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贛縣區沙地鎮沙地村委會時,村里正在播放光伏電站維護視頻,參訓人員一邊認真觀看,一邊時不時地記筆記。這是該村專門為光伏電站運維管護人員舉辦的培訓班,貧困戶盧健在培訓結束后說:“這樣手把手教的技能培訓班,既學習了理論知識,又得到了實操鍛煉,關鍵是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加收入,再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也不用擔心沒法顧家。”
據統計,贛縣區182個貧困村先后建成了469個光伏扶貧電站,覆蓋全區13310戶貧困戶,目前已投運滿1年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總發電量為614.6萬千瓦時,總上網電量為596.5萬千瓦時,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同時也讓貧困戶受益,僅沙地村每戶貧困戶每年就能獲益近千元。
近年來,贛縣區由區委組織部門牽頭,區發改委、扶貧辦和電力公司等部門單位聯合,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幫扶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助資金等,多渠道為光伏扶貧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該區結合當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的自然優勢,充分調研,合理規劃與選址,確保電站安裝運行。針對無力承擔自籌資金的貧困村,相關部門幫助其申請“產業扶貧信貸通”等扶貧優惠貸款妥善解決,鼓勵各駐村定點扶貧部門單位、愛心企業、社會力量,以捐資或捐贈設備等方式,拓寬發展光伏扶貧項目的資金渠道;組織相關專業人士定期向各村村民傳授光伏電站使用維護知識,為電站的運行和維護提供人力支持。
據統計,贛縣區182個貧困村先后建成了469個光伏扶貧電站,覆蓋全區13310戶貧困戶,目前已投運滿1年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總發電量為614.6萬千瓦時,總上網電量為596.5萬千瓦時,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同時也讓貧困戶受益,僅沙地村每戶貧困戶每年就能獲益近千元。
近年來,贛縣區由區委組織部門牽頭,區發改委、扶貧辦和電力公司等部門單位聯合,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幫扶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助資金等,多渠道為光伏扶貧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該區結合當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的自然優勢,充分調研,合理規劃與選址,確保電站安裝運行。針對無力承擔自籌資金的貧困村,相關部門幫助其申請“產業扶貧信貸通”等扶貧優惠貸款妥善解決,鼓勵各駐村定點扶貧部門單位、愛心企業、社會力量,以捐資或捐贈設備等方式,拓寬發展光伏扶貧項目的資金渠道;組織相關專業人士定期向各村村民傳授光伏電站使用維護知識,為電站的運行和維護提供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