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隨著退坡預期逐漸被消化,光伏板塊橫盤震蕩,加之上游成本下降,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逐漸走低,令平價上網更近一步,可以說目前光伏板塊正在蓄力,不過想要實現行業爆發可能還有一些阻力。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1-10月,國內多晶硅、硅片和電池片總產量分別達27.6萬噸、113.7GW、93.3GW,同比分別增長34.6%、46.1%、54.2%,并且上述三類光伏產品的產量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的產量。
據了解,2011年至2019年我國光伏平均度電成本(LCOE)從0.247美元/kW 下降至0.066美元/kW,降幅達到73.28%,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及技術水平提升的多方面作用。
而同期標桿電價下降幅度最大的I類資源區從1.15元/kW下降至0.55元/kW,降幅為52.17%,成本端更快的下降速度保證了企業盈利水平,縮短行業降本增效的陣痛期。
目前,中國光伏行業已經從高速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高質量發展轉變,在政策上,將更偏重于穩健可持續發展,推進產業鏈的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
受政策影響,我國光伏市場在2019年并未表現出積極需求,新增光伏裝機量出現下滑。實際上,在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多數光伏企業選擇觀望。而當政策明確后,由于競價補貼項目執行周期短,促使產業鏈各公司持續觀望的意愿增強。
政策的延遲公布和機制的巨大變化,導致大量光伏項目(業內預計約20GW)結轉至2020年,最終使得2019年度的光伏新增實際裝機量大幅下滑。繼2018年度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下滑至44GW后,去年前三季度,光伏行業新增裝機量僅有15.99GW,同比下滑約54%。
光伏板塊目前處在蓄勢待發的位置。光伏玻璃目前的漲幅已經較高,但是短期行情可能還將持續。產業鏈其他企業都處在底部區域,從技術上講,當前不少光伏發電企業已經可以達到平價上網的要求;
而且政策面已經逐漸企穩,隨著度電成本進一步下降提升利潤空間,補貼退坡過渡期結束行業完成調整,業績逐漸釋放實現扭虧為盈,未來的想象空間還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1-10月,國內多晶硅、硅片和電池片總產量分別達27.6萬噸、113.7GW、93.3GW,同比分別增長34.6%、46.1%、54.2%,并且上述三類光伏產品的產量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的產量。
據了解,2011年至2019年我國光伏平均度電成本(LCOE)從0.247美元/kW 下降至0.066美元/kW,降幅達到73.28%,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及技術水平提升的多方面作用。
而同期標桿電價下降幅度最大的I類資源區從1.15元/kW下降至0.55元/kW,降幅為52.17%,成本端更快的下降速度保證了企業盈利水平,縮短行業降本增效的陣痛期。
目前,中國光伏行業已經從高速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高質量發展轉變,在政策上,將更偏重于穩健可持續發展,推進產業鏈的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
受政策影響,我國光伏市場在2019年并未表現出積極需求,新增光伏裝機量出現下滑。實際上,在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多數光伏企業選擇觀望。而當政策明確后,由于競價補貼項目執行周期短,促使產業鏈各公司持續觀望的意愿增強。
政策的延遲公布和機制的巨大變化,導致大量光伏項目(業內預計約20GW)結轉至2020年,最終使得2019年度的光伏新增實際裝機量大幅下滑。繼2018年度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下滑至44GW后,去年前三季度,光伏行業新增裝機量僅有15.99GW,同比下滑約54%。
光伏板塊目前處在蓄勢待發的位置。光伏玻璃目前的漲幅已經較高,但是短期行情可能還將持續。產業鏈其他企業都處在底部區域,從技術上講,當前不少光伏發電企業已經可以達到平價上網的要求;
而且政策面已經逐漸企穩,隨著度電成本進一步下降提升利潤空間,補貼退坡過渡期結束行業完成調整,業績逐漸釋放實現扭虧為盈,未來的想象空間還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