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光伏市場一度“急剎車”,四季度又堅韌前行。2019年光伏行業形勢會如何?集邦新能源分析師施順耀近日在“光伏行業2018年發展回顧與2019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預計,2019年全球市場的需求為111.3GW。未來,包含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每年大概會在100GW到110GW之間浮動。
在施順耀看來,貿易壁壘的建立導致全球對立局勢升溫,不利于自由交易發展。整個全球需求市場發展將以穩定的裝機量持平,但是個別量體持續分散化。供應鏈高度集中于中國廠家的產能,市場淡旺季易受個別國家的政策牽制。國內廠家發展逐漸邁入大者恒大的格局,整體供應鏈更加集中化。
對于2018年多晶硅市場的發展狀況與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提到,受需求和新政影響,2018年全年多晶硅價格一路下跌,因此月度產量和企業產量分化明顯;受中國光伏終端需求縮減影響,多晶硅累計進口量近十年來首年同比下降,但是多晶硅產能擴張期仍在繼續。
馬海天提醒,要注意多晶硅產業發展中的產能過剩和產品品質問題。需求和供應不利的情況在2019年上半年可能會共振出現,下半年逐步好轉,同時,市場供應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海外企業將退出。根據馬海天的總結,我國的多晶硅和光伏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不少貿易糾紛,但是我國目前的多晶硅和光伏產業處于領先地位,未來前景光明。
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光伏業務副總裁張先淼介紹,2018年逆變器行業出現六大趨勢,即組串式逆變器、1500V光伏系統、AI技術、“雙面組件+跟蹤+組串逆變器”系統、“光+儲”、以逆變器為核心的安全解決方案。張先淼強調,未來逆變器行業要全面擁抱數字化和智能化,強強聯合,持續創新引領新能源行業發展。
分布式光伏發展未來可期
在戶用光伏方面,2017年到2018年的市場比較好,但2018年下半年以來進入冰點。以戶用光伏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是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專家建議未來應加強研究。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認為,戶用光伏是促進我國普通百姓特別是農村百姓提升綠色發展觀念的重要方式,可以幫助農村地區提高用電質量,也是鄉村振興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過去經驗來看,盡管戶用項目的單瓦安裝價格比地面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高,但由于體量相對較小,總的補貼需求并不大,不會給可再生能源發展增加太多負擔。同時,戶用光伏安裝戶數多,受惠面積廣,建議主管部門繼續把戶用作為分布式光伏的重點來發展。這不僅是能源問題,更是一個民生問題。
劉譯陽表示,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未來要加快探索新的技術方案和商業模式。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已在德國、美國、英國、丹麥、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未來在偏遠地區可以解決離網用電方面的難題。他預計,未來兩至三年,分布式光伏將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如何在兩年間秉承現有優勢,努力拓展新的技術,通過光伏+、多能互補等方式,提升發展質量是當前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對于分布式光伏技術趨勢與質量控制,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指出,目前光伏行業關注并網的分布式比較多,而對離網的分布式較少,離網分布式也值得關注;未來應更多立足無補貼的項目發展。
六個期待和三項建議
對于2019年光伏市場的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王斯成研究員表達了六個期待:期待著2019年補貼光伏市場規模的出臺;期待著對于補貼市場,2019年普通光伏電站分區電價水平和自發自用項目固定電價水平的出臺;期待著2019年“光伏扶貧”和“領跑者計劃”專項規模的出臺;期待著“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出臺;期待著“分布式光伏管理辦法”的出臺;期待著政府部門和電網繼續搬移5座大山:補貼拖欠、電網接入、土地成本、棄光限電和融資難。
王斯成提出了三項建議,對于光伏市場環境橙色區域,按照相關文件規定的年度規劃指導規模的50%安排平價項目;放開光伏-逆變器容配比,并將全國三類資源區的光伏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分別提高到1800小時、1500小時和1200小時;全面放開“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平價市場。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亞太區首席投資官李耀表示,能源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當前能源行業的重要變革時期,私人部門在擴大投資方面受到嚴峻挑戰,電力投資嚴重不足,因此需要動員世界銀行集團的力量,利用其在發展中國家創造能源市場的獨特優勢,帶領能源領域走向新市場。
