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增稅后減稅,竭力發展水光互補電力
1) 給全國水電企業增加一個稅種:庫容稅。然后又免去水電企業的所有稅收。所減免的稅收必需全部用在水光互補型光伏投資上。
2) 對水電庫區周邊土地進行等級劃分,對適合發展光伏的土地征收閑置稅。裝上光伏后免稅。不適合做光伏電站的土地免稅。
3) 當前水電和光伏發電的最大問題是消納,很多地方棄光棄水嚴重。低廉火電是棄光棄水的問題根源。對火電實行分季節分時段上網電價,對白天光照和雨季火電上網加征稅收以彌補水電企業減免的稅收,也可以避免因火電電價低造成棄光棄水。
2050年前是能源革命攻堅階段,按照目前發展,2050年前,全世界都能夠實現絕大部分能源來自可持續的太陽能。并進而實現:能源革命的第一階段目標,即以太陽能利用為核心,以"STS"(即solar to service。即太陽能轉換為服務人們生產生活的有用功)和經濟經濟價值為評判標準,找出太陽能應用的終極方案,并以太陽能空間能源的規模應用為成熟標志(如空間電推、月球、火星、空間站能源的規模化能源應用)。
實現光伏發電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已經是正在快速發生的事情。但是,當前各個國家、能源政策、從業人員仍想不到這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能源變革該如何發生。設想中的"碳奢侈品"政策是能源變革的高效催化劑。"碳奢侈品"政策不僅能夠加速光伏普及,解決光伏、光熱等太陽能發電,徹底解決太陽能儲能問題。還能夠在不增加電力售價,保證公平和不沖擊原有能源企業利益的情況下,合理有效地發展太陽能應用。
本文介紹"碳奢侈品"政策中,發展光伏發電是重中之重。個人分布式屋頂光伏、用電企業自發自用、城市城郊集體光伏和水光互補抽水蓄能是發展光伏的先鋒。只要把這4方面光伏發電市場做好,到2040年,光伏發電就能夠占全國用電量50%以上,也就是5萬億度以上。(為什么不鼓勵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比如在青海西藏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大力發展光伏電站。我們知道當前電價中有約28%以上成本是電網成本,大力發展用戶側光伏是減少電網擴容點有效辦法,而水光互補抽水蓄能同樣避免了電網建設成本,只利用已有電網。距離遠的高寒偏僻大規模光伏電站是不經濟的。)
2018年全國電力總生產量6.99萬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發電量4.92萬億千瓦時,占比70.4%;水電發電1.23萬億千瓦時,占比17.6%;全國并網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發電量分別為1775、3660、2944億千瓦時,分別占比2.6%、5.2%、4.1%。如圖1所示。
如何滿足未來20年電力需求,如果完全由光伏發電,儲能問題相當突出。解決儲能問題的兩大途徑是抽水蓄能和生物質利用。截至2018年底中國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為30GW,占發電總裝機1.6%;在建規模為50GW。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風抽水蓄能裝機達130GW。這樣的儲能裝機容量仍舊少得可憐。解決儲能問題,只有將占據中國發電總量17%以上的水電,完全安排到沒有太陽的時間段發電,有陽光的時間,水電站就用庫區及庫區附近的光伏發電上網。我們假設水光各占一半,那么這樣的儲能基本能夠滿足電力穩定的需求。由此可見,當前的規模光伏電站建設應該以水光互補為主。
水光互補的電站,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很成功了。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就是報道最多的。為了有更多清潔廉價的電力。我們應該不遺余力發展水光互補。在碳奢侈品政策中,水光互補的政策如下:
