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白城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全容量并網發電現場會在基地辦公樓隆重舉行。白城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勛奎,吉林省能源局黨組成員、監管總監侯德慶,白城市能源辦主任張曉波、副主任田秀華等各級領導出席現場會,共同見證白城領跑基地全容量并網的歷史性時刻,并向正泰新能源、國家電投吉電股份表示祝賀。
這一刻,喻澤君的鼻子有些發酸。作為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在白城的現場項目經理,他已經有半年時間沒回家了。事實上,項目部12名管理人員中,除了3個來自白城本地、可以2個月左右回家過一次周末外,他們這些來自浙江、山東、河南的“外地人”只能在下班后通過手機視頻與家人聯系。“幸好還有這個手機,不然,孩子都要忘記我長什么樣了。”
聽起來像是一句玩笑,但只有經歷了電站建設過程的人,才明白他們面對著多少挑戰。如果說坐在省能源局領導旁邊的總裁陸川是光鮮亮麗的萬人迷,那喻澤君和上千名電站建設參與者無疑是默默無聞的幕后英雄。
要做就做No.1
白城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個光伏領跑者基地,得到了各級政府和電力公司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配合。在13個領跑基地中,白城最先完成企業優選工作,并成立了領跑基地領導小組,由市長李明偉擔任組長,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勛奎擔任常務副組長,下設辦公室和現場指揮部,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各種困難,保障項目進度。“領導提出要求,白城要在第三批所有領跑基地中,第一個實現真正的全容量并網。”
口號喊得響亮,但到施工環節,很多專業人士都心存疑慮,擔心他們無法按時完工。一方面,地方政府“關門打狗”的現象屢見不鮮,可能違背招標時提出的各項承諾;另一方面,白城的自然條件太過惡劣,冬季漫長,極端最低氣溫曾經達到-38℃,根本無法施工。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辛辛苦苦搶出來的進度都將付諸東流。
“我們比較幸運,今年是個暖冬,一直沒下大雪。否則,支架、螺栓被掩埋起來,根本找不到。”談起施工時的天氣,喻澤君的態度比其他幾位電站負責人積極許多。但在幾杯酒下肚后,他的話也多了起來。“11月的時候,氣溫已經到了零下十幾度,工人情緒出現波動,不愿意繼續在戶外施工。沒辦法,我們一邊調整工人補貼,加大成本投入,一邊給大家配備棉衣、手套、防寒安全帽,同時改善伙食,晚上加餐牛羊肉。”另一位項目管理人員則表示,他們采用分點管理的辦法,管理人員和一線工人共進退,務必保證項目質量和進度。
盡管如此,仍有部分工人被凍傷。喻澤君說,這個問題在白城的每個項目都有存在。“看著工人凍傷,我們也心疼,但工期緊、任務重,實在沒辦法。”
一切為了并網!
“白城冬天會下雪,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我們容易忽略一個問題——夏秋兩季的時候,這里也會下雨,而且是大雨。” 喻澤君說。
正泰白城項目于6月20日正式開工,正值盛夏,大雨使省道至項目現場的8公里道路泥濘不堪。有時碰上正泰、國電投、升壓站三方物資同時進場,近百輛車堵在一起,場面混亂,耗時良久,貨車司機都不愿意來白城。
針對這一問題,每天凌晨開始,基地辦組織人員、機械進行道路維護,同時由基地辦和項目部管理人員組成交通指揮小組,現場盡全力疏通車輛,安撫司機,再由公司出面協調物流,雙管齊下,保證項目建設物資準時進場。“我們當時4點上班,0點下班,真的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也正是靠這種‘雞狗精神’,才保證項目按計劃完成。”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施工人員數量緊張。據介紹,在組件安裝的高峰期,單個基地的施工人員就可能超千人,白城顯然無法同時聚集這么多有經驗的施工人員。為此,正泰新能源從公司層面進行協調,安排技術力量強的施工人員直接用最快的方式(包括飛機、專車等)到現場。同時,由2個技術工帶8個本地(無經驗)工人進行施工作業,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
當被問及“征地過程有無爭議、阻工現象”時,喻澤君表示,由于前期工作到位,正泰場區沒有墳地,其他幾個場區也沒有超過10座墳頭,在村干部的幫助下,與村民溝通協商基本順利。項目建設初期,他們在與當地國土部門對接土地性質時,發現有500畝左右濕地被劃入項目用地范圍,需要調整。很快,政府派專員到現場處理問題,及時調整土地,也沒有影響建設進程。
做“光伏+”領跑者
并網儀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勛奎表示,雖然白城的土地資源較為豐富,但后續依然要把“光伏+”做好,這是“白城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把經濟效益發揮到最佳,帶動地區生態、經濟的綜合發展,為鹽堿地治理提供新思路。
這與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提出的“錦繡光伏”不謀而合。他指出,光伏要與人文景觀、建筑等結合起來,提升附加價值,體現可再生能源的魅力與活力。正泰擁有自己的農業公司,與相關農業研究機構密切合作,目前已有2萬多畝種植經驗。在白城項目中,他們計劃采用“光伏+養殖業”的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形成綜合收益,同時可吸納當地富余勞動力,為農民增收開辟新渠道。
