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由國網青海電科院主導實施的科技項目《基于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項目評價,標志著青海省電力公司在廢棄太陽能電池規模化、低能耗、低成本的資源化處理和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促進青海乃至我國新能源發電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民生和經濟效益。項目整體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我國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青海依托區位優勢打造光伏產業全產業鏈,已成為世界上光伏電站大規模并網最集中的地區。光伏發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太陽能電池板老化退役、回收利用的難題,將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垃圾,青海作為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位居首位的大省,如何對太陽能電池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處理回收已成為產業界和環保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應對挑戰,由國網青海電科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同承擔實施的“基于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項目于2018年初立項并實施。
據項目組介紹,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也是資源寶庫,光伏組件的絕大部分可用作循環再造的材料,具有可觀的回收價值,亟需環保、高效的光伏組件處理技術和裝備。因此這一項目圍繞新能源發電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針對退役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處理回收的難題,研發了基于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裝置,提出了新型環保的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項目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據悉,該項目利用液電效應回收太陽能電池板的關鍵解離過程發生在自來水中,回收過程中既不采用化學試劑,也不會產生廢水、廢液,同時還避免了粉塵污染,減少了對從業人員生命健康危害,降低了土壤、大氣及水源的環境污染,達到回收處理過程無害化,環保效益明顯。利用本項目研究的粒徑分布特征,經過選擇性篩分、過濾、干燥等工序,可實現太陽能電池板解離后的玻璃、金屬、硅粉等各種不同類型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同時,相比傳統的機械拆分,具有更少的材料浪費和更好的破碎效果,液電效應處理能耗只有機械處理能耗的一半,在處理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為我國廢棄太陽能電池板環保回收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近年來,我國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青海依托區位優勢打造光伏產業全產業鏈,已成為世界上光伏電站大規模并網最集中的地區。光伏發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太陽能電池板老化退役、回收利用的難題,將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垃圾,青海作為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位居首位的大省,如何對太陽能電池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處理回收已成為產業界和環保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應對挑戰,由國網青海電科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同承擔實施的“基于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項目于2018年初立項并實施。
據項目組介紹,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也是資源寶庫,光伏組件的絕大部分可用作循環再造的材料,具有可觀的回收價值,亟需環保、高效的光伏組件處理技術和裝備。因此這一項目圍繞新能源發電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針對退役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處理回收的難題,研發了基于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裝置,提出了新型環保的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項目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據悉,該項目利用液電效應回收太陽能電池板的關鍵解離過程發生在自來水中,回收過程中既不采用化學試劑,也不會產生廢水、廢液,同時還避免了粉塵污染,減少了對從業人員生命健康危害,降低了土壤、大氣及水源的環境污染,達到回收處理過程無害化,環保效益明顯。利用本項目研究的粒徑分布特征,經過選擇性篩分、過濾、干燥等工序,可實現太陽能電池板解離后的玻璃、金屬、硅粉等各種不同類型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同時,相比傳統的機械拆分,具有更少的材料浪費和更好的破碎效果,液電效應處理能耗只有機械處理能耗的一半,在處理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為我國廢棄太陽能電池板環保回收提供新的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