對所有投產運行超過5年水電站征收庫容稅,庫容稅根據庫容占地面積計算。
對全國水電站統計電力上網價格0.5元/度,水電站的光伏發電同樣是0.5元/度。對水電、光伏上網電量征收增值稅、庫容稅等等。根據實際情況征收,當水電度電成本較低,如0.1元/度的水電站,照樣征收0.4元/度的稅收,如果該水電站將所有納稅款投入光伏電站建設,那么這些稅收在企業光伏電站投資立項時直接退稅,全額返還。此外,國家還可以成立一個由這些庫容稅等稅收匯聚起來的水光互補基金,提前預支稅收,提前退稅。以支持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水電站建設光伏。比如三峽庫區需要安裝光伏項目年發電量900億度,需要安裝光伏面板為75GW,按大規模光伏電站PEC價格3.5元/W。需要投資資金2625億元。而中國一年有水電企業繳納的庫容稅等稅收,假定每度稅收0.2元。年發電1.23萬億度,稅收總額2460億元。這個基金足夠再建一個三峽。這樣的政策從2020年實現到2040年,全國新增水光互補高質量高穩定性電力為1.8萬億度。從而實現水光互補,水電光電各一半的目標。對于水電企業來說光伏的投資成本為零,只需要維護成本,這個時候國家可以對水電企業的光伏發電征收高額企業所得稅,并將這些稅收加入水光互補基金。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錢都是通過電價提升的。最終消費者買單。這話不假,按照中國售電價格總額3萬來計算,每年增加3000億的稅收作為光伏投資,相當于電價提升了10%。可是每年3000億的增稅,經濟成本對于中國百萬億的體量來說極其微小。而且,當水光互補項目實行之后,水光互補項目中光伏發電收益將大部分歸入水光互補基金。只需要前5年,即2020年~2025年,連續征收夠1.5萬億水光互補啟動基金。5年后,水光互補基金的成本將不會讓消費者均攤。靠著這個基金的滾動投資就可以維持水光互補項目的正常運行,屆時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電力。
當然,也可以讓火電企業來負責這些成本,火電企業度電成本較低。給水電,光伏發電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我們讓白天光照條件較好、雨季水力充沛的時候,適當降低火電上網電價。以減少火電的發電,提高水電、火電的消納。這樣的方法非常可行,也凸顯了火電企業的價值。為什么這么說呢?在歐洲,他們激進地關閉了火電,而不是讓火電在生命周期到了之后退出,這么愚蠢的做法。如果讓火電企業承擔了水光互補基金的成本。相當于給火電企業保命符,讓火電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后退出,這樣也是火電企業樂見其成的。
有了投資光伏的基金,土地來源仍是問題。水電站水面光伏,是土地來源之一。但遠遠不夠。如何才能夠獲得更好的土地資源?土地是國家的,但使用權在個人。水電站水庫周邊的土地往往是成片的荒蕪之地。相當于閑置。如果國家通過立法,將水庫周邊50公里范圍內的土地劃分為適宜光伏發電區域。扣除耕地后,所有土地的產出低于一定值,加征土地閑置稅收。按陽光照射強度計算,按每平米征收1天的光照發電電量上網電價稅收,稅收加入水光互補基金。而這些土地如果能夠裝上光伏面板。那么這些土地使用權的所有者可以獲得2天光照發電量的收益。按每平米年發電量120度計算。土地使用權的所有者每年可以獲得200元每畝的純收益。被征收土地閑置稅的個人、企業都能夠在安裝光伏面板后獲得非常豐厚的收益。
以上是個人對"碳奢侈品"政策中水光互補內容的看法,作者作為一名垃圾處理發電站設計人員。對電力行業運作規律的了解有限。文中內容難免錯漏。且人言低微,提倡的方案需要經過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認可、完善。在這里只是拋磚引玉。
也請有權有勢有名望的讀者幫忙轉發擴散。
"碳奢侈品"政策是當前提升經濟增速的最好經濟措施。
如果能夠將光伏年裝機總量刺激到200~400GW,那么可以貢獻光伏消費市場近萬億。拉動的GDP增長,將會是多少?