據當地領導介紹,白城正努力爭取第三批領跑基地獎補指標和第四批光伏領跑基地。正泰新能源北區總經理沈道軍明確表示,只要白城拿到獎補指標,正泰一定會積極參與,將系統全產業鏈優勢進一步放大,鞏固自己的領跑者地位。“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在東北地區開發業務時,比別人有了更多經驗,也能為當地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除了光伏產品和光伏項目的領跑者,我們還要做光伏+的領跑者,讓可再生能源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這一刻,喻澤君的鼻子有些發酸。作為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在白城的現場項目經理,他已經有半年時間沒回家了。事實上,項目部12名管理人員中,除了3個來自白城本地、可以2個月左右回家過一次周末外,他們這些來自浙江、山東、河南的“外地人”只能在下班后通過手機視頻與家人聯系。“幸好還有這個手機,不然,孩子都要忘記我長什么樣了。”
聽起來像是一句玩笑,但只有經歷了電站建設過程的人,才明白他們面對著多少挑戰。如果說坐在省能源局領導旁邊的總裁陸川是光鮮亮麗的萬人迷,那喻澤君和上千名電站建設參與者無疑是默默無聞的幕后英雄。
要做就做No.1
白城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個光伏領跑者基地,得到了各級政府和電力公司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配合。在13個領跑基地中,白城最先完成企業優選工作,并成立了領跑基地領導小組,由市長李明偉擔任組長,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勛奎擔任常務副組長,下設辦公室和現場指揮部,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各種困難,保障項目進度。“領導提出要求,白城要在第三批所有領跑基地中,第一個實現真正的全容量并網。”
口號喊得響亮,但到施工環節,很多專業人士都心存疑慮,擔心他們無法按時完工。一方面,地方政府“關門打狗”的現象屢見不鮮,可能違背招標時提出的各項承諾;另一方面,白城的自然條件太過惡劣,冬季漫長,極端最低氣溫曾經達到-38℃,根本無法施工。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辛辛苦苦搶出來的進度都將付諸東流。
“我們比較幸運,今年是個暖冬,一直沒下大雪。否則,支架、螺栓被掩埋起來,根本找不到。”談起施工時的天氣,喻澤君的態度比其他幾位電站負責人積極許多。但在幾杯酒下肚后,他的話也多了起來。“11月的時候,氣溫已經到了零下十幾度,工人情緒出現波動,不愿意繼續在戶外施工。沒辦法,我們一邊調整工人補貼,加大成本投入,一邊給大家配備棉衣、手套、防寒安全帽,同時改善伙食,晚上加餐牛羊肉。”另一位項目管理人員則表示,他們采用分點管理的辦法,管理人員和一線工人共進退,務必保證項目質量和進度。
盡管如此,仍有部分工人被凍傷。喻澤君說,這個問題在白城的每個項目都有存在。“看著工人凍傷,我們也心疼,但工期緊、任務重,實在沒辦法。”
一切為了并網!
“白城冬天會下雪,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我們容易忽略一個問題——夏秋兩季的時候,這里也會下雨,而且是大雨。” 喻澤君說。
正泰白城項目于6月20日正式開工,正值盛夏,大雨使省道至項目現場的8公里道路泥濘不堪。有時碰上正泰、國電投、升壓站三方物資同時進場,近百輛車堵在一起,場面混亂,耗時良久,貨車司機都不愿意來白城。
針對這一問題,每天凌晨開始,基地辦組織人員、機械進行道路維護,同時由基地辦和項目部管理人員組成交通指揮小組,現場盡全力疏通車輛,安撫司機,再由公司出面協調物流,雙管齊下,保證項目建設物資準時進場。“我們當時4點上班,0點下班,真的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也正是靠這種‘雞狗精神’,才保證項目按計劃完成。”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施工人員數量緊張。據介紹,在組件安裝的高峰期,單個基地的施工人員就可能超千人,白城顯然無法同時聚集這么多有經驗的施工人員。為此,正泰新能源從公司層面進行協調,安排技術力量強的施工人員直接用最快的方式(包括飛機、專車等)到現場。同時,由2個技術工帶8個本地(無經驗)工人進行施工作業,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
當被問及“征地過程有無爭議、阻工現象”時,喻澤君表示,由于前期工作到位,正泰場區沒有墳地,其他幾個場區也沒有超過10座墳頭,在村干部的幫助下,與村民溝通協商基本順利。項目建設初期,他們在與當地國土部門對接土地性質時,發現有500畝左右濕地被劃入項目用地范圍,需要調整。很快,政府派專員到現場處理問題,及時調整土地,也沒有影響建設進程。
做“光伏+”領跑者
并網儀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勛奎表示,雖然白城的土地資源較為豐富,但后續依然要把“光伏+”做好,這是“白城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把經濟效益發揮到最佳,帶動地區生態、經濟的綜合發展,為鹽堿地治理提供新思路。
這與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提出的“錦繡光伏”不謀而合。他指出,光伏要與人文景觀、建筑等結合起來,提升附加價值,體現可再生能源的魅力與活力。正泰擁有自己的農業公司,與相關農業研究機構密切合作,目前已有2萬多畝種植經驗。在白城項目中,他們計劃采用“光伏+養殖業”的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形成綜合收益,同時可吸納當地富余勞動力,為農民增收開辟新渠道。

據當地領導介紹,白城正努力爭取第三批領跑基地獎補指標和第四批光伏領跑基地。正泰新能源北區總經理沈道軍明確表示,只要白城拿到獎補指標,正泰一定會積極參與,將系統全產業鏈優勢進一步放大,鞏固自己的領跑者地位。“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在東北地區開發業務時,比別人有了更多經驗,也能為當地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除了光伏產品和光伏項目的領跑者,我們還要做光伏+的領跑者,讓可再生能源融入每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