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11月26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債務人申請,依法裁定受理山東大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海集團)破產重整申請,大海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大海集團在齊魯大地叱咤風云30年,位列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第217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63位。這樣一艘民營能源巨艦,將要走向破產重整的結局,令人惋惜。
作為山東民營明星企業和新能源標桿企業,大海集團的倒下令人惋惜,但并不突然:早在今年9月初,大海集團就被列為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法院是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其主要資產遭華融申請凍結。
華夏能源網還發現,從2018年初,大海集團便頻頻陷入風波:特別是在5月份,其因借款合同糾紛,主要經營主體股權被凍結,而早先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也被終止。
大海集團一直發展的順風順水,其多元化發展的各條線路都頗具規模,是東營和整個山東的驕傲。而到了2018年,這個民營企業之中的“海之驕子”,將因為債務問題的集中暴雷,倒在民營經濟春天的來臨之時。
山東東營的“海之驕子”
大海集團誕生于1988年7月1日,當時還叫做稻莊鎮洗染廠,資產僅有23萬元,員工只有23個人。在此之后的30年,大海集團迅速崛起,在傳統印染紡織行業里站穩腳跟后,繼而在新能源等新興行業里不斷開疆拓土,成為了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的常客。
截至目前,大海集團已經擁有職工6000余人,是一個集“紡織、新能源、新材料、國際貿易”等為主導的跨行業、跨地區、國際化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技術實力雄厚,生產裝備居國內一流,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具備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能力,產品結構合理,主要生產各類純棉紗線、坯布、床上用品光伏組件、多晶硅、太陽能燈和太陽能充電器等十大類近千個品種。
從地理位置來看,山東大海集團所在的山東東營,位于黃河入海口,擁有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民營經濟較為發達。2017年東營市GDP高達3750億,全國排名第49,人均GDP在山東省排名第一。近些年,東營市的經濟蓬勃發展,從2017年公布的名單來看,有12家企業上榜中國企業前500強,其中山東大海集團排名第228。而2018年位列第217位,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第63。
在新能源領域,2009年10月30日,山東大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公司被山東省發改委列為山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被列入2015年度“國家火炬計劃”。截至目前,公司擁有硅片產能3.5GW、組件1GW,先后在日本、柬埔寨、甘肅、山西、福建、山東、青海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大型地面電站建設和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至今已開發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3萬余戶。
這樣的一個明星民企,在迎來成立30周年之后的短短幾個月,卻無奈地進入到破產重整程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海集團的問題,遠比想象中復雜。
頻遭風波直至破產
近幾年,在民營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大海集團不可避免地也面臨著發展壓力。大海集團原本的自救計劃是:與上市公司南風股份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然而今年5月,南風股份公告稱,經公司與交易對方反復磋商及溝通,雙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交易價格、交易方式等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并難以在較短時間內達成具體可行的方案以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經審慎考慮,雙方資產重組計劃宣告終止。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海集團剛剛與南風股份終止合作,還沒有緩過氣之時,麻煩又上門。根據大海集團5月發布的關于主要資產被凍結的公告顯示:華融西部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融西部)與大海集團因合同發生糾紛,于4月9日向寧夏高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最終,寧夏高院裁定,凍結山東大海集團持有的大海新能源99000萬股、山東鎂卡車輪2000萬股、山東魯東天然氣5000萬股,資產賬面價值106000萬元。此次資產凍結,給大海集團帶來了重創。
緊接著,在2018年6月27日,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大海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整為A+,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將“17大海01”信用等級由AA調整為A+。
針對信用降級,大海集團表示,公司將積極籌措資金兌付兌息,減小對投資者的影響。但從最終結果來看,本來就缺少資金的大海集團,并沒有很好的解決融資問題,最終被債務人拖入到破產的泥潭。