1) 給全國水電企業增加一個稅種:庫容稅。然后又免去水電企業的所有稅收。所減免的稅收必需全部用在水光互補型光伏投資上。
2) 對水電庫區周邊土地進行等級劃分,對適合發展光伏的土地征收閑置稅。裝上光伏后免稅。不適合做光伏電站的土地免稅。
3) 當前水電和光伏發電的最大問題是消納,很多地方棄光棄水嚴重。低廉火電是棄光棄水的問題根源。對火電實行分季節分時段上網電價,對白天光照和雨季火電上網加征稅收以彌補水電企業減免的稅收,也可以避免因火電電價低造成棄光棄水。
2050年前是能源革命攻堅階段,按照目前發展,2050年前,全世界都能夠實現絕大部分能源來自可持續的太陽能。并進而實現:能源革命的第一階段目標,即以太陽能利用為核心,以"STS"(即solar to service。即太陽能轉換為服務人們生產生活的有用功)和經濟經濟價值為評判標準,找出太陽能應用的終極方案,并以太陽能空間能源的規模應用為成熟標志(如空間電推、月球、火星、空間站能源的規模化能源應用)。
實現光伏發電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已經是正在快速發生的事情。但是,當前各個國家、能源政策、從業人員仍想不到這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能源變革該如何發生。設想中的"碳奢侈品"政策是能源變革的高效催化劑。"碳奢侈品"政策不僅能夠加速光伏普及,解決光伏、光熱等太陽能發電,徹底解決太陽能儲能問題。還能夠在不增加電力售價,保證公平和不沖擊原有能源企業利益的情況下,合理有效地發展太陽能應用。
本文介紹"碳奢侈品"政策中,發展光伏發電是重中之重。個人分布式屋頂光伏、用電企業自發自用、城市城郊集體光伏和水光互補抽水蓄能是發展光伏的先鋒。只要把這4方面光伏發電市場做好,到2040年,光伏發電就能夠占全國用電量50%以上,也就是5萬億度以上。(為什么不鼓勵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比如在青海西藏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大力發展光伏電站。我們知道當前電價中有約28%以上成本是電網成本,大力發展用戶側光伏是減少電網擴容點有效辦法,而水光互補抽水蓄能同樣避免了電網建設成本,只利用已有電網。距離遠的高寒偏僻大規模光伏電站是不經濟的。)
2018年全國電力總生產量6.99萬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發電量4.92萬億千瓦時,占比70.4%;水電發電1.23萬億千瓦時,占比17.6%;全國并網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發電量分別為1775、3660、2944億千瓦時,分別占比2.6%、5.2%、4.1%。如圖1所示。

圖 1 2018年中國電力結構組成(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單位:%)

圖 2 中國近8年電力市場規模(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單位:萬億元人民幣)

圖 3 2010~2018平均電力價格(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單位:元/千瓦時)
圖1~3可知,電力市場規模占GDP約4%。而2018年全國石油原油消耗6.5億噸,原油購買總價約2.3萬億。按照每噸石油可發12000度電,最高30%發電量計算,完全取代石油需要約2.34萬億度電。而LY混動車的如果能夠實現,可以降低90%以上的油耗。并在2030年前實行傳統燃油車退市。也就是說到2030年后,中國的電力需求要在8萬億度以上。即便光伏能以每年200GW的裝機容量增加,也難以滿足這樣龐大的需求。如果沒有經濟刺激措施。未來20年電力短缺將會是常態。如何滿足未來20年電力需求,如果完全由光伏發電,儲能問題相當突出。解決儲能問題的兩大途徑是抽水蓄能和生物質利用。截至2018年底中國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為30GW,占發電總裝機1.6%;在建規模為50GW。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風抽水蓄能裝機達130GW。這樣的儲能裝機容量仍舊少得可憐。解決儲能問題,只有將占據中國發電總量17%以上的水電,完全安排到沒有太陽的時間段發電,有陽光的時間,水電站就用庫區及庫區附近的光伏發電上網。我們假設水光各占一半,那么這樣的儲能基本能夠滿足電力穩定的需求。由此可見,當前的規模光伏電站建設應該以水光互補為主。
