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管多忙,結算光伏電費時候,每月都要從村里到供電營業廳查詢當月發電費用情況,來回跑一趟得走好幾十里地,非常耽誤農活。現在只要家中有網,手機有流量,足不出戶就可查詢當月的收益情況,真是太好了。”4月6日,左云縣小京莊鄉小堡子村幾位已經下載安裝“網上國網”軟件的光伏發電戶無不高興地拍手叫好。通過下載“網上國網”,即可查詢用電和發電詳細數據,發電戶每月發電收益就可一目了然,輕松搞定。
“漫山遍野的光伏板像給荒山披上了藍色的‘鎧甲’,一排排民居屋頂上閃爍著光亮。別小看這些藍板板,這可是我們的搖錢樹,今天又收入了13塊6毛錢,夏天天氣好的話,一天能收入30多塊。”鵲兒山鎮青疙瘩村民劉永亮拿出手機向人們展示。“領跑項目讓我們村集體每年能夠收入土地流轉費20萬元,這筆收入對我們零收入的村集體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店灣鎮店灣村黨支部書記賈軍高興地說。
左云縣地處塞北黃土丘陵區,特別是東部山區溝壑縱橫,加之多年的煤炭開采形成了大面積的采空區,造林效果差、種植效益低,但卻有著優質的光照資源,全年光伏發電有效時間達1600多小時,且荒山荒坡廣闊,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左云縣把發展光伏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陽光工程”來抓,走出了一條“一次投資、循環發展、長期受益”的新路子,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光伏扶持全覆蓋,成為貧困戶穩定增收的支撐產業。到目前,全縣光伏發電戶達到了1533戶,總裝機容量達5200KW。2020年,又有兩個鄉鎮280多戶843KW的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緊張安裝中。
“漫山遍野的光伏板像給荒山披上了藍色的‘鎧甲’,一排排民居屋頂上閃爍著光亮。別小看這些藍板板,這可是我們的搖錢樹,今天又收入了13塊6毛錢,夏天天氣好的話,一天能收入30多塊。”鵲兒山鎮青疙瘩村民劉永亮拿出手機向人們展示。“領跑項目讓我們村集體每年能夠收入土地流轉費20萬元,這筆收入對我們零收入的村集體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店灣鎮店灣村黨支部書記賈軍高興地說。
左云縣地處塞北黃土丘陵區,特別是東部山區溝壑縱橫,加之多年的煤炭開采形成了大面積的采空區,造林效果差、種植效益低,但卻有著優質的光照資源,全年光伏發電有效時間達1600多小時,且荒山荒坡廣闊,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左云縣把發展光伏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陽光工程”來抓,走出了一條“一次投資、循環發展、長期受益”的新路子,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光伏扶持全覆蓋,成為貧困戶穩定增收的支撐產業。到目前,全縣光伏發電戶達到了1533戶,總裝機容量達5200KW。2020年,又有兩個鄉鎮280多戶843KW的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緊張安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