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重擊5個月過后,光伏行業似乎等來了政策暖風。2018年11月2日,國家能源局召開關于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座談會,商討調整“十三五”時期光伏發電及光熱發電的裝機規劃目標。
據相關參會人員透露,“十三五”光伏裝機目標有望超過250GW甚至達到270GW。而于2016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2020年的光伏累計裝機目標被標記在105GW。“膨脹”兩倍之多的新目標令業內人士再次對未來市場充滿前景。
事實上,針對105GW的“十三五”目標劃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于2017年初便多次強調,這并不是一個上限,而是一個指導性的發展規模,如果市場環境進展得比較好,建設規模就會發展得大一些。
實際的光伏裝機量也早已突破105GW這一大關!截至2017年6月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101.82GW,兩個月之后的8月底累達到117GW,“十三五”裝機目標已提前完成。而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國光伏規模已達到165GW。
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打破的同時,地方規劃指標也早已捉襟見肘。2016年底至2017年初,地方各省相繼公布了“十三五”時期的能源發展目標,其中2020年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目標也被著重提及。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25省區市的“十三五”時期光伏裝機容量完成情況,截至2018年9月底,河南、山東、江西、江蘇、湖北、上海、廣西、天津、浙江、湖南、福建12省市已超額完成規劃。國家指標盤子的擴大,這些省份無疑將率先受益。
而大幅超出規劃容量的省份如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近幾年的市場大熱無疑集中式于一個關鍵詞——分布式光伏。
從2017年伊始,受益于政策支持與補貼驅動,國內分布式光伏備受市場熱捧,特別是戶用分布式,光伏企業悉數進場。據統計,去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創歷年新高超過19GW,其中,安徽、浙江、山東僅2017年上半年新增裝機便超1GW。
“531”新政之后,10GW左右的指標限量按下2018年分布式光伏的“減速鍵”,戶用光伏市場沖擊尤甚,幾乎暫停。但今年第三季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仍達近5GW,占據“半壁江山”。
考慮消納及土地因素,若“十三五”裝機目標擴容落定,未來兩年國內年均新增裝機仍以40~50GW速度前進,分布式光伏無疑將繼續承擔主角之一,而經濟水平、地方補貼優越的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分布式光伏裝機仍將快速增長。
然而掣肘于補貼缺口困境,即使國家指標擴容,各類型光伏項目也將被規范于合理的增速范圍內。就分布式光伏而言,按照“531”政策走向,未來兩年的規模或仍被限制于10GW左右。上述指標緊缺的省份除了爭搶有限的帶補貼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外,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和自帶單獨指標的戶用光伏或是額外機遇。
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國家補貼退坡及平價上網倒逼下,探步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成為必然。對此,國家能源局不僅表態此類項目各地可自行實施,而且正式批復了山東東營首個無補貼示范項目落地。
針對無補貼示范項目的經濟效益,一家已開發數個相關項目的企業工作人員介紹,自用比例、電價、屋頂條件等邊界條件至關重要。相比此前附加補貼,開發企業的讓利空間變窄,目前可開發市場主要集中于浙、滬工商業經濟發達的區域,優質企業數量多,且用電量大。以位于浙江的500KW中小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為例,自用比例80%,平均電價0.8元/度,交易電價打八五折,項目全投資收益率可以達到11%左右。
單獨下發指標的戶用光伏:據悉,在11月2日舉行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座談會上,相關主管領導認可了對戶用分布式光伏與工商業分布式進行單獨管理的思路。未來戶用指標有望單獨下發,部分業內人士猜測2019年的戶用指標或在5GW左右。若5GW指標落地,已陷停滯狀態的戶用光伏將再重回2017年的火爆光景。
據相關參會人員透露,“十三五”光伏裝機目標有望超過250GW甚至達到270GW。而于2016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2020年的光伏累計裝機目標被標記在105GW。“膨脹”兩倍之多的新目標令業內人士再次對未來市場充滿前景。
事實上,針對105GW的“十三五”目標劃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于2017年初便多次強調,這并不是一個上限,而是一個指導性的發展規模,如果市場環境進展得比較好,建設規模就會發展得大一些。
實際的光伏裝機量也早已突破105GW這一大關!截至2017年6月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101.82GW,兩個月之后的8月底累達到117GW,“十三五”裝機目標已提前完成。而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國光伏規模已達到165GW。
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打破的同時,地方規劃指標也早已捉襟見肘。2016年底至2017年初,地方各省相繼公布了“十三五”時期的能源發展目標,其中2020年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目標也被著重提及。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25省區市的“十三五”時期光伏裝機容量完成情況,截至2018年9月底,河南、山東、江西、江蘇、湖北、上海、廣西、天津、浙江、湖南、福建12省市已超額完成規劃。國家指標盤子的擴大,這些省份無疑將率先受益。

而大幅超出規劃容量的省份如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近幾年的市場大熱無疑集中式于一個關鍵詞——分布式光伏。

從2017年伊始,受益于政策支持與補貼驅動,國內分布式光伏備受市場熱捧,特別是戶用分布式,光伏企業悉數進場。據統計,去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創歷年新高超過19GW,其中,安徽、浙江、山東僅2017年上半年新增裝機便超1GW。

“531”新政之后,10GW左右的指標限量按下2018年分布式光伏的“減速鍵”,戶用光伏市場沖擊尤甚,幾乎暫停。但今年第三季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仍達近5GW,占據“半壁江山”。
考慮消納及土地因素,若“十三五”裝機目標擴容落定,未來兩年國內年均新增裝機仍以40~50GW速度前進,分布式光伏無疑將繼續承擔主角之一,而經濟水平、地方補貼優越的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分布式光伏裝機仍將快速增長。
然而掣肘于補貼缺口困境,即使國家指標擴容,各類型光伏項目也將被規范于合理的增速范圍內。就分布式光伏而言,按照“531”政策走向,未來兩年的規模或仍被限制于10GW左右。上述指標緊缺的省份除了爭搶有限的帶補貼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外,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和自帶單獨指標的戶用光伏或是額外機遇。
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國家補貼退坡及平價上網倒逼下,探步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成為必然。對此,國家能源局不僅表態此類項目各地可自行實施,而且正式批復了山東東營首個無補貼示范項目落地。
針對無補貼示范項目的經濟效益,一家已開發數個相關項目的企業工作人員介紹,自用比例、電價、屋頂條件等邊界條件至關重要。相比此前附加補貼,開發企業的讓利空間變窄,目前可開發市場主要集中于浙、滬工商業經濟發達的區域,優質企業數量多,且用電量大。以位于浙江的500KW中小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為例,自用比例80%,平均電價0.8元/度,交易電價打八五折,項目全投資收益率可以達到11%左右。
單獨下發指標的戶用光伏:據悉,在11月2日舉行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座談會上,相關主管領導認可了對戶用分布式光伏與工商業分布式進行單獨管理的思路。未來戶用指標有望單獨下發,部分業內人士猜測2019年的戶用指標或在5GW左右。若5GW指標落地,已陷停滯狀態的戶用光伏將再重回2017年的火爆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