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能源需求越來越高,市場持續大幅成長,不但推升太陽能類股股價,由於太陽能電池技術趨於成熟,更有許多業者躍躍欲試想投入這塊市場。不過,現有的太陽能電池業者指出,價格下滑與上下游整合將是未來這一行的嚴峻挑戰,若無法克服,終究難以勝出。
天然資源日益減少,加上地球暖化等議題抬頭,替代性能源越來越受各國政府重視,太陽能則是重要的發展之一。
不過,由於市場成長快速,太陽能電池制造業者普遍為原料不足的問題所苦。例如臺灣的太陽能類股,就呈現上喜下憂的癥狀,因矽晶圓等原料供不應求的現實影響,上游制造矽晶圓如中美晶(5483)等業者業績頻頻創下新高,但可苦了下游太陽能電池業者如茂迪( 6244 )、益通(3452),由於原料價格攀升,導致毛利率持續受到壓縮。
尤其,太陽能電池技術門檻并不高,眼見替代性能源市場不斷成長,近來也吸引不少公司打算投入競爭,分食這塊大餅。
面對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競爭者卻愈來愈多,市場現有的太陽能電池制造業者表示,太陽能電池制造設備的確已臻於完整,一條生產線的投資可能只需新臺幣3 億元,加上技術移轉,可能也只要6億元,成本并不高。
也就是說,縱使毛利率遭到壓縮,但在整體市場仍在大幅成長的前提下,相對於其他毛利率更低的行業,太陽能電池市場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
不過,業者也表示,太陽能若要持續發展下去,讓更多消費者接受,未來價格勢必得降低。所以,盡管一開始進入的門檻不高,如何面對原料成本高,市場價格卻趨低的挑戰,恐怕是想要投入這塊市場的業者必須評估的重點。
尤其,現有的業者已經度過磨合期,技術、轉換率、良率較高,更不會坐視利益一直遭到分食下去,也會想盡辦法拉開與新進者的距離,例如加速垂直整合,與原料業者整合,一方面解決料源成本問題,一方面提升長期競爭力。
所以,想要投入太陽能電池市場,現有的業者認為,公司的經營需考量長遠,除入門門檻,更需評估能否面對未來長期環境的挑戰,又太陽能是新興產業,沒有太多前例、經驗可循,這些都需經過審慎考量。否則,許多公司紛紛貿然投入,最后還是只有少數能夠存活。
E-mail:news@ne21.com
Msn:bsssq@hotmail.com
QQ:35845245
手機:13844866317
光伏QQ群:19179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