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太陽電池是當前新能源領域光伏行業的主導產品,全球年產能高達100GW。電池效率的提升有賴于電池光學和電學性能的同步提高。蘇州大學蘇曉東教授課題組自2012年開始研究濕法黑硅技術,通過制備獨特的納米/亞微米絨面實現了電池光學和電學性能的同步提高。濕法黑硅技術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實現了大規模的產業化應用,對光伏行業的降本增效意義重大,也大大加速了我國光伏發電平價時代的早日實現。近五年團隊在該領域發表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10余項。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論文如下:
2014
2014年,在Adv. Funct. Mater.發表自主研發的濕法黑硅技術論文,首次報道濕法多晶黑硅太陽電池效率超過產線常規電池,并在合作企業阿特斯陽光電力率先實現產業化生產。
2015
2015年,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發表論文,報道了黑硅技術能夠解決下一代金剛線切多晶硅電池的制絨難題,并很快發展為金剛線切多晶硅電池的標準工藝,形成超千億的市場。
2017
2017年,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發表論文,報道了濕法黑硅技術成功應用于類單晶硅太陽電池,并能獲得具有優異陷光性能的倒金字塔結構,從而提升電池的效率。目前類單晶太陽電池已經進入規模生產階段,同時驗證了該低成本和全光譜陷光的倒金字塔絨面技術,有望應用于單晶硅太陽電池。
2019
2019年,最新發表在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的論文,提出了互補刻蝕的新機制,所制備的多晶黑硅電池外觀均勻,并具有優異的電池/組件弱光響應以及較高發電功率。
蘇曉東教授,現任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阿特斯光伏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包括新型光伏材料與器件、高效晶硅太陽電池技術、微納米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等。先后承擔國家級、省市級、產學研項目10余項,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Sol. Energy Mater. & Sol. Cells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
2014
2014年,在Adv. Funct. Mater.發表自主研發的濕法黑硅技術論文,首次報道濕法多晶黑硅太陽電池效率超過產線常規電池,并在合作企業阿特斯陽光電力率先實現產業化生產。

▲ 鏈接:http://dx.doi.org/10.1002/adfm.201401589
2015
2015年,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發表論文,報道了黑硅技術能夠解決下一代金剛線切多晶硅電池的制絨難題,并很快發展為金剛線切多晶硅電池的標準工藝,形成超千億的市場。

▲ 鏈接:http://dx.doi.org/10.1016/j.solmat.2015.05.030
2017
2017年,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發表論文,報道了濕法黑硅技術成功應用于類單晶硅太陽電池,并能獲得具有優異陷光性能的倒金字塔結構,從而提升電池的效率。目前類單晶太陽電池已經進入規模生產階段,同時驗證了該低成本和全光譜陷光的倒金字塔絨面技術,有望應用于單晶硅太陽電池。

▲ 鏈接:http://dx.doi.org/10.1016/j.solmat.2017.02.002
2019
2019年,最新發表在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的論文,提出了互補刻蝕的新機制,所制備的多晶黑硅電池外觀均勻,并具有優異的電池/組件弱光響應以及較高發電功率。

▲ 鏈接:http://dx.doi.org/10.1002/pip.3125
蘇曉東教授,現任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阿特斯光伏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包括新型光伏材料與器件、高效晶硅太陽電池技術、微納米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等。先后承擔國家級、省市級、產學研項目10余項,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Sol. Energy Mater. & Sol. Cells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