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摘要
工信部組織修訂《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并征求意見,新建單晶電池產能光電轉換效率要求提升至23%,有望助推PERC+/ TOPCon/HJT等高效技術加快產業化;其中HJT電池產業化與設備國產化推進順利,后續降本路徑明確,產業化大幕即將開啟。
02新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
近日,工信部組織修訂完成《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截至日期為2020年6月10日。
03新建單晶電池產能光電轉換效率要求提升至23%
與2018年開始實施的現行《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相比,2020年征求意見稿在工藝技術方面的要求有明顯提升。其中,現有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9%和22.5%,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規模化生產的平均轉換效率分別為19.3%、22.3%;新建及改擴建的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平均光電轉換效率要求分別不低于20%、23%,已超過行業當前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PERC電池最高量產水平。
04PERC+/TOPCon/HJT等高效技術有望加快產業化
當前廣泛應用的P-PERC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潛力可能僅23%左右;而PERC+/TOPCon/HJT等高效技術均有望實現23%以上的轉換效率,在本次行業規范條件下有望加快產業化,成為行業新建及改擴建產能的技術選擇。
05HJT電池轉換效率潛力大
HJT電池實驗室轉換效率突破25%,并可通過與其他技術路線或工藝的疊加提高轉換效率,目前結合IBC結構的HBC電池已實現實驗室26.63%的轉換效率,與鈣鈦礦組成的疊層電池轉換效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我們認為技術和工藝的延展性使得HJT可被視為光伏電池片的平臺級技術。
06HJT電池產業化佳音頻傳
近期HJT電池國內外產業化進展佳音不斷。REC生產的Alpha系列組件可實現組件效率21.7%,同時計劃在法國投建2GW異質結組件制造產能。俄羅斯廠商Hevel在M2+尺寸電池實現23.8%的量產轉換效率。Ecosolifer實現24.1%量產效率,Enel預計2021年將量產效率提升至24%。通威股份(14.250, 0.55, 4.01%)HJT 電池最高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4.6%。
07設備國產化加速推進
目前制約異質結電池產業化規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核心工藝設備板式PECVD無法兼備大產能、高效率、低價格三要素。針對這一問題,國內設備廠商近年來已進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發,且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根據上市公司與產業信息,目前鈞石能源自研產線可以支撐量產電池片平均效率達到24.2%;理想萬里暉PECVD設備實現實驗室轉換效率25.1%;邁為股份(250.230, 22.75, 10.00%)自主研發生產PECVD與絲網印刷設備,且已具備提供 HJT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捷佳偉創(75.700, 6.49, 9.38%)已基本完成清洗制絨、RPD鍍膜、絲網印刷等設備的研發并進入工藝驗證階段。
08單晶PERC電池片行業的集中度有望提升
2019年單晶PERC電池平均轉換效率22.3%,這意味著大部分二三線電池片企業的產品目前無法達到22.5%的存量產能效率要求,其擴產難度加大,因此頭部企業的單晶PERC市場份額有可能進一步提升。
09投資建議
我們看好HJT電池產業化前景,電池設備方面推薦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建議關注金辰股份(23.880, 2.17, 10.00%);電池片制造方面推薦山煤國際(11.650, 0.95, 8.88%)、東方日升(13.180, 0.72, 5.78%)、通威股份。
10風險提示
HJT電池效率進步不達預期;輔材與設備降本進度不達預期;單晶PERC電池競爭力超預期;光伏政策風險。
11特別聲明
本公眾號所發布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所發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接收人應結合自身情況判斷是否采用本公眾號及其內容并自行承擔風險,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雇員對接收人因使用本公眾號及其內容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工信部組織修訂《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并征求意見,新建單晶電池產能光電轉換效率要求提升至23%,有望助推PERC+/ TOPCon/HJT等高效技術加快產業化;其中HJT電池產業化與設備國產化推進順利,后續降本路徑明確,產業化大幕即將開啟。
02新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
近日,工信部組織修訂完成《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截至日期為2020年6月10日。
03新建單晶電池產能光電轉換效率要求提升至23%
與2018年開始實施的現行《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相比,2020年征求意見稿在工藝技術方面的要求有明顯提升。其中,現有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9%和22.5%,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規模化生產的平均轉換效率分別為19.3%、22.3%;新建及改擴建的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平均光電轉換效率要求分別不低于20%、23%,已超過行業當前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PERC電池最高量產水平。
04PERC+/TOPCon/HJT等高效技術有望加快產業化
當前廣泛應用的P-PERC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潛力可能僅23%左右;而PERC+/TOPCon/HJT等高效技術均有望實現23%以上的轉換效率,在本次行業規范條件下有望加快產業化,成為行業新建及改擴建產能的技術選擇。
05HJT電池轉換效率潛力大
HJT電池實驗室轉換效率突破25%,并可通過與其他技術路線或工藝的疊加提高轉換效率,目前結合IBC結構的HBC電池已實現實驗室26.63%的轉換效率,與鈣鈦礦組成的疊層電池轉換效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我們認為技術和工藝的延展性使得HJT可被視為光伏電池片的平臺級技術。
06HJT電池產業化佳音頻傳
近期HJT電池國內外產業化進展佳音不斷。REC生產的Alpha系列組件可實現組件效率21.7%,同時計劃在法國投建2GW異質結組件制造產能。俄羅斯廠商Hevel在M2+尺寸電池實現23.8%的量產轉換效率。Ecosolifer實現24.1%量產效率,Enel預計2021年將量產效率提升至24%。通威股份(14.250, 0.55, 4.01%)HJT 電池最高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4.6%。
07設備國產化加速推進
目前制約異質結電池產業化規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核心工藝設備板式PECVD無法兼備大產能、高效率、低價格三要素。針對這一問題,國內設備廠商近年來已進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發,且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根據上市公司與產業信息,目前鈞石能源自研產線可以支撐量產電池片平均效率達到24.2%;理想萬里暉PECVD設備實現實驗室轉換效率25.1%;邁為股份(250.230, 22.75, 10.00%)自主研發生產PECVD與絲網印刷設備,且已具備提供 HJT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捷佳偉創(75.700, 6.49, 9.38%)已基本完成清洗制絨、RPD鍍膜、絲網印刷等設備的研發并進入工藝驗證階段。
08單晶PERC電池片行業的集中度有望提升
2019年單晶PERC電池平均轉換效率22.3%,這意味著大部分二三線電池片企業的產品目前無法達到22.5%的存量產能效率要求,其擴產難度加大,因此頭部企業的單晶PERC市場份額有可能進一步提升。
09投資建議
我們看好HJT電池產業化前景,電池設備方面推薦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建議關注金辰股份(23.880, 2.17, 10.00%);電池片制造方面推薦山煤國際(11.650, 0.95, 8.88%)、東方日升(13.180, 0.72, 5.78%)、通威股份。
10風險提示
HJT電池效率進步不達預期;輔材與設備降本進度不達預期;單晶PERC電池競爭力超預期;光伏政策風險。

11特別聲明
本公眾號所發布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所發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接收人應結合自身情況判斷是否采用本公眾號及其內容并自行承擔風險,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雇員對接收人因使用本公眾號及其內容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