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來,光伏產業發展步伐明顯放緩,電池片組件價格大幅下跌。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電池片組件價格已下跌27%左右。由于現階段需求快速下降,降本增效現已成為光伏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
“當前,技術創新是光伏產業降本增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路徑。”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如今,在領跑者計劃的帶動下,半片、疊瓦、雙面等技術的優勢逐漸顯現,對組件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眾森電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眾森”)作為國內檢測設備的領跑者,及時發現了這一契機,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幫助相關企業做好切片、分選和檢測工作,促進光伏度電成本下降。
可將電池片切割損失降低50%以上
近年來,半片和疊瓦結構成為太陽電池組件發展的一個熱門方向?;诖耍瑖鴥雀鞔蠼M件廠商在半片和疊瓦組件的研發上不斷推陳出新。其中,電池切片問題是影響組件效率的關鍵因素。
據陜西眾森研發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常規的切割工藝是采用激光在切割位置刻槽,刻槽深度約為其厚度的50%,然后再沿刻槽位置將太陽電池掰開。但是對于高效太陽電池,尤其是異質結太陽電池,這種切割工藝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傷,每切割一次都會使太陽電池產生1%左右的衰減。如果做疊瓦組件,需要切割4到5次,切割損失已經對組件功率造成嚴重影響。
為突破這一技術瓶頸,經過兩年多的研發,陜西眾森成功開發出全自動太陽電池切片機。在9月7日陜西眾森新品發布會現場,據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冉旭介紹,該切片機具有速度快、損耗低的特點可將刻槽深度降低60%以上,對于異質結太陽電池,可以實現不刻槽裂片。相對于常規切片技術,直接可以將切割損失降低50%以上,讓高效電池制作疊瓦組件也能有比較大的增益。
提高電池片整體應用效率
如今,降本增效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的一致目標,具體到太陽電池組件上,其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電池片與封裝材料,隨著電池片技術的發展,從2010年至今,電池片在組件上的成本占比由90%降至50%左右。與此同時,如何在同樣版型組件內封裝更多的電池片,從而提高單位面積封裝材料上的發電量輸出,成為了組件封裝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疊瓦組件”就是這個方向上最好的代表性技術。
據記者了解,在常規組件封裝前,都會將電池片根據效率進行分檔,將效率相近的電池片封裝在一個組件里,從而避免失配引起的功率損失。在疊瓦組件上,如果不進行分選,同樣會存在失配引起的功率損失,降低組件輸出功率。根據仿真計算,最大功率點電流如果有10毫安的失配,最大會引起2瓦的功率損失。
冉旭向記者表示,針對1/5片疊瓦組件的生產工藝,陜西眾森開發了全球首款全自動五分之一太陽電池分選機,將切割后的電池片在串焊之前,像常規60片和72片組件一樣,根據效率對電池片進行分檔,使得組件具有更好的電流匹配,將電池片的整體應用效率提升到最高水平。
實現雙面組件的精確測量
最近兩年來,雙面雙玻組件由于其雙面均可發電、耐候性強、產線改造成本低、發電收益高等特性備受市場青睞。然而,目前雙面組件背面均勻性一直被忽視,這使得電站安全運行存在較大的隱患,急需引起重視。與此同時,雙面組件功率的測量與標定還缺乏統一的標準,仍以正面功率為最終評價依據,很顯然,這些都不利于雙面組件的推廣和發展。
記者注意到,成立12年以來,陜西眾森始終致力于為光伏行業提供一種科學、客觀、可靠的解決方案。其最新研制的新型雙面太陽電池組件測試儀可以真實模擬雙面組件在戶外不同環境中的太陽光輻照條件,采用雙面閃光測試法,正面光源系統直射光模擬太陽直射環境,背面光源系統散射光模擬環境反射及散射光,從而實現雙面組件的精確測量。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陜西眾森成績斐然:檢測設備全球市場占有率在50%以上,組件檢測更是超過60%。“如今,國內前十的組件企業,全部都是我們的客戶。”冉旭自豪地說。
