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治區統計局捷報頻傳,昨日,記者了解到,2018年,內蒙古各地推動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布局,轉換發展新動能,全區新能源發電量實現快速增長,風能、水力發電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太陽能發電保持增長,新能源發電利用效率和電力裝機容量實現穩步提升。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新能源發電量增勢向好
2018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發電量695.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8%,占全區發電量的14.4%,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風力發電570.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4%;太陽能發電84.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9%;水力發電34.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1%;生物質發電5.2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0.5%。
新能源發電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8年新能源發電量中,風電占比最高,達82.0%,其他依次為太陽能占比12.2%,水電占比5.0%,生物質能發電占比0.8%。
新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占比持續提升
2018年,全區新能源電力裝機容量4051.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6%,占全區電力裝機總容量的33.0%,比重較上年提升2.0個百分點。其中:風力發電裝機容量2868.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932.9萬千瓦,水力發電裝機容量238.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2.1萬千瓦。
新能源發電設備利用情況“三升一降”
2018年,全區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204小時,比上年增長6.8%;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873小時,比上年增長93.0%;生物質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841小時,比上年增長3.7%;太陽能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384小時,比上年下降9.1%。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新能源發電量增勢向好
2018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發電量695.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8%,占全區發電量的14.4%,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風力發電570.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4%;太陽能發電84.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9%;水力發電34.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1%;生物質發電5.2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0.5%。
新能源發電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8年新能源發電量中,風電占比最高,達82.0%,其他依次為太陽能占比12.2%,水電占比5.0%,生物質能發電占比0.8%。

新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占比持續提升
2018年,全區新能源電力裝機容量4051.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6%,占全區電力裝機總容量的33.0%,比重較上年提升2.0個百分點。其中:風力發電裝機容量2868.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932.9萬千瓦,水力發電裝機容量238.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2.1萬千瓦。
新能源發電設備利用情況“三升一降”
2018年,全區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204小時,比上年增長6.8%;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873小時,比上年增長93.0%;生物質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841小時,比上年增長3.7%;太陽能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384小時,比上年下降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