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普華永道發布了《MoneyTreeTM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2018年第三季度投資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投資活動總體穩中有降。投資退出的兩大通道分化明顯,并購活動呈持續回暖態勢,IPO上市活動持續低迷。
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共發生30起PE/VC(即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投資事件,是2017年以來的最低值。披露投資金額3.74億美元,同比下降22.79%,與上季度相比降幅達到41.79%。總體來看,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第三季度投資標的企業,仍然以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等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為主。
二級行業方面(包括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技術、新材料等行業),從投資數量看,環保領域仍然延續之前優勢,以21起投資事件占本季度總投資數量的70%。從投資金額看,清潔能源技術領域首次拔得頭籌,雖僅有4起投資事件,但披露投資金額達到1.85億美元,占比達到49.6%。環保領域的投資金額為1.23億美元,占比32.85%,位居第二。
報告顯示,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在2018年第三季度共披露36起并購案例,基本與上季度持平。披露并購金額同比上升85.96%,達21.47億美元,成為七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此外,在IPO上市活動方面,7-9月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延續了今年以來的低活躍水平,僅有1家公司上市,募資金額1.66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三季度新頒布的行業政策也聚焦于環保行業和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環保領域方面,監管重心體現在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加強生態保護等力求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清潔能源領域方面,國務院提出了促進天然氣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并健全海外供應體系的要求。同時,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指導意見,要求推進各類發電企業進入市場,鼓勵電力市場化改革。
“回顧今年過去三個季度的數據,投資者顯示出較為穩定的投資和退出意向。隨著行業發展的不斷成熟,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對投資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普華永道中國電力及公用事業主管合伙人王斌紅表示,“需要特別看到的是,作為本季度市場關注的焦點,綠色投資已上升到政策指導層面,這將有助于引導資本關注綠色產業,助力企業向綠色產業轉型,并推動清潔能源及技術領域實現長期穩健發展。”
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共發生30起PE/VC(即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投資事件,是2017年以來的最低值。披露投資金額3.74億美元,同比下降22.79%,與上季度相比降幅達到41.79%。總體來看,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第三季度投資標的企業,仍然以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等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為主。
二級行業方面(包括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技術、新材料等行業),從投資數量看,環保領域仍然延續之前優勢,以21起投資事件占本季度總投資數量的70%。從投資金額看,清潔能源技術領域首次拔得頭籌,雖僅有4起投資事件,但披露投資金額達到1.85億美元,占比達到49.6%。環保領域的投資金額為1.23億美元,占比32.85%,位居第二。
報告顯示,中國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在2018年第三季度共披露36起并購案例,基本與上季度持平。披露并購金額同比上升85.96%,達21.47億美元,成為七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此外,在IPO上市活動方面,7-9月清潔能源及技術行業延續了今年以來的低活躍水平,僅有1家公司上市,募資金額1.66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三季度新頒布的行業政策也聚焦于環保行業和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環保領域方面,監管重心體現在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加強生態保護等力求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清潔能源領域方面,國務院提出了促進天然氣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并健全海外供應體系的要求。同時,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指導意見,要求推進各類發電企業進入市場,鼓勵電力市場化改革。
“回顧今年過去三個季度的數據,投資者顯示出較為穩定的投資和退出意向。隨著行業發展的不斷成熟,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對投資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普華永道中國電力及公用事業主管合伙人王斌紅表示,“需要特別看到的是,作為本季度市場關注的焦點,綠色投資已上升到政策指導層面,這將有助于引導資本關注綠色產業,助力企業向綠色產業轉型,并推動清潔能源及技術領域實現長期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