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利用光伏發電對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無勞動能力,以及殘疾人貧困戶進行幫扶的一項措施,海原縣104個貧困村的光伏發電村級電站于6月30日全部實現并網發電,并運行正常。
“光伏扶貧作為產業脫貧的重要抓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實現全面脫貧的重要舉措。”日前,海原縣扶貧辦負責人對記者說,海原縣“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一、二期,共104個村級電站,總裝機容量31.2兆瓦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此項目按照“積極穩妥、分步推進”的原則,分兩年建設,其中2018年開工一期建設50個,規模為15兆瓦,于今年4月份順利并網成功,成為自治區首批實現并網發電的“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2019年二期建設54個,規模為16.2兆瓦,于6月30日并網發電。
光伏扶貧是資產收益扶貧的有效方式,是產業扶貧的有效途徑之一。海原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的全容量并網,將為104個貧困村增加每年約946.4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個村約9.1萬元),有效解決“空殼”村的問題,同時也為447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帶來不低于3000元的收益。這不僅完成了國家、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交付的6月30日前全容量并網的任務,對海原“打好綠色能源牌,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戰略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光伏扶貧作為產業脫貧的重要抓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實現全面脫貧的重要舉措。”日前,海原縣扶貧辦負責人對記者說,海原縣“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一、二期,共104個村級電站,總裝機容量31.2兆瓦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此項目按照“積極穩妥、分步推進”的原則,分兩年建設,其中2018年開工一期建設50個,規模為15兆瓦,于今年4月份順利并網成功,成為自治區首批實現并網發電的“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2019年二期建設54個,規模為16.2兆瓦,于6月30日并網發電。
光伏扶貧是資產收益扶貧的有效方式,是產業扶貧的有效途徑之一。海原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的全容量并網,將為104個貧困村增加每年約946.4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個村約9.1萬元),有效解決“空殼”村的問題,同時也為447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帶來不低于3000元的收益。這不僅完成了國家、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交付的6月30日前全容量并網的任務,對海原“打好綠色能源牌,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戰略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