“當前,技術創新是光伏產業降本增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路徑。”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如今,在領跑者計劃的帶動下,半片、疊瓦、雙面等技術的優勢逐漸顯現,對組件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眾森電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眾森”)作為國內檢測設備的領跑者,及時發現了這一契機,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幫助相關企業做好切片、分選和檢測工作,促進光伏度電成本下降。
可將電池片切割損失降低50%以上
近年來,半片和疊瓦結構成為太陽電池組件發展的一個熱門方向?;诖耍瑖鴥雀鞔蠼M件廠商在半片和疊瓦組件的研發上不斷推陳出新。其中,電池切片問題是影響組件效率的關鍵因素。
據陜西眾森研發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常規的切割工藝是采用激光在切割位置刻槽,刻槽深度約為其厚度的50%,然后再沿刻槽位置將太陽電池掰開。但是對于高效太陽電池,尤其是異質結太陽電池,這種切割工藝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傷,每切割一次都會使太陽電池產生1%左右的衰減。如果做疊瓦組件,需要切割4到5次,切割損失已經對組件功率造成嚴重影響。
為突破這一技術瓶頸,經過兩年多的研發,陜西眾森成功開發出全自動太陽電池切片機。在9月7日陜西眾森新品發布會現場,據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冉旭介紹,該切片機具有速度快、損耗低的特點可將刻槽深度降低60%以上,對于異質結太陽電池,可以實現不刻槽裂片。相對于常規切片技術,直接可以將切割損失降低50%以上,讓高效電池制作疊瓦組件也能有比較大的增益。
提高電池片整體應用效率
如今,降本增效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的一致目標,具體到太陽電池組件上,其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電池片與封裝材料,隨著電池片技術的發展,從2010年至今,電池片在組件上的成本占比由90%降至50%左右。與此同時,如何在同樣版型組件內封裝更多的電池片,從而提高單位面積封裝材料上的發電量輸出,成為了組件封裝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疊瓦組件”就是這個方向上最好的代表性技術。
據記者了解,在常規組件封裝前,都會將電池片根據效率進行分檔,將效率相近的電池片封裝在一個組件里,從而避免失配引起的功率損失。在疊瓦組件上,如果不進行分選,同樣會存在失配引起的功率損失,降低組件輸出功率。根據仿真計算,最大功率點電流如果有10毫安的失配,最大會引起2瓦的功率損失。
冉旭向記者表示,針對1/5片疊瓦組件的生產工藝,陜西眾森開發了全球首款全自動五分之一太陽電池分選機,將切割后的電池片在串焊之前,像常規60片和72片組件一樣,根據效率對電池片進行分檔,使得組件具有更好的電流匹配,將電池片的整體應用效率提升到最高水平。
實現雙面組件的精確測量
最近兩年來,雙面雙玻組件由于其雙面均可發電、耐候性強、產線改造成本低、發電收益高等特性備受市場青睞。然而,目前雙面組件背面均勻性一直被忽視,這使得電站安全運行存在較大的隱患,急需引起重視。與此同時,雙面組件功率的測量與標定還缺乏統一的標準,仍以正面功率為最終評價依據,很顯然,這些都不利于雙面組件的推廣和發展。
記者注意到,成立12年以來,陜西眾森始終致力于為光伏行業提供一種科學、客觀、可靠的解決方案。其最新研制的新型雙面太陽電池組件測試儀可以真實模擬雙面組件在戶外不同環境中的太陽光輻照條件,采用雙面閃光測試法,正面光源系統直射光模擬太陽直射環境,背面光源系統散射光模擬環境反射及散射光,從而實現雙面組件的精確測量。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陜西眾森成績斐然:檢測設備全球市場占有率在50%以上,組件檢測更是超過60%。“如今,國內前十的組件企業,全部都是我們的客戶。”冉旭自豪地說。