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光伏產業影響,金剛石切割線行業已是一片紅海。
日前,被稱為“金剛線三劍客”之一的東尼電子(603595.SH)發布2019年年報顯示,其全年營業收入為6.6億元,同比減少24.26%;凈利潤為虧損1.5億元,同比減少228.65%。
這是東尼電子自201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對此,東尼電子表示,主要原因為金剛石切割線業務受光伏產業政策和行業市場影響,需求大幅下滑,單價大幅下降,公司對該業務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損失。
與東尼電子齊名的另外“兩劍客”日子也并不好過。岱勒新材(300700.SZ)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樣由盈轉虧4600萬元,同比減少234.79%;三超新材(300554.SZ)凈利潤為985萬元,同比下降73.46%。
東尼電子董秘辦人士對記者表示,金剛線分細線與粗線,細線用于切割硅片,粗線用于切割藍寶石,公司目前用于切割藍寶石的粗線仍在正常生產,但細線部分目前將暫停運行,以后是否再重啟還要看光伏平價上網的進度情況。
三劍客扎堆上市
金剛石切割線在光伏行業中被應用于單晶硅硅片的切割。比起傳統的砂漿鋼線切割技術,金剛石切割線的線徑更細、硅片更薄,其應用和發展使得單晶硅硅片的成本大幅下降,成為單晶硅逐漸取代多晶硅的重要推手,也造就了單晶硅巨頭隆基的崛起。
金剛線第一代產品出現在2007年6月,早期核心工藝被日本廠商所壟斷。2015年后,隨著在光伏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金剛線工藝開始逐漸國產化,也給相關廠商帶來了豐厚利潤。
2017年4月、7月、9月,金剛線生產商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先后登陸資本市場,被稱為“金剛線三劍客”。加上原本的上市公司產能轉型和新晉布局,A股中一時間有了近十家金剛線相關企業。
金剛線一開始也并沒有讓這些企業失望。2017年年報顯示,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27%、173%和188%,金剛線業務的毛利率也分別高達48%、56%和46%。
但隨著高利潤而來的,是行業內企業的不斷擴產和競爭的加劇。僅以三劍客為例,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在IPO時分別募資2億元、3億元、1.9億元投入年產100萬km、200萬km和120萬km金剛石切割線項目。
而金剛線行業真正的巨頭美暢新材雖一直未能上市,其產能也在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間,從130萬km飛速擴張至1020萬km,增長近7倍。
但金剛線市場容量的成長空間并沒有跟上金剛線企業的擴張速度,甚至有分析人士的意見認為,市場供應量僅美暢新材加上三劍客中的一家就夠了,剩下的全都屬于產能過剩。尤其是在2018年531新政發布后,光伏市場整體降溫,金剛線行業雪上加霜。
資產減值1.9億
據東尼電子2019年年報顯示,其在全年總計提資產減值1.9億元,分別為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2億元、存貨跌價準備6600萬元和預付賬款壞賬準備600余萬元。東尼電子董秘辦人士也向《華夏時報》記者確認,這部分用于切割硅片的金剛線資產減值已全部完成,后續不會再有減值發生。
在分析行業局勢時,東尼電子認為,一邊是在最近兩年的快速發展與技術革新后,金剛線產品更迭速度開始下降,性能提升趨于穩定;而另一邊,隨著單晶份額的提升及金剛線切割性能的提高,單片耗線量大幅降低,總需求量大幅下滑。
同時東尼電子也指出,受金剛線生產企業擴產影響,目前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供大于求,單價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東尼電子在去年全年金剛線等光伏產品的營業收入大幅下降80%,而毛利率更是從2017年56%的巔峰一路跌至2019年的僅剩3%。與之相比,三超新材的金剛線毛利率雖也是大幅下滑,2019年保持在27%左右。
在行業激戰導致兩敗俱傷的同時,各方也在被迫做出調整。岱勒新材在2019年9月公告表示,原本募資2億元的金剛線新建產能延期,原因是公司決定進一步提升生產工藝和裝備自動化水平、優化投資建設節奏。
東尼電子則直接在重大事項承諾函中表示,本著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則,計劃后續對金剛線業務將進行減產或者停產處理,而對公司的其他業務如消費電子加大投入。
而即便行業內都出現了業績疲軟的態勢,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的吸引力仍然巨大。美暢新材在2018年10月即宣布沖刺創業板、一口氣擬融資超過23億元,在2019年9月再次報送更新的招股書后,目前尚無結果;而另一家金剛線廠商高測股份則在2019年12月申請科創板上市。
一片紅海之下,到底誰能從這場近身肉搏中撕殺和突圍成功仍未可知。據美暢新材官網最近公布的產品價格數據顯示,規格為60線的金剛線在2020年4月的預售價格為49元/km,較3月份繼續下跌超7%。而在3年前,這一產品的平均售價還超過220元。
