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政策調整,補貼退坡、平價上網的新常態下,如何促進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提質增效?12月7日,來自國內外200多家政府機構、高校、科研機構、企業400多名代表匯聚南京,參加中國長江經濟帶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業產業聯盟、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18第八屆加強應用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新能源創新發展論壇,探討去補貼后光伏產業發展之路。
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施新春說,經過40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風電應用市場,連續五年榮膺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資國,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國家三部委出臺的“531光伏新政”加快光伏發電的補貼退坡,一定程度上對光伏企業發展產生了影響,同時也為光伏產業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下午的會議由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俊鵬主持,他參與了今年531新政會議,對531新政的出臺他表示,一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的嚴重缺口,二是和上半年金融去杠桿及淘汰落后產能的大環境也有一定關系;今后對于像協鑫、天合、隆基等有技術優勢、品牌優勢、資金優勢的企業越發有利,且目前這些企業也已為下一波發展做好準備。
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孫興平表示,受光伏531新政、新能源補貼拖欠等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光伏行業陷入階段性低谷,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放眼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仍然保持了增長態勢,這說明光伏發電,在解決經濟性的情況下正得到各國廣泛應用,成為替代傳統能源的最佳方案。光伏行業如何走好全面取消補貼前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同心共力,深入把握市場形態、行業生態在平價時代的新變革。
我國的光伏組件產量占國際市場的2/3,江蘇占全國一半以上。無論風云變幻,江蘇的光伏產業始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省光伏相關企業超600家,產值近4000億元,產品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業技術創新水平躍居國際前列,成為江蘇省最重要的新能源支柱產業。從本世紀初開始,我省就將光伏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扶持,特別是“十二五”初,光伏產業是列了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當前,正值光伏產業調整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2019年注定是光伏行業轉型變革,開啟平價上網、步入市場化成熟期的一年。來自政府機構、光伏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們,圍繞2019可再生能源政策變化趨勢、光伏電站智能運維、光伏平價上網技術路徑、光伏應用模式創新、儲能、分布式發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主題進行了大會主題報告和互動交流。
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蔡濟波表示,光伏發電成本包括技術成本和非技術成本兩部分。經過幾十年努力,中國光伏發電的技術成本大幅下降,2005年光伏組件5美元/瓦,現在只有0.25美元/瓦。但包括土地成本、外線接入和輸配電成本、各種手續規費、融資成本、稅收在內的非技術成本居高不下,需要健全法治和制度創新。要打造“新能源出海中國合力”,新能源企業要持續創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系統、創新方案、創新模式、創新標準,補齊新能源存在的短板,消除電網側、需求側對新能源的顧慮,政府部門特別是可再生能源主管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也應通過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創新降低非技術成本,讓中國企業在電站開發、建設、運營各環節形成國際競爭優勢。

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施新春說,經過40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風電應用市場,連續五年榮膺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資國,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國家三部委出臺的“531光伏新政”加快光伏發電的補貼退坡,一定程度上對光伏企業發展產生了影響,同時也為光伏產業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下午的會議由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俊鵬主持,他參與了今年531新政會議,對531新政的出臺他表示,一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的嚴重缺口,二是和上半年金融去杠桿及淘汰落后產能的大環境也有一定關系;今后對于像協鑫、天合、隆基等有技術優勢、品牌優勢、資金優勢的企業越發有利,且目前這些企業也已為下一波發展做好準備。

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孫興平表示,受光伏531新政、新能源補貼拖欠等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光伏行業陷入階段性低谷,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放眼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仍然保持了增長態勢,這說明光伏發電,在解決經濟性的情況下正得到各國廣泛應用,成為替代傳統能源的最佳方案。光伏行業如何走好全面取消補貼前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同心共力,深入把握市場形態、行業生態在平價時代的新變革。
我國的光伏組件產量占國際市場的2/3,江蘇占全國一半以上。無論風云變幻,江蘇的光伏產業始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省光伏相關企業超600家,產值近4000億元,產品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業技術創新水平躍居國際前列,成為江蘇省最重要的新能源支柱產業。從本世紀初開始,我省就將光伏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扶持,特別是“十二五”初,光伏產業是列了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當前,正值光伏產業調整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2019年注定是光伏行業轉型變革,開啟平價上網、步入市場化成熟期的一年。來自政府機構、光伏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們,圍繞2019可再生能源政策變化趨勢、光伏電站智能運維、光伏平價上網技術路徑、光伏應用模式創新、儲能、分布式發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主題進行了大會主題報告和互動交流。

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蔡濟波表示,光伏發電成本包括技術成本和非技術成本兩部分。經過幾十年努力,中國光伏發電的技術成本大幅下降,2005年光伏組件5美元/瓦,現在只有0.25美元/瓦。但包括土地成本、外線接入和輸配電成本、各種手續規費、融資成本、稅收在內的非技術成本居高不下,需要健全法治和制度創新。要打造“新能源出海中國合力”,新能源企業要持續創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系統、創新方案、創新模式、創新標準,補齊新能源存在的短板,消除電網側、需求側對新能源的顧慮,政府部門特別是可再生能源主管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也應通過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創新降低非技術成本,讓中國企業在電站開發、建設、運營各環節形成國際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