江山控股市場發展部總經理廉銳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在光伏電站項目裝機不斷增長的同時,需要加快解決光伏行業面臨的補貼拖欠、電網建設及回購無保障、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促進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施順耀看來,貿易壁壘的建立導致全球對立局勢升溫,不利于自由交易發展。整個全球需求市場發展將以穩定的裝機量持平,但是個別量體持續分散化。供應鏈高度集中于中國廠家的產能,市場淡旺季易受個別國家的政策牽制。國內廠家發展逐漸邁入大者恒大的格局,整體供應鏈更加集中化。
對于2018年多晶硅市場的發展狀況與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提到,受需求和新政影響,2018年全年多晶硅價格一路下跌,因此月度產量和企業產量分化明顯;受中國光伏終端需求縮減影響,多晶硅累計進口量近十年來首年同比下降,但是多晶硅產能擴張期仍在繼續。
馬海天提醒,要注意多晶硅產業發展中的產能過剩和產品品質問題。需求和供應不利的情況在2019年上半年可能會共振出現,下半年逐步好轉,同時,市場供應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海外企業將退出。根據馬海天的總結,我國的多晶硅和光伏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不少貿易糾紛,但是我國目前的多晶硅和光伏產業處于領先地位,未來前景光明。
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光伏業務副總裁張先淼介紹,2018年逆變器行業出現六大趨勢,即組串式逆變器、1500V光伏系統、AI技術、“雙面組件+跟蹤+組串逆變器”系統、“光+儲”、以逆變器為核心的安全解決方案。張先淼強調,未來逆變器行業要全面擁抱數字化和智能化,強強聯合,持續創新引領新能源行業發展。
分布式光伏發展未來可期
在戶用光伏方面,2017年到2018年的市場比較好,但2018年下半年以來進入冰點。以戶用光伏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是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專家建議未來應加強研究。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認為,戶用光伏是促進我國普通百姓特別是農村百姓提升綠色發展觀念的重要方式,可以幫助農村地區提高用電質量,也是鄉村振興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過去經驗來看,盡管戶用項目的單瓦安裝價格比地面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高,但由于體量相對較小,總的補貼需求并不大,不會給可再生能源發展增加太多負擔。同時,戶用光伏安裝戶數多,受惠面積廣,建議主管部門繼續把戶用作為分布式光伏的重點來發展。這不僅是能源問題,更是一個民生問題。
劉譯陽表示,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未來要加快探索新的技術方案和商業模式。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已在德國、美國、英國、丹麥、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未來在偏遠地區可以解決離網用電方面的難題。他預計,未來兩至三年,分布式光伏將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如何在兩年間秉承現有優勢,努力拓展新的技術,通過光伏+、多能互補等方式,提升發展質量是當前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對于分布式光伏技術趨勢與質量控制,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指出,目前光伏行業關注并網的分布式比較多,而對離網的分布式較少,離網分布式也值得關注;未來應更多立足無補貼的項目發展。
六個期待和三項建議
對于2019年光伏市場的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王斯成研究員表達了六個期待:期待著2019年補貼光伏市場規模的出臺;期待著對于補貼市場,2019年普通光伏電站分區電價水平和自發自用項目固定電價水平的出臺;期待著2019年“光伏扶貧”和“領跑者計劃”專項規模的出臺;期待著“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出臺;期待著“分布式光伏管理辦法”的出臺;期待著政府部門和電網繼續搬移5座大山:補貼拖欠、電網接入、土地成本、棄光限電和融資難。
王斯成提出了三項建議,對于光伏市場環境橙色區域,按照相關文件規定的年度規劃指導規模的50%安排平價項目;放開光伏-逆變器容配比,并將全國三類資源區的光伏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分別提高到1800小時、1500小時和1200小時;全面放開“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平價市場。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亞太區首席投資官李耀表示,能源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當前能源行業的重要變革時期,私人部門在擴大投資方面受到嚴峻挑戰,電力投資嚴重不足,因此需要動員世界銀行集團的力量,利用其在發展中國家創造能源市場的獨特優勢,帶領能源領域走向新市場。
江山控股市場發展部總經理廉銳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在光伏電站項目裝機不斷增長的同時,需要加快解決光伏行業面臨的補貼拖欠、電網建設及回購無保障、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促進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