日前,被稱為“金剛線三劍客”之一的東尼電子(603595.SH)發布2019年年報顯示,其全年營業收入為6.6億元,同比減少24.26%;凈利潤為虧損1.5億元,同比減少228.65%。
這是東尼電子自201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對此,東尼電子表示,主要原因為金剛石切割線業務受光伏產業政策和行業市場影響,需求大幅下滑,單價大幅下降,公司對該業務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損失。
與東尼電子齊名的另外“兩劍客”日子也并不好過。岱勒新材(300700.SZ)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樣由盈轉虧4600萬元,同比減少234.79%;三超新材(300554.SZ)凈利潤為985萬元,同比下降73.46%。
東尼電子董秘辦人士對記者表示,金剛線分細線與粗線,細線用于切割硅片,粗線用于切割藍寶石,公司目前用于切割藍寶石的粗線仍在正常生產,但細線部分目前將暫停運行,以后是否再重啟還要看光伏平價上網的進度情況。
三劍客扎堆上市
金剛石切割線在光伏行業中被應用于單晶硅硅片的切割。比起傳統的砂漿鋼線切割技術,金剛石切割線的線徑更細、硅片更薄,其應用和發展使得單晶硅硅片的成本大幅下降,成為單晶硅逐漸取代多晶硅的重要推手,也造就了單晶硅巨頭隆基的崛起。
金剛線第一代產品出現在2007年6月,早期核心工藝被日本廠商所壟斷。2015年后,隨著在光伏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金剛線工藝開始逐漸國產化,也給相關廠商帶來了豐厚利潤。
2017年4月、7月、9月,金剛線生產商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先后登陸資本市場,被稱為“金剛線三劍客”。加上原本的上市公司產能轉型和新晉布局,A股中一時間有了近十家金剛線相關企業。
金剛線一開始也并沒有讓這些企業失望。2017年年報顯示,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27%、173%和188%,金剛線業務的毛利率也分別高達48%、56%和46%。
但隨著高利潤而來的,是行業內企業的不斷擴產和競爭的加劇。僅以三劍客為例,三超新材、東尼電子、岱勒新材在IPO時分別募資2億元、3億元、1.9億元投入年產100萬km、200萬km和120萬km金剛石切割線項目。
而金剛線行業真正的巨頭美暢新材雖一直未能上市,其產能也在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間,從130萬km飛速擴張至1020萬km,增長近7倍。
但金剛線市場容量的成長空間并沒有跟上金剛線企業的擴張速度,甚至有分析人士的意見認為,市場供應量僅美暢新材加上三劍客中的一家就夠了,剩下的全都屬于產能過剩。尤其是在2018年531新政發布后,光伏市場整體降溫,金剛線行業雪上加霜。
資產減值1.9億
據東尼電子2019年年報顯示,其在全年總計提資產減值1.9億元,分別為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2億元、存貨跌價準備6600萬元和預付賬款壞賬準備600余萬元。東尼電子董秘辦人士也向《華夏時報》記者確認,這部分用于切割硅片的金剛線資產減值已全部完成,后續不會再有減值發生。
在分析行業局勢時,東尼電子認為,一邊是在最近兩年的快速發展與技術革新后,金剛線產品更迭速度開始下降,性能提升趨于穩定;而另一邊,隨著單晶份額的提升及金剛線切割性能的提高,單片耗線量大幅降低,總需求量大幅下滑。
同時東尼電子也指出,受金剛線生產企業擴產影響,目前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供大于求,單價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東尼電子在去年全年金剛線等光伏產品的營業收入大幅下降80%,而毛利率更是從2017年56%的巔峰一路跌至2019年的僅剩3%。與之相比,三超新材的金剛線毛利率雖也是大幅下滑,2019年保持在27%左右。
在行業激戰導致兩敗俱傷的同時,各方也在被迫做出調整。岱勒新材在2019年9月公告表示,原本募資2億元的金剛線新建產能延期,原因是公司決定進一步提升生產工藝和裝備自動化水平、優化投資建設節奏。
東尼電子則直接在重大事項承諾函中表示,本著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則,計劃后續對金剛線業務將進行減產或者停產處理,而對公司的其他業務如消費電子加大投入。
而即便行業內都出現了業績疲軟的態勢,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的吸引力仍然巨大。美暢新材在2018年10月即宣布沖刺創業板、一口氣擬融資超過23億元,在2019年9月再次報送更新的招股書后,目前尚無結果;而另一家金剛線廠商高測股份則在2019年12月申請科創板上市。
一片紅海之下,到底誰能從這場近身肉搏中撕殺和突圍成功仍未可知。據美暢新材官網最近公布的產品價格數據顯示,規格為60線的金剛線在2020年4月的預售價格為49元/km,較3月份繼續下跌超7%。而在3年前,這一產品的平均售價還超過2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