水光互補的電站,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很成功了。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就是報道最多的。為了有更多清潔廉價的電力。我們應該不遺余力發展水光互補。在碳奢侈品政策中,水光互補的政策如下:
對所有投產運行超過5年水電站征收庫容稅,庫容稅根據庫容占地面積計算。
對全國水電站統計電力上網價格0.5元/度,水電站的光伏發電同樣是0.5元/度。對水電、光伏上網電量征收增值稅、庫容稅等等。根據實際情況征收,當水電度電成本較低,如0.1元/度的水電站,照樣征收0.4元/度的稅收,如果該水電站將所有納稅款投入光伏電站建設,那么這些稅收在企業光伏電站投資立項時直接退稅,全額返還。此外,國家還可以成立一個由這些庫容稅等稅收匯聚起來的水光互補基金,提前預支稅收,提前退稅。以支持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水電站建設光伏。比如三峽庫區需要安裝光伏項目年發電量900億度,需要安裝光伏面板為75GW,按大規模光伏電站PEC價格3.5元/W。需要投資資金2625億元。而中國一年有水電企業繳納的庫容稅等稅收,假定每度稅收0.2元。年發電1.23萬億度,稅收總額2460億元。這個基金足夠再建一個三峽。這樣的政策從2020年實現到2040年,全國新增水光互補高質量高穩定性電力為1.8萬億度。從而實現水光互補,水電光電各一半的目標。對于水電企業來說光伏的投資成本為零,只需要維護成本,這個時候國家可以對水電企業的光伏發電征收高額企業所得稅,并將這些稅收加入水光互補基金。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錢都是通過電價提升的。最終消費者買單。這話不假,按照中國售電價格總額3萬來計算,每年增加3000億的稅收作為光伏投資,相當于電價提升了10%。可是每年3000億的增稅,經濟成本對于中國百萬億的體量來說極其微小。而且,當水光互補項目實行之后,水光互補項目中光伏發電收益將大部分歸入水光互補基金。只需要前5年,即2020年~2025年,連續征收夠1.5萬億水光互補啟動基金。5年后,水光互補基金的成本將不會讓消費者均攤。靠著這個基金的滾動投資就可以維持水光互補項目的正常運行,屆時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電力。
當然,也可以讓火電企業來負責這些成本,火電企業度電成本較低。給水電,光伏發電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我們讓白天光照條件較好、雨季水力充沛的時候,適當降低火電上網電價。以減少火電的發電,提高水電、火電的消納。這樣的方法非常可行,也凸顯了火電企業的價值。為什么這么說呢?在歐洲,他們激進地關閉了火電,而不是讓火電在生命周期到了之后退出,這么愚蠢的做法。如果讓火電企業承擔了水光互補基金的成本。相當于給火電企業保命符,讓火電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后退出,這樣也是火電企業樂見其成的。
有了投資光伏的基金,土地來源仍是問題。水電站水面光伏,是土地來源之一。但遠遠不夠。如何才能夠獲得更好的土地資源?土地是國家的,但使用權在個人。水電站水庫周邊的土地往往是成片的荒蕪之地。相當于閑置。如果國家通過立法,將水庫周邊50公里范圍內的土地劃分為適宜光伏發電區域。扣除耕地后,所有土地的產出低于一定值,加征土地閑置稅收。按陽光照射強度計算,按每平米征收1天的光照發電電量上網電價稅收,稅收加入水光互補基金。而這些土地如果能夠裝上光伏面板。那么這些土地使用權的所有者可以獲得2天光照發電量的收益。按每平米年發電量120度計算。土地使用權的所有者每年可以獲得200元每畝的純收益。被征收土地閑置稅的個人、企業都能夠在安裝光伏面板后獲得非常豐厚的收益。
以上是個人對"碳奢侈品"政策中水光互補內容的看法,作者作為一名垃圾處理發電站設計人員。對電力行業運作規律的了解有限。文中內容難免錯漏。且人言低微,提倡的方案需要經過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認可、完善。在這里只是拋磚引玉。
也請有權有勢有名望的讀者幫忙轉發擴散。
"碳奢侈品"政策是當前提升經濟增速的最好經濟措施。
如果能夠將光伏年裝機總量刺激到200~400GW,那么可以貢獻光伏消費市場近萬億。拉動的GDP增長,將會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