好的一面就是,大海集團面臨的是破產重整而不是破產清算,企業會繼續經營,以實現債務清理和企業調整。走到懸崖邊、已經沒有退路的大海集團,能否上演王者歸來,就看其在破產重整期間,如何利用民營經濟的東風,再次翻江倒海。
大海集團在齊魯大地叱咤風云30年,位列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第217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63位。這樣一艘民營能源巨艦,將要走向破產重整的結局,令人惋惜。
作為山東民營明星企業和新能源標桿企業,大海集團的倒下令人惋惜,但并不突然:早在今年9月初,大海集團就被列為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法院是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其主要資產遭華融申請凍結。
華夏能源網還發現,從2018年初,大海集團便頻頻陷入風波:特別是在5月份,其因借款合同糾紛,主要經營主體股權被凍結,而早先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也被終止。
大海集團一直發展的順風順水,其多元化發展的各條線路都頗具規模,是東營和整個山東的驕傲。而到了2018年,這個民營企業之中的“海之驕子”,將因為債務問題的集中暴雷,倒在民營經濟春天的來臨之時。
山東東營的“海之驕子”
大海集團誕生于1988年7月1日,當時還叫做稻莊鎮洗染廠,資產僅有23萬元,員工只有23個人。在此之后的30年,大海集團迅速崛起,在傳統印染紡織行業里站穩腳跟后,繼而在新能源等新興行業里不斷開疆拓土,成為了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的常客。
截至目前,大海集團已經擁有職工6000余人,是一個集“紡織、新能源、新材料、國際貿易”等為主導的跨行業、跨地區、國際化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技術實力雄厚,生產裝備居國內一流,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具備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能力,產品結構合理,主要生產各類純棉紗線、坯布、床上用品光伏組件、多晶硅、太陽能燈和太陽能充電器等十大類近千個品種。
從地理位置來看,山東大海集團所在的山東東營,位于黃河入海口,擁有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民營經濟較為發達。2017年東營市GDP高達3750億,全國排名第49,人均GDP在山東省排名第一。近些年,東營市的經濟蓬勃發展,從2017年公布的名單來看,有12家企業上榜中國企業前500強,其中山東大海集團排名第228。而2018年位列第217位,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第63。
在新能源領域,2009年10月30日,山東大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公司被山東省發改委列為山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被列入2015年度“國家火炬計劃”。截至目前,公司擁有硅片產能3.5GW、組件1GW,先后在日本、柬埔寨、甘肅、山西、福建、山東、青海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大型地面電站建設和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至今已開發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3萬余戶。
這樣的一個明星民企,在迎來成立30周年之后的短短幾個月,卻無奈地進入到破產重整程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海集團的問題,遠比想象中復雜。
頻遭風波直至破產
近幾年,在民營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大海集團不可避免地也面臨著發展壓力。大海集團原本的自救計劃是:與上市公司南風股份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然而今年5月,南風股份公告稱,經公司與交易對方反復磋商及溝通,雙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交易價格、交易方式等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并難以在較短時間內達成具體可行的方案以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經審慎考慮,雙方資產重組計劃宣告終止。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海集團剛剛與南風股份終止合作,還沒有緩過氣之時,麻煩又上門。根據大海集團5月發布的關于主要資產被凍結的公告顯示:華融西部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融西部)與大海集團因合同發生糾紛,于4月9日向寧夏高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最終,寧夏高院裁定,凍結山東大海集團持有的大海新能源99000萬股、山東鎂卡車輪2000萬股、山東魯東天然氣5000萬股,資產賬面價值106000萬元。此次資產凍結,給大海集團帶來了重創。
緊接著,在2018年6月27日,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大海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整為A+,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將“17大海01”信用等級由AA調整為A+。
針對信用降級,大海集團表示,公司將積極籌措資金兌付兌息,減小對投資者的影響。但從最終結果來看,本來就缺少資金的大海集團,并沒有很好的解決融資問題,最終被債務人拖入到破產的泥潭。
好的一面就是,大海集團面臨的是破產重整而不是破產清算,企業會繼續經營,以實現債務清理和企業調整。走到懸崖邊、已經沒有退路的大海集團,能否上演王者歸來,就看其在破產重整期間,如何利用民營經濟的東風,再次翻江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