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讓我們除去家里用的電能免費用,每年還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看著眼前一塊塊閃閃發亮的太陽能板,江蘇徐州市豐縣順河鎮78歲的張蘭英老人十分感慨。
光伏電站不僅給貧困家庭帶來增收的“大禮包”,還為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陽光越充足,發的電越多,村集體的收入就越高。光伏發電解決了我們村集體脫貧難題,實現了‘造血’式扶貧。”豐縣師寨鎮汪屯村村主任說。師寨鎮汪屯村600戶分布式光伏扶貧發電項目2017年6月30日并網運行,截至目前,累計發電60萬千瓦時,結算電費23萬元,發放補貼26萬元。
在豐縣不少貧困村,能看到片片光伏電池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據統計,目前,該縣共建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500余個、戶用光伏扶貧發電系統近6000個,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為1.6萬戶貧困戶年增收1500元至3000元。
近年來,該縣還將光伏扶貧與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把光伏扶貧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大力推進“光伏+美麗鄉村”“光伏+就業”“光伏+產業”等多種形式,將各種推動扶貧的元素有機串聯起來,全力打好“組合拳”,進一步外延了扶貧各領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形成了“光伏+”的精準扶貧模式。
光伏電站不僅給貧困家庭帶來增收的“大禮包”,還為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陽光越充足,發的電越多,村集體的收入就越高。光伏發電解決了我們村集體脫貧難題,實現了‘造血’式扶貧。”豐縣師寨鎮汪屯村村主任說。師寨鎮汪屯村600戶分布式光伏扶貧發電項目2017年6月30日并網運行,截至目前,累計發電60萬千瓦時,結算電費23萬元,發放補貼26萬元。
在豐縣不少貧困村,能看到片片光伏電池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據統計,目前,該縣共建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500余個、戶用光伏扶貧發電系統近6000個,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為1.6萬戶貧困戶年增收1500元至3000元。
近年來,該縣還將光伏扶貧與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把光伏扶貧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大力推進“光伏+美麗鄉村”“光伏+就業”“光伏+產業”等多種形式,將各種推動扶貧的元素有機串聯起來,全力打好“組合拳”,進一步外延了扶貧各領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形成了“光伏+”的精準扶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