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水為唯一排放物的氫氣,其作為運輸能源的優勢毋庸置疑,但只要有4%的氣體與空氣混合,它就會產生高度易燃的氫氧氣體,使氫動力汽車極易發生高速爆炸。因此,為了使氫動力運輸成為可能,就需要有最迅速、最靈敏的氫泄漏檢測系統。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已經在《自然材料》雜志上發表了其研究成果——他們發明了史上首款可以在一秒鐘內檢測到空氣中0.1%氫氣的傳感器。
科學家們開發出的這一優化納米傳感器,其檢測氫泄漏過程中產生的等離子體的能力,通過包裹在套件周圍的塑料屏蔽罩得到了增強。當傳感器中的金屬納米粒子被照亮并捕獲可見光時,就會產生等離子體。通過對塑料和傳感器間的最佳平衡性進行測試,科學家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傳感器的響應能力和靈敏度。
來自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物理系的研究員Ferry Nugroho表示,他們不僅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快的氫氣傳感器,而且這種傳感器具有長期的穩定性,不會失效。與其他氫傳感器不同,新型傳感器因為有塑料屏蔽罩的保護,因而不需要經常進行再次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