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作為國內光伏龍頭,目前已擁有8萬噸硅料,以及20GW電池片產能。公司發布了2020-2023發展規劃,目標成為全球能源龍頭企業。
硅料繼續堅定降本,順應單晶及N型發展趨勢。規劃2023年硅料產能提升至22-29萬噸,目前產品中單晶用硅料為85-90%,公司“543”成本戰略已實現,正在向“432”目標前進。未來將加大N型料的比例至40-80%。
電池片規劃體現靈活性,高效是最終方向。規劃2023年電池片產能達到80-100GW,并在金堂縣投資200億建設30GW電池產線。在新產線將考慮包括PERC+、TopCon、HJT等,尺寸上兼容210及以下所有系列。我們認為在供需雙重推動下,多晶硅料價格在2020上半年有望實現上漲。
供給端:國內產能建設高峰已過,OCI產能退出縮減供給。國內方面,我國硅料龍頭企業在2018-2019大幅擴張低價硅料產能,現階段幾乎沒有新增。海外方面,OCI韓國群山工廠已經宣布5.2萬噸光伏級多晶硅產能將退出。
需求端:2020硅片建設大年,硅料需求有穩定支撐。2020年將有大批單晶硅片產能落地,以隆基、中環、晶科為主,預計2020年新增單晶硅片產能近55GW,使總產能達到180-190GW,對硅料需求大幅增加。
OCI退出韓國光伏級多晶硅產能,對行業影響深遠。由于業績表現不佳,這部分產能將改為生產電子級多晶硅。我們認為OCI多晶硅業務受困的原因包括:
中國市場需求縮減沖擊多晶硅料價格。自2018年531后,中國市場出現大幅收窄,對供應鏈價格產生沖擊,多晶硅料價格大幅下跌。
中國硅料廠商大幅擴產加劇行業競爭。以通威、大全、東方希望、新特、協鑫等為代表的中國廠商,在2018-2019年大幅擴產,加劇了硅料領域競爭。
對韓國多晶硅執行反傾銷措施。自2020年1月20日起,對原產于韓國的 太陽能 級多晶硅繼續征收反傾銷稅,降低OCI多晶硅產品競爭力。我們認為OCI光伏級多晶硅產能的退出,意味著在四大環節中自給率最低的硅料,國產替代速度在加快,我國憑借著供給和需求一體化,以及極強的規模化優勢、技術迭代能力,將在光伏級多晶硅領域實現真正的絕對控制。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9-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48.5、461、57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7.4、37.3、49.6億元,EPS分別為0.71、0.96、1.28元,對應PE為23.2、17、12.8倍,給予“買入”評級。
通威股份(600438)從OCI產能退出看通威新規劃意義
硅料繼續堅定降本,順應單晶及N型發展趨勢。規劃2023年硅料產能提升至22-29萬噸,目前產品中單晶用硅料為85-90%,公司“543”成本戰略已實現,正在向“432”目標前進。未來將加大N型料的比例至40-80%。
電池片規劃體現靈活性,高效是最終方向。規劃2023年電池片產能達到80-100GW,并在金堂縣投資200億建設30GW電池產線。在新產線將考慮包括PERC+、TopCon、HJT等,尺寸上兼容210及以下所有系列。我們認為在供需雙重推動下,多晶硅料價格在2020上半年有望實現上漲。
供給端:國內產能建設高峰已過,OCI產能退出縮減供給。國內方面,我國硅料龍頭企業在2018-2019大幅擴張低價硅料產能,現階段幾乎沒有新增。海外方面,OCI韓國群山工廠已經宣布5.2萬噸光伏級多晶硅產能將退出。
需求端:2020硅片建設大年,硅料需求有穩定支撐。2020年將有大批單晶硅片產能落地,以隆基、中環、晶科為主,預計2020年新增單晶硅片產能近55GW,使總產能達到180-190GW,對硅料需求大幅增加。
OCI退出韓國光伏級多晶硅產能,對行業影響深遠。由于業績表現不佳,這部分產能將改為生產電子級多晶硅。我們認為OCI多晶硅業務受困的原因包括:
中國市場需求縮減沖擊多晶硅料價格。自2018年531后,中國市場出現大幅收窄,對供應鏈價格產生沖擊,多晶硅料價格大幅下跌。
中國硅料廠商大幅擴產加劇行業競爭。以通威、大全、東方希望、新特、協鑫等為代表的中國廠商,在2018-2019年大幅擴產,加劇了硅料領域競爭。
對韓國多晶硅執行反傾銷措施。自2020年1月20日起,對原產于韓國的 太陽能 級多晶硅繼續征收反傾銷稅,降低OCI多晶硅產品競爭力。我們認為OCI光伏級多晶硅產能的退出,意味著在四大環節中自給率最低的硅料,國產替代速度在加快,我國憑借著供給和需求一體化,以及極強的規模化優勢、技術迭代能力,將在光伏級多晶硅領域實現真正的絕對控制。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9-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48.5、461、57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7.4、37.3、49.6億元,EPS分別為0.71、0.96、1.28元,對應PE為23.2、17、12.8倍,給予“買入”評級。
通威股份(600438)從OCI產能退出看通威新規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