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地處三江源頭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再傳喜訊,由國家電網公司投資3200萬元建設的瑪多4.4兆瓦村級扶貧電站成功并網發電。作為國內海拔最高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并網后年發電量將達680萬千瓦時,惠及當地11個貧困村的628戶、1686名貧困人口。
瑪多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而修建在海拔4290米的瑪多光伏扶貧聯村電站,裝機容量4.464兆瓦,通過一回10千伏線路接入110千伏星海變電站。為深入推進“國網陽光扶貧行動”,該電站自6月20日開建以來,電網建設者克服高寒高海拔地區施工困難,戰嚴寒,斗酷暑,用最短時間建成電站。“該電站的光伏發電收益將用于增加瑪多縣村集體及貧困戶收入,按每千瓦時0.75元電價計算,年發電收入510.3萬元,早一天發電將增加扶貧收益。”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炳勝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全省“十三五”第一批471.6兆瓦村級光伏電站中率先建成并網的村級電站,考慮到當地牧光互補的實際需求,瑪多光伏扶貧電站的光伏板離地1.6米,高出常規光伏板1.3米,這種因地制宜的設計,既不影響放牧牛羊,又有利于牧草生長,一舉多得。
瑪多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強告訴記者,光伏扶貧村級電站的并網,是繼去年瑪多實現縣城全部清潔供暖后的又一項暖心工程,也是國家電網公司支持瑪多通過產業扶貧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又一利好工程,助力瑪多年內脫貧摘帽。
瑪多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而修建在海拔4290米的瑪多光伏扶貧聯村電站,裝機容量4.464兆瓦,通過一回10千伏線路接入110千伏星海變電站。為深入推進“國網陽光扶貧行動”,該電站自6月20日開建以來,電網建設者克服高寒高海拔地區施工困難,戰嚴寒,斗酷暑,用最短時間建成電站。“該電站的光伏發電收益將用于增加瑪多縣村集體及貧困戶收入,按每千瓦時0.75元電價計算,年發電收入510.3萬元,早一天發電將增加扶貧收益。”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炳勝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全省“十三五”第一批471.6兆瓦村級光伏電站中率先建成并網的村級電站,考慮到當地牧光互補的實際需求,瑪多光伏扶貧電站的光伏板離地1.6米,高出常規光伏板1.3米,這種因地制宜的設計,既不影響放牧牛羊,又有利于牧草生長,一舉多得。
瑪多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強告訴記者,光伏扶貧村級電站的并網,是繼去年瑪多實現縣城全部清潔供暖后的又一項暖心工程,也是國家電網公司支持瑪多通過產業扶貧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又一利好工程,助力瑪多年內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