛一會是正確的選擇。
選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19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中
而在M10和G12標準之爭外,G1和M6正在上演激烈的市場之爭。據測算,今年光伏新增并網裝機規模將在30GW以上。多家被調研的組件企業表示,從產品選型來看今年158.75mm和166mm是主流產品,上半年158.75mm份額較大,預計下半年166mm份額將進一步攀升。多家企業也表示將增加166尺寸的組件生產量。
大尺寸變速 G12先行,M10追擊
回顧上一次光伏企業聯合發布硅片標準還是在2013年,當時隆基、中環、晶龍、陽光能源、卡姆丹克5家企業聯合發布了M1(邊距156.75 mm,直徑205 mm)與M2(邊距156.75 mm,直徑210 mm)標準,M2問世后逐漸一統江湖,到2017年其市占率高達85%。直至今日,M2仍未完全退隱。
與182mm陣營對比可以發現,此前的156.75mm聯盟主要由硅片企業發起,此次的發起者主要為垂直一體化企業。硅片大尺寸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延伸,而是由組件端向上倒推。
而從大尺寸硅片陣營來看,曾經的M2成員中環“退團”,于2019年8月份推出G12(210mm)大硅片,頗有“一步到位”之勢。電池龍頭通威、愛旭率先響應,在先后布局166mm之后,又加大對210mm的投入。直至東方日升、天合光能先后量產500W+組件,210mm組件已經正式進入市場供應階段。
反觀M10陣營,除隆基外,晶澳、晶科、阿特斯均有一定規模的硅片產能,電池企業潤陽、中宇、潞安參與其中,整個團隊布局更為均衡,業態較好。根據前述組件企業公布的消息,182mm組件將在三季度實現量產,隆基預計今年HIMO 5(182mm)組件的產能將達到12GW,在功率上阿特斯78片組件功率最高為590W,逼近600W。

頻繁切換硅片尺寸將對電池產線匹配及下游客戶選擇帶來重大影響,182mm和210mm誰是終結者?站182mm方認為M10尺寸與產線更加搭配,而210mm受限于集裝箱的尺寸當前并不是最優設計。210mm陣營則認為,大硅片帶來了制造環節的通量價值,且光伏硅片終將實現半導體化,12英寸的晶圓在半導體行業已穩定多年。
大恒能源副總經理卞崇磊介紹,“無論182mm還是210mm,拉晶爐、切片機、電池線體和組件線體都要進行改造升級或者更換全新設備才能完成。從拉晶來看,生產182的良品率和能耗包括設備的改造成本要優于210。從切片端來看,現有市場上的切片機,切割182的改造成本小,切210的話設備需要大改。所以切片端來說182尺寸的選型更有優勢。”
在電池端無論是182還是210,都是需要全新的設備投入。新上產線具備優勢,老舊產能改造費用偏高。182尺寸的電池片是1道切割,2分片切割,210電池片考慮到組件輔材尺寸和集裝箱裝柜的空間,目前采用2道切割3分片,中間一片切割電池片會有2個切割面,增加了電池片裂片概率。據了解,為避免激光損傷,此前天合光能和東方日升210組件采用無損切割技術。
而在組件端,5列排版,210mm組件的生產難度和成本要高于182尺寸。從組件功率來看,182尺寸的144片功率可達530瓦以上,組件寬度1145左右,可以2層堆疊裝柜。210電池片的150片的功率在500瓦左右,這樣看來組件端182更具備優勢。
除了制造產線外,210另一個爭議點在于國際通用集裝箱尺寸制約了組件寬度,因此210mm組件采用5*10版型。實際上,在國內的項目中往往采用平板車運輸組件,不受高度制約。而針對組件功率問題,業內消息稱當前210mm陣營組件企業已經在研發6*10版型600W組件,可在集裝箱中采用豎排擺放方式運輸。
再看封裝環節,光伏玻璃企業福萊特表示新產線可以滿足210大硅片,信義光能表示210大硅片組件的玻璃目前都是5串型。這意味著后續如果升級至6*10版型,玻璃制造環節也需要改造。
反觀182陣營,業內對于78型組件也存在質疑。業內人士認為78片組件在系統端帶來的價值有限,因為通過增加硅片數量來提高組件功率時,開路電壓提高導致串聯數量減少,串功率不變,因此BOS的下降空間有限。而組件進一步變大還會帶來產品制造、熱斑、載荷等問題。
整體來看,關于182mm與210mm孰優孰劣爭議頗多,兩方企業誰將主導大硅片標準或許還在于誰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陣營,用產品價值說服電站業主。
后入局者的抉擇
大硅片尺寸不斷推新,給二三梯隊企業帶來了新的困惑,大部分企業對M10和G12持觀望態度,尤其是已經開啟166新產線的電池企業更為糾結。從當前的陣營來看,前五電池企業中通威、愛旭布局210mm,潤陽、中宇布局182mm,尚未查詢到展宇具體的大尺寸技術路線。
前不久英發德盛舉行了7.5GW高效電池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據悉其在182mm和210mm大尺寸上均有布局,項目一期規劃3.75GW。
組件企業中,經過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調研,大恒能源表示將布局182組件產線,根據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再決定何時投產線。
中南光電認為,尺寸不同會影響產業鏈配套,造成比較大的成本浪費。不管是182還是210每家企業需要找到平衡點。隨著市場的變化以及大尺寸匹配的原材料的普及,210是最后的尺寸。據了解,中南光電新的產線(除了串焊機之外),已經考慮到182和210的尺寸組件,對210的60片(功率600+)都可以兼容。
在愛康看來,形成統一的大尺寸標準將有利于降本增效,有利于現有優質產能設備的改造,有利于行業發展。尺寸做大是一個趨勢,210尺寸對現有設備沖擊較大,需要改造的較多。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在近幾年210、182、166會并存,其中182會成為主流。當前愛康已形成2GW的9BB 158.75mm單、雙玻組件,并兼容166尺寸組件。到今年底明年初,還會增加182并兼容210的組件生產線。
光為相關人員介紹,考慮設備成熟度、主輔材廠家材料供應能力及組件產品包裝運輸等問題,210目前相對182存在的問題更多一點。公司有計劃后續布局182產線,但也會做好210產線儲備。
如果從市場角度觀察,M2至今已經在市場存在7年之久,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156.75mm尺寸市場占比約61%。2018年晶科推出G1硅片,如今在市場存在不到兩年,行業協會預計今年其占比有望超過40%。166mm和210mm于2019年誕生,2021年預計166mm將成為主流尺寸。可以看到大尺寸硅片的更迭正在加速,然而大尺寸之爭不只爭朝夕,或許讓子彈飛一會是正確的選擇。

選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19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中
而在M10和G12標準之爭外,G1和M6正在上演激烈的市場之爭。據測算,今年光伏新增并網裝機規模將在30GW以上。多家被調研的組件企業表示,從產品選型來看今年158.75mm和166mm是主流產品,上半年158.75mm份額較大,預計下半年166mm份額將進一步攀升。多家企業也表示將增加166尺寸的組件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