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由國家能源局、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聯合主辦的“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2018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在蘇州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發來賀信,國務委員王勇宣讀賀信并致辭,會議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主持。
江蘇省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江蘇省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去年江蘇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上年下降1500萬噸,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消費能源比重提高到9.4%。
婁勤儉表示,2017年江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7萬億美元,創造了占全國10.4%的經濟總量,今天,江蘇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婁勤儉介紹,在江蘇的南通市,亞洲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廠于去年7月并網發電。原黃海向北,位于連云港的連島綜合能源示范島,過去全部依靠外來電力的小島,將充分開放太陽能、風能、波浪能,實現島上居民生活全電氣化。
婁勤儉向與會者介紹說,江蘇是能源消費大省,又是能源資源小省,江蘇省抓住技術革命和能源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積極擴大清潔能源發展利用,重點推進能源科技創新,以能源的高質量發展推動江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能源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全省電力裝機1.2億千瓦,電網500千伏主干網架形成六縱五橫的運行格局,遠海LNG年結收710萬噸,天然氣儲氣能力達到13億立方米,煤炭中轉儲運能力達到1.3億噸。
二是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去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上年下降1500萬噸,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消費能源比重提高到9.4%,天然氣利用量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8.8%。
三是能源綠色發展持續加快。可再生能源裝機能源占比達到20.3%,光伏發電、風電并網裝機分別居全國第二和第九位。其中,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并網裝機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三位。
四是能源裝備水平持續提升。風電產業、光伏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多晶硅產能組建產量均居全國第一,涌現出一批具有國家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的光伏龍頭企業。更重要的是,能源轉型有利地帶動了江蘇經濟結構調整,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江蘇新時代發展的鮮明導向。
江蘇省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江蘇省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去年江蘇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上年下降1500萬噸,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消費能源比重提高到9.4%。
婁勤儉表示,2017年江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7萬億美元,創造了占全國10.4%的經濟總量,今天,江蘇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婁勤儉介紹,在江蘇的南通市,亞洲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廠于去年7月并網發電。原黃海向北,位于連云港的連島綜合能源示范島,過去全部依靠外來電力的小島,將充分開放太陽能、風能、波浪能,實現島上居民生活全電氣化。
婁勤儉向與會者介紹說,江蘇是能源消費大省,又是能源資源小省,江蘇省抓住技術革命和能源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積極擴大清潔能源發展利用,重點推進能源科技創新,以能源的高質量發展推動江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能源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全省電力裝機1.2億千瓦,電網500千伏主干網架形成六縱五橫的運行格局,遠海LNG年結收710萬噸,天然氣儲氣能力達到13億立方米,煤炭中轉儲運能力達到1.3億噸。
二是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去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上年下降1500萬噸,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消費能源比重提高到9.4%,天然氣利用量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8.8%。
三是能源綠色發展持續加快。可再生能源裝機能源占比達到20.3%,光伏發電、風電并網裝機分別居全國第二和第九位。其中,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并網裝機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三位。
四是能源裝備水平持續提升。風電產業、光伏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多晶硅產能組建產量均居全國第一,涌現出一批具有國家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的光伏龍頭企業。更重要的是,能源轉型有利地帶動了江蘇經濟結構調整,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江蘇新時代發展